方濤
摘 ?要:安徽省是農業大省,本文聚焦于如何促進安徽省農產品出口。選擇多個角度對安徽省農產品出口現狀進行分析。構建模型進行實證分析,最后提出政策性建議。
關鍵詞:農產品;出口;安徽省
安徽省位于長三角地區,農產品出口是安徽省經濟發展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加入WTO以來,安徽省農產品出口實現了長足發展。如何在未來延續這種發展性,需要對促進安徽省農產品出口的因素進行判斷。本文聚焦于東道國的GDP水平,通過實證分析來驗證,并提出長遠發展的建議。
一、安徽省農產品出口情況
(一)安徽省農產品出口貿易額情況
2010年到2020年,安徽省農產品出口貿易額持續上升。2010年安徽省農產品出口額為46.67億人民幣,而2020年安徽省農產品出口貿易額為90.94億人民幣,增加了接近一倍,體現了中國對外開放政策的智慧性。與此同時,2018年以后安徽省農產品出口貿易額增長放緩。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其他國家的發展阻礙了對于中國的進口,另一方面是由于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國際貿易政策不確定性而增加的貿易壁壘。
(二)安徽省農產品出口結構情況
以2020年安徽省農產品出口為例,安徽省農產品品類中出口最多是植物產品,出口最少的是二級加工產品??傮w看來,安徽省農產品主要還是以初級產品為主,加工產品在安徽省農產品出口中比重不是很大。體現了安徽省農產品出口質量不高,出口優勢不大。
(三)安徽省農產品出口貿易市場分析
通過分析2020年安徽省農產品出口地區五大洲分布,可以看出安徽省農產品出口地區最多的是亞洲。主要原因是地理距離的優勢,克服了農產品易腐爛的特性,降低了在途成本,提高出口質量。其次飲食習慣的相近也相對應的促進了農產品出口。
通過分析2020年安徽省農產品出口貿易額五大洲所占據的比重。我們可以看出亞洲的貿易額最多,高達42.12億人民幣。最低的是大洋洲,僅為2.22億人民幣。安徽省農產品出口最多的地區為美國,最低的為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二、東道國GDP水平對于安徽省農產品出口影響的實證分析
(一)計量模型的構建
本文基于擴展的引力模型來研究東道國GDP水平對于安徽省農產品出口的影響。
lnEXPijt=a0+a1lnGDPjt+a2lnPGjt+a3lnAPjt+a4DETIMjt+a5WTOijt+bij
其中i表示安徽省,j為進口國,t為年份。EXPijt表示t時期,安徽省向國家j農產品出口貿易額。GDPjt表示t時期國家j的總體經濟規模,PGjt表示t時期國家j的人均GDP水平,APjt表示t時期國家j的農業人口總數,DETIMjt表示t時期國家j的進口對外貿易依存度水平。WTOijt表示中國與國家j是否同時加入WTO,取值為0或1。a0為常數項,a1、a2、a3、a4、a5為代估計系數,bij為隨機誤差項。
(二)數據來源及說明
選取的安徽省農產品出口貿易額來自于合肥海關,安徽省農產品進口國的GDP、人均GDP、農業人口以及測算進口對外貿易依存度水平的進口總額都來自于世界發展指標數據庫。是否同時加入WTO的數據來自于世界貿易組織官網。時間跨度是2008年到2018年。
(三)實證分析
1、實證結果
實證結果為:GDP、PG、AP、DETIM分別為1%、1%、5%、1%上顯著相關。
WTO不相關,GDP、PG、AP、DETIM的回歸系數分別為0.949、- 0.582、-0.069、1.373。R2為0.4092。
2、實證結果分析
通過實證結果我們可以看出,除了是否同時加入WTO這一個變量不顯著以外,GDP、人均GDP、農業人口、進口對外貿易依存度水平這幾個變量對于安徽省農產品出口貿易額的影響都具有顯著效果。其中安徽省農產品進口國GDP水平的回歸系數是0.949,意味著東道國GDP水平每提升1%,安徽省農產品出口貿易額增加0.949%。
三、結論與政策建議
(一)研究結論
本文選擇2008年~2018年安徽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的面板數據,分析出口現狀以及復雜的國際環境。以進口國GDP水平作為切入點,構建引力模型來分析。實證結果為:安徽省農產品進口國家GDP水平對于安徽省農產品出口具有促進作用。
(二)政策建議
第一安徽省農產品需要加大科技、人才、資金的投入,提高農產品出品效率以及出口質量,增加農產品的科技附加值,提高安徽省農產品出口競爭力。第二要繼續貫徹經濟共同發展理念,在促進本國發展的同時,幫助經濟發展落后國家的發展,提高他國的GDP水平,對于本國貿易出口也具有正向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開藝蘭,甘學玲,張迪,汪晶晶.中亞國家貿易便利化對中國新疆農產品出口貿易影響研究[J].對外經貿,2021(04):16-20.
[2]陸彥,鄭紅葉,阮文彪.新時期安徽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發展對策研究[J].蚌埠學院學報,2021,10(04):80-86.
[3]余艷艷,趙亮.安徽省農產品出口國際競爭力提升路徑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1,32(03):124-126.
[4]趙亮,余艷艷.安徽省農產品出口現狀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21):155-156.
[5]李郁.安徽省農產品出口潛力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8,46(24):213-215.B565FC18-EAD7-43C7-85AE-5DDC9F9D34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