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盛 楊洧國 孫燕 趙慶
摘 ?要:隨著我國水產養殖業不斷的發展,已逐漸成為了世界漁業生產大國,水產養殖業也已然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但是隨著水產養殖業的快速發展,也面臨著養殖區域水產品高密度養殖、養殖區域水環境污染、水域自給能力和調節能力下降、水域環境惡化等問題。微生物作為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有效改善生態系統平衡,在進行水產養殖中,微生物還可以對水產生物的代謝起到改善作用,同時有些微生物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養殖水域環境中致病微生物的生長,由此可見,利用微生物進行水產養殖環境的生物修復,可以有效解決我國水產養殖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負面問題。
關鍵詞:微生物;水產養殖環境;生物修復
前言
我國用傳統方式進行水產養殖的過程中通常采用復合肥料、使用抗生素藥物等化學藥劑增加水產品的產量,抑制水產品各種病蟲害的發生,這些物質不斷排入養殖區域水體,容易造成水域富營養化,同時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容易造成水產品的藥物殘留量超標,養殖生物的抗藥性增加,嚴重破壞了養殖區域水體生態平衡,對于養殖區域水體自凈能力產生巨大負擔,也對水產養殖相關水產品以及水中有益微生物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嚴重阻礙養殖區水產品以及有益微生物的正常生長和發育,對人類生存環境產生巨大的不良影響,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安全。因此有關部門需要加強對微生物在水產養殖環境中生物修復作用重要性的認識,充分認識微生物在水產養殖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結合水產養殖實際情況提出加強微生物在水產養殖過程中發揮作用的保障措施,最終改善水產養殖區域水體環境,促進我國水產養殖業可持續健康發展,推動我國經濟綠色高質量增長。
一、微生物對水產養殖環境進行生物修復的重要影響
(一)微生物在水體生態鏈中的作用
微生物是自然界分布最廣、種類最多、最重要的生物類群之一,它既是生態系統中最重要的生產者能夠利用光能制造有機物,同時又是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分解者,能夠持續推動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以及能量轉換,促進大自然生態系統得以平衡。在養殖區域水體環境中微生物可以直接作用于水體養殖的對象和養殖區域水體環境,促進水體環境有機物的分解,減少水體富營養化情況出現的概率,推動水產養殖環境的生物修復。同時微生物產生的代謝物和相關細胞成分可以促進魚、蝦、藻類的生長,為相關養殖水產品提供豐富的餌料,提高養殖水產品的整體質量。有益微生物還可以有效抑制養殖水產品種有害病菌的生長,減少養殖水產品病蟲害的發生[1]。
(二)微生物在氮循環中的作用
氮循環是養殖區域生態系統進行物質循環的重要環節之一,養殖區域水體環境中的氮可以有效加強養殖區域生態系統的物質能量轉化,也可以有效限制水體富營養化程度,抑制浮游植物生長,氮循環在生態系統的參與可以有效促進養殖水域生態環境循環建設。含氮的有機物可以通過細菌、放線菌、真菌相關微生物進行分解從而產生氨,完成氨化作用,即氨經過亞硝酸的處理可以氧化為硝酸,可以完成氮循環中的硝化作用,即硝酸鹽可以對氮化物進行簡單的還原反應完成反硝化作用,游離分子氮活化可以通過氮循環形成氮化物。
二、強化微生物對水產養殖環境的生物修復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協調機制
強化微生物對水產養殖環境的生物修復需要加強前期研究,建立健全有關標準,加強與科研生產的協調配置。在前期研究時,需要加強對養殖水體的調查研究,查詢水體保護相關技術發展現狀,掌握水體保護相關技術發展方法,奠定水體保護前期技術基礎,通過研究結果以及技術學習完善水體保護標準化措施,通過建立健全有關水產養殖環境評價標準,完成對水產養殖環境的測評工作,提高對水產養殖環境監督工作,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水產養殖,環境與生物修復。還需優化資源合理配置水平,充分發揮水產養殖環境相關標準,加強生產科研的相關配套機制,落實相關工作人員的權責體系,加強有關工作人員的選擇意識提高微生物在水產養殖環境的生物修復領域的重要性認識,注重有關工作人員生物修復有關知識的培訓,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和職業道德素養,相關工作人員能夠更好地貫徹落實水產養殖環境相關標準,從而增強相關標準的適配性和先進性,更好地推動水產養殖生物修復方面技術進步以及水產養殖產業發展[2]。
(二)強化人才隊伍建設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快速發展,我國現階段主要矛盾已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水產養殖過程中,應加強微生物對水產養殖環境的生物修復作用,通過水產養殖環境質量的提高,增強水產養殖相關產品品質的提升,更好地滿足人們對相關產品高質量的需求。因此相關企業應強化高素質復合型人才隊伍建設,加強人才隊伍研究經費投入,從而更好地提高在水產養殖環境中生物修復水平。在人才隊伍建設過程中,應大力培養具有高專業技術能力以及強職業道德素養的人才,發揮專家和生產技術骨干的作用,完成人才隊伍質量和規模的提升。在進行相關標準制定落實上,需要通過一定量政策傾斜和資金支持,保障相關標準得以真正貫徹落實,推動相關計劃內容得以真正實施,建立健全生物修復領域人才獎勵機制,對于在生物修復領域作出接觸貢獻的專家人才進行獎勵,激發專家人才深入生物修復水產養殖環境相關領域的研究熱情和積極性,促進我國生物修復水產養殖環境相關領域得以高效發展,貫徹落實我國推行的綠色新發展理念[3]。
結束語
推動水產養殖業工作進行可以對漁業經濟進行有效開發,同時還可以對水資源進行合理的保護和有效地利用,但是如何有效開展水產養殖工作,完成對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減少由于水產養殖工作造成的生態環境負擔,成為新時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課題之一。充分利用微生物的獨特特性結合納米技術和分子生物學相關知識完成對水產養殖環境的生物修復,可以有效改善水產養殖環境,提高我國生態環境領域的質量和水平,促進我國水產養殖業持續健康發展,讓我國在水產養殖發展過程中,可以既提高經濟效益實現經濟發展的目標,又增強生態環境保護實現綠色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真.微生物對水產養殖環境的生物修復作用[J].濕地科學與管理,2008(02):12-13+19.
[2]李居忠,遲宗福,肖國華,尹海富.微生物在水產養殖環境生物修復中的作用機制[J].漁業經濟研究,2007(06):10-13.
[3]肖國華.微生物在水產養殖環境生物修復中的作用機制[J].河北漁業,2006(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