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需要不斷增強法律意識,勞動派遣用工已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有關的法律也在不斷的增強,其中對于勞務的分配也進行了嚴格的規定,但是這種用工形式在促進經濟的同時也彰顯出了一些問題。勞動派遣主要是指勞務派遣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建立的勞動合同,其中具有法律的效應,合同中也會記錄相應的工作內容,但是落實合同內容不規范,有可能會出現相應的勞務風險。
關鍵詞:國有建筑企業;勞務派遣;風險管理
1.勞務派遣的概念
勞動派遣是指勞動者與派遣公司之間建立起勞動關系并且簽訂勞動合同,將勞動者派遣到一定的公司為公司進行服務。國有企業是我國最重要的企業存在方是國家對國有企業實施嚴格的管理,尤其是在勞務派遣和人員分配上,勞務派遣能夠一定程度彌補人員限制造成的人力資源問題,但是在國有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限制,這樣的用工方式倘若是使用不恰當,就會導致企業發展存在相應的危害。
2.國有建筑企業勞務派遣存在的風險
(一)法律風險
我國在制定勞動合同法時沒有考慮到勞動派遣的用工方式,對于勞動派遣的制定也不完善,這會給國有建筑企業勞動派遣帶來法律風險。國有企業在與勞動者的合作期間將會被認為是勞動者的雇主,但是主要是由派遣機構向勞動者支付相應的費用,在此過程中,國有企業也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這就有可能會出現國企與派遣機構規章制度不同而產生的法律風險,有可能會影響到勞動者的業務和報酬,若是涉及到第三方,則會導致論文單位出現相應的危害,為與勞動者的順利合作埋下相應的隱患。
(二)業務風險
普通企業在勞動派遣單位中所需要的工作的崗位都較為簡單,例如生產、后勤等等,但是國有建筑企業由于業務上的區別,在勞動派遣單位中所需要的工作人員要求更高,所在的崗位也需要較高綜合素質的勞動人員,在實際的過程中勞動者的能力才能夠匹配上崗位的需要。但是由于勞動派遣單位與國有建筑企業之間的區別,有可能會存在勞動者對業務不熟練或者操作流程失誤等問題,這就會進一步影響到國有建筑企業業務無法順利進行,另外也有可能會造成勞動者心理出現相應的界定和不安,對國有建筑企業產生不良的情緒,甚至會影響到企業工作的順利進行。
(三)勞動報酬風險
我國勞動合同法對于勞動派遣的報酬沒有詳細的規定,勞動者的工資也是由勞動派遣公司進行支付的,并且勞動者所從事的工作大部分都是臨時性的工作,有可能會因為工作的區別產生勞動報酬的差別,存在較大的報酬風險。大多數勞動者都希望有一個穩定的工作,因此在面對勞動派遣的臨時性是常常會產生抵觸心理,并且每一次參加工作的工資都不固定,就會產生眾多的勞務糾紛。除此之外,國有建筑企業都是以傳統智慧作為基礎的企業,內部職責不僅也會造成勞動報酬不清晰,員工的報酬制度也會存在很大的障礙。
(四)雇主責任風險
首先,多數國有企業與勞動派遣之間并沒有直接的聯系,因此國有企業對于勞動派遣的控制力有限,很難選擇到合適的勞動者由于派遣人員與企業之間沒有簽訂相應的合同,因此派遣人員是隸屬于派遣單位的,并不屬于企業的正式員工,但是勞動者是為國有建筑企業進行勞動,國有建筑企業需要對勞動者承擔一定的責任,在這種情況下,若是在工作過程中出現操作失誤所引發一定的危險,國有建筑企業都需要承擔一定的雇主責任。除此之外,勞動派遣的員工與國有企業內部員工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有可能會引起這兩種員工內心的不滿出現工作失誤等行為。
3.國有建筑企業勞務派遣風險管理對策
[1]選擇勞動派遣單位
一方面,勞動派遣單位需要具備相應的認可,需要注冊登記,社會保障部門也需要對此進行相應的記錄,這也是勞動派遣單位成立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勞動派遣單位需要對風險進行相應的計算,將風險控制在可控的范圍內,肌力的減少用人單位出現連帶責任的情況,避免在派遣勞動者的過程中出現相應的勞動糾紛。最后國有企業在選擇勞動派遣單位時,應盡量選擇規模大,抗風險能力強的派遣單位,這樣能夠保證在簽訂協議中出現相應的風險。
[2]完善勞務派遣內容
第一,勞動派遣協議的內容需要包含勞動派遣單位和國有企業的用人情況;第二,勞動派遣的內容需要制定出現勞務損失之后的用人單位情況以及賠償情況;第三,勞動派遣協議中需要針對薪資爭議進行明確的規定,同時也需要規劃用人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和工作問題,避免給用人單位帶來巨大的風險。
[3]提高勞動派遣人員的能力
國有企業需要正式勞動派遣用工,不能夠將勞動派遣用工與單位正式員工分隔開來,勞動派遣用工進入單位之后,也需要學習單位的一些技能,對員工進行相應的培訓和管理,讓員工更快的適應企業環境,管理者也需要了解單位的文化和責任,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加快派遣人員與國有企業之間建立起親密的關系,避免派遣人員在工作過程中產生不良的情緒,同時也能夠讓派遣人員更快的適應工作情況,養成相應的溝通習慣,在工作過程中保持積極的工作態度,有效的減少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4]完善監督機制
一方面,國有建筑企業需要制定出完善的監督機制,保證派遣機構和用工單位規范性操作減少派遣單位出現相應的違規行為,另一方面,勞動派遣機構在向國有建筑企業派遣勞動者之后,需要組織派遣用工的活動,加強派遣公司的監督和指導,能夠有效的提高派遣機構的自律能力。由于勞動派遣一般是屬于臨時性的工作,用人單位需要與國有企業建立起完善的機制,能夠在工作的過程中有效的對人力資源進行轉換和過渡。
4.結語
綜上所述,勞動派遣用工是當前市場的需要,并且在我國勞務合同法中也具備一定的合理性,它能夠有效的解決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人力資源不足問題,但是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風險,需要針對其中法律業務等風險采取一定的預防措施。國有建筑企業可以選擇合適的勞動派遣機構,完善勞動派遣內容,提高勞動派遣人員的能力,建立相應的監督機制,來提高勞動派遣工作的質量,發揮出勞動派遣用工的最大利用。
參考文獻:
[1]李明蔚. DZ公司勞務派遣風險管理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9.000178.
[2]金國勤.淺談通過財務管理加強勞務派遣風險控制[J].智富時代,2018(01):58.
[3]高朝霞.用工單位使用勞務派遣風險及控制策略研究[J].人力資源管理,2016(07):273.
[4]賀慶澳.公路施工企業勞務外包和勞務派遣風險分析[J].科技創業月刊,2015,28(02):51-52.
[5]邱新波.國有地勘企業勞務派遣風險分析及問題探討[J].時代金融,2014(35):257+261.
作者簡介:茅雷雨(1984-08)男,民族:漢,籍貫:河北涿州,當前職務:人事主管,當前職稱:經濟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勞動關系、社會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