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遠生
摘 ?要:奶山羊種羊鑒定工作是羊場良種繁育的基礎性工作,通過體型外貌、體尺體重測量、產奶性能等指標的評定,綜合鑒定出羊的等級。種羊鑒定有助于羊場從群體中挑選出優(yōu)良種羊資源,有助于分級分類管理和良種選配。總之,種羊鑒定是促進羊場良種繁育、提高生產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
關鍵詞:奶山羊;種羊鑒定
近年來,由于消費者對營養(yǎng)的重視與追求不斷提升,國內羊奶粉市場也迎來了快速發(fā)展,隨著羊奶粉市場的不斷向好,奶山羊養(yǎng)殖場的數量和規(guī)模也在不斷增加。然而,養(yǎng)殖規(guī)模和數量的增加并沒有帶給養(yǎng)殖場效益的提高,除了飼養(yǎng)管技術外,良種繁育是阻礙羊場生產水平提升的一個重要因素。怎樣做好良種繁育工作,就是在羊場開展種羊鑒定工作,并把鑒定結果運用到羊場良種繁育體系建設中,通過長期的堅持來提高生產水平,從而提高養(yǎng)殖的經濟效益。
1.種羊鑒定的意義
種羊鑒定是羊場良種繁育的基礎性工作,通過對羊場每一個個體進行鑒定后,將優(yōu)良的個體挑選出來,組建成羊場的核心生產群或育種群,并堅持良種繁育,逐步提高群體的生產水平,進而達到提高養(yǎng)殖場的經濟效益。
2.種羊鑒定的參考依據
不同的奶山羊品種生產性能有所不同,要進行種羊鑒定必須要有參考標準,把鑒定所得數據與標準數據進行對照,綜合評定羊的等級。目前參考的主要依據是標準體系的國家標準、地方標準、行業(yè)標準以及行業(yè)認可的標準試行版本。例如西農薩能奶山羊可參考DB61/TB43.096.2-1990,文登奶山羊可參考DB37/T 1829 -2011。
3.種羊鑒定前的準備
3.1人員準備
種羊鑒定工作是一項技術性比較強的工作,要求鑒定人員有一定的專業(yè)基礎知識,熟悉品種技術標準和良種選育工作,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判斷力;另外在鑒定過程中應做好人員防護工作。
3.2設備準備
準備好羊專用測杖,軟尺,磅秤等,種公羊還應準備好采精及精液檢查設備。
3.3資料準備
梳理好要鑒定種羊的生產記錄、系譜資料等相關記錄資料。
4.種羊鑒定的主要方法
4.1體型外貌評定
體型外貌評定是奶山羊個體鑒定的重要指標之一,不同的品種標準評定的側重點略有不同,但主要從整體特征、體軀、四肢、乳房等方面進行評定。
母羊要求具有本品種外貌特點,體質結實、結構勻稱,乳用特征明顯,身體呈楔形;體軀長、寬、深,肋骨開張,間距寬,背腰平直,尻部長寬,傾斜適度,腹大而不下垂,肷窩大;四肢結實,肢勢端正,前肢直,后肢開張,系部強而有力,蹄質堅韌,蹄底平圓;乳房容積大,基部寬廣,附著緊促,兩葉乳區(qū)均衡對稱,乳頭大小適中,乳靜脈粗大彎曲,乳井深,排入速度快。
公羊外貌特征符合本品種要求,體格高大,外形雄偉,雄性特征明顯;體軀長、寬、深,胸圍大,背腰寬平,腹部大小適中,尻部長寬而不過斜;四肢健壯,肢勢端正,前肢間距寬闊,后肢開張,系部強而有力,蹄形端正,蹄質堅韌,蹄底平正;睪丸發(fā)育良好,左右對稱,附睪明顯且有彈性。
鑒定人員按照鑒定標準對每項進行客觀地評定、打分,并計算出總分值,評定出等級(特級、一級或二級,二級以下的不能作為種用)。
4.2體尺體重評定
體尺體重測量包括體高、體長、胸圍和體重四個指標。體高為鬐甲最高點到地面的垂直距離,用專用測杖測量;體長為肩端到臀端的直線距離,用專用測杖測量;胸圍為沿肩胛后緣繞胸一周的長度,用軟尺測量;體重為羊空腹12小時的重量,用磅秤測量。
鑒定人員將測量的數據與標準標準進行對照,評定羊的等級或者評判出是否滿足種用要求。
4.3產奶性能評定
產奶量是評定奶山羊個體的最重要指標,也是養(yǎng)殖場生產的最終目標。產奶量需要調取生產記錄資料并計算確定,鑒定人員根據不同品種和胎次的產奶量對照標準確定評定羊的等級。另外乳脂率和干物質應達到本品種的基本要求,一般要求乳脂率≥3.5%,總干物質≥12.5%,不同品種會有所差異,應根據標準進行評定。
4.4公羊特定指標的評定
4.4.1精液品質的測定。公羊的精液品質是反應繁殖性能的重要指標,作為優(yōu)秀的公羊,精液品質必須達到標準。一般要求射精量≥0.6ml,精液活力≥0.7,精子畸形率≤14%,不同的品種略有差異。達不到標準的不建議留作種用。
4.4.2后裔測定。后裔測定是根據后代的生產性能估測公羊的育種值,用來評定其種用價值的大小。在奶山羊后裔測定中常用的方法是同期同齡女兒測定法,就是用公羊與同期同等級的母羊進行交配,然后用其同期同等級女兒第一胎90天的產奶量來估算公羊育種值,再用育種值評定公羊的等級。
4.5綜合鑒定
綜合鑒定是通過體型外貌、體尺體重、產奶量以及后裔測定等指標的評定結果對羊進行全面綜合評定,確定等級,不同的品種應按照其鑒定標準來進行鑒定。其中母羊以產奶量為主,外貌和體尺為輔;公羊以則以后裔測定為主,外貌為輔;通過綜合鑒定最終確定羊的等級。
5.作用
種羊鑒定的最終目的就是將鑒定結果運用到羊場的實際生產中,給羊場管理者提供科學的決策數據,建立可靠的良種繁育計劃,并根據培育目標逐步提高羊場生產水平。
5.1有助于篩選出良種資源
種羊鑒定是對羊場每只能繁母羊和公羊進行評定,通過體型外貌評定、體尺測量和生產數據整理,可以比較系統全面地對個體做出客觀評定,進而從羊群中篩選出優(yōu)良的個體,并為羊場良種繁育奠定堅實的基礎。
5.2有助于分級分類管理
通過種羊鑒定,可以確定每只羊的等級,這樣便可以對羊群進行分級分類管理,組建羊場的核心生產群或育種群,逐漸淘汰生產水平較低的羊,逐步提升羊場生產指標。
5.3有助于良種選配
選配是按照一定的原則,有計劃地安排公羊、母羊配對,有意識地組合優(yōu)良遺傳基因,達到利用和培育良種的目的。種羊鑒定是良種選配的基礎,可以將評定出來的優(yōu)良種羊按照羊場的選育方向進行配對,培育出優(yōu)秀的后代。通過長期堅持,逐漸提高單產水平。
6.結語
種羊鑒定是奶山羊養(yǎng)殖場開展科學管理和育種的前提和基礎。要穩(wěn)步提高羊場生產水平和經濟效益,就要堅持開展種羊鑒定工作,并將鑒定結果運用到羊場的生產管理和良種繁育工作中,一方面可以提升生產資料的利用水平,實現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另一方面可以為良種繁育提供技術支撐,培育出優(yōu)良的后代,為羊場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總之,種羊鑒定工作是養(yǎng)殖場提升生產水平,擴大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之一。
參考文獻
[1] 西農薩能奶山羊 DB61/TB43.096.2-1990
[2] 文登奶山羊 DB37/T 1829 -2011
[3] 河南奶山羊 DB41/T ?2173-2021
[4] 中國農業(yè)大學主編 家畜繁殖學 第三版 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