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縣農業農村局(413499) 袁靜桃 江縣融媒體中心(413499) 胡衛紅

隨著養殖業的集約化發展,部分養殖場產生的畜禽糞污大部分未經處理就肆意排放,這些排泄物臭氣熏天、蚊蠅成群,不但污染了周邊環境,還會危害人們的身心健康。2021年10月,桃江縣開始開展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探索將糞污變糞肥技術模式,促進糞肥還田,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2022年1月6日上午,一臺沼肥運輸車來到桃花江鎮養豬大戶華之南的養殖場,將已經無害化處理后的豬糞運送到附近的筍竹基地用作基肥。這車糞肥是一個月前由湖南大隊長農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隊長農業”)提供液體菌劑腐熟發酵而成,經該公司技術人員指導堆制,并抽樣檢測達標合格。“感謝大隊長農業幫了我的大忙。以前,這些豬糞的處理特別費勁。如今他們主動上門,給我提供技術,進行無害化處理,大大減少了豬糞的處理費用。”華之南感激地說。
2021年10月,大隊長農業作為桃江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實施主體,與湖南農業大學、湖南省農業科學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以綠色種養結合循環農業為目標,著重解決桃江糞污收集、儲運、處理等痛點問題,全面推進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為期5年。
在武潭鎮石橋糞肥集中處理中心,一臺臺沼肥運輸車正從沼液池里吸取合格達標的沼液,隨后運往武潭鎮15千米外的茶葉基地,再通過沼液儲存罐的灌溉管道澆灌茶園。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周旋介紹:“養殖場產生的畜禽糞污經管道輸送到發酵池,我們添加一定量的發酵菌劑進行厭氧發酵,產生的氣體為可燃性氣體,叫沼氣,剩余的沼液和沼渣,統稱為沼肥。沼肥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以及一些活性物質,可以作為有機肥料在田間進行施用。”
同樣,在武潭鎮基固廟村的一片稻田里,3臺干糞施肥機將無害化處理后的沼渣撒施在田里,以減少化肥用量,增加土壤有機質,提升來年的耕地質量。“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的實施,是為了更好地讓養殖業與種植業聯通起來,讓豬糞、雞糞等養殖廢棄物變成糞肥,得到更好的利用,減少環境污染。同時,將糞肥施入農田中,可減少水稻、油菜等作物的化肥用量,提高作物品質,改良土壤結構。”隨行的湖南農業大學實驗師田昌介紹說。
該試點項目執行3個月以來,技術團隊采取“沼渣、沼液、堆肥”三大還田模式,購置各類機械15臺,先后在武潭、桃花江等8個鄉鎮建立糞肥集中處理中心1個、分散處理中心12個,將糞污變成糞肥后,可廣泛應用于稻田、果園、茶園、蔬菜以及筍竹基地。截至2022年2月初,該項目已完成1133公頃的還田任務,收納處理糞肥1.7萬噸。通過項目的實施,預計未來可以減少20%的化肥使用量。
“下一步,我們將統籌縣域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規劃布局,合理選擇資源化利用技術模式,探索桃江糞污還田的有效模式,建立有效的可持續運營長效機制,為全縣乃至全市開展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提供樣板。”談及今后的打算,大隊長農業總經理高貴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