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音
3月7日,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第二場委員通道集體采訪活動上,全國政協委員、河南省人民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黃改榮就老年問題接受記者提問。她表示,老年人最關心的兩件事是健康和幸福。"健康,是生病后能康復,還能聽得清、看得見,生活能自己照顧自己;幸福,是生活有樂趣、被需要、不掉隊"。黃改榮舉了個身邊的例子,一名93歲的皮膚科專家仍準時接診,工作之余還要宣講科普知識,有人勸老專家歇一歇,老專家卻說:"出診才開心,開心才健康,衰老不可怕,精神是馬達。"
一段言簡意賅的順口溜,展現了老專家健康的心理狀態,也一語道破老年人生哲學。年齡的增長是無法避免的,但衰老不意味著失去生活樂趣和精神追求。只要心態依然年輕向上,心地溫暖純良,暮年反而意味著更多的見識和底氣。
在我們身邊,也有不少老人繼續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光發熱,或教書育人,或當志愿者;或上老年大學,或積極參加社區活動。他們通過"有樂趣"的工作,發揮"被需要"的社會價值,展現"不掉隊"的精神面貌。這三個關鍵詞,其實與古羅馬演說家西塞羅的一段話異曲同工:"老年之所以被認為不幸福有四個理由,第一個理由就是不能從事積極的工作;一個總是在學習和工作中討生活的人,是不會察覺自己老之將至的。"
積極的老齡觀,更應該成為融入社會的全民理念。作為一位常年與老年人打交道的醫務工作者,黃改榮分享了對積極老年觀的看法。建議老年人自身要有樂觀的心態,要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同時呼吁在社會層面積極幫助老年人實現老有所為。去年底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中提出,依托國家開放大學籌建國家老年大學,搭建全國老年教育資源共享和公共服務平臺。這正是幫助老年人通過學有所成,實現老有所為的有效途徑。平日里,年輕人除了要關愛老年人的身體,也要多幫助他們學習智能設備,邁過"數字鴻溝",避免他們因為與社會的脫節,走入老年孤獨的陰霾。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在全社會的關愛和幫助下,老年人保持奮發向上的精神狀態,積極主動的求知欲望,跟上甚至引領時尚潮流,就會青山不老,歲月流金。(來源:《北京晚報》)EA41A4B7-1242-4F65-AB49-EE85A09E1B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