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
外語教育是一種社會實踐。既然是實踐,就會遇到困難和挑戰,也會面臨各種新問題。很多新問題無法借助已有經驗來解決,拍腦袋或是置之不理就更不行了。這時,我們就需要通過創新來推動問題的化解和實踐的發展。
通俗地來理解,創新就是創造了新的東西,或是首先使用了新的辦法。究其根本,一定有些東西是“新”的。而事物都是內容和形式的辯證統一。那么,我們就有必要區分一下究竟是外語教育的內容革新了,還是外語教育的形式更新了。
外語教育的新內容,也要根據到底“新”在哪里來進一步細分。如果“新”出來的東西都不是外語相關的了,那就不是外語教育的創新了。它或許是教育本身的創新,或許是其他方面或領域的教育創新,但丟掉了外語屬性,就需要特別謹慎地對待了。這就好比古時候的馬車,從先秦到明清,也一直在創新,但終歸還是用四條腿的馬拉著。直到馬車被蒸汽機取代,成了汽車,徹底變了屬性,也徹底改了名號。想必今天做出一輛戰馬外形的汽車,也不會有人稱它為馬車。外語教育的內容創新也是這個道理,不能丟了基本屬性,不能偏移成了剪紙、舞蹈、表演,卻還掛著外語的名號。
有時候內容還是原來的內容,但體現、表達的形式變了,這也是一種創新。形式創新的關鍵問題是在堅持教育本來的規律的基礎上,通過改良它的樣子,來提高效率。那么評價這種創新的核心指標就是實效了。有不少形式上的創新,令人非常糾結,教師異常繁忙,學生愈加辛苦。究其根本,一定是雖然變了形式,但沒有堅持教育本來的規律。因此,在搞創新前,要頭腦冷靜地多想想,采取了新做法,是不是仍符合基本規律;在創新的過程中,更要“如履薄冰”,時時反思,有沒有偏離基本規律。如果不小心產生了偏誤,一定要通過及時糾偏來止損。只要回到基本規律上來,一切都還有無限機會。衷心期待我國外語教育的內容創新彰顯本色,形式創新本末相順。D835DEFB-699A-4AC6-8C60-F3CDBD649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