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博峰
繼印度執法當局對小米公司以涉嫌違反外匯管理法為由采取司法行動后,未來可能有更多在印度經營的中國公司受到審查。美國彭博社5月30日援引從印度企業事務部獲得的文件報道說,印度政府正在調查中興、VIVO等在印中資企業可能存在的“不當財務行為”。
相關文件顯示,印度企業事務部自稱已收到來自匿名信源的舉報,稱相關中資企業可能存在欺詐等違規行為,將對其審計報告進行認真審查。文件顯示,印度政府部門4月就曾對VIVO啟動了關于“所有權架構和財務報告方面是否存在重大違規行為”的調查,同時表示要對中興的賬目等進行審查。但目前尚未披露有關調查的具體內容和結果。
彭博社稱,匿名知情人士透露,印度企業事務部已著手審查500多家在印中企的賬目,除中興和VIVO外,小米、OPPO、華為、阿里巴巴等在印設有運營單位的企業均在審查之列。他還說,企業事務部已致函部分在印中企,要求提供有關公司董事、主要股東、受益人和所有權架構等詳細信息,并可能在7月發布報告。屆時該報告將決定企業事務部是否會將案件轉移給專門負責“嚴重商業欺詐”的執法機關進行進一步調查。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5月31日表示,中國政府正在密切關注此事。中國政府一貫要求中國企業在海外合法合規經營,同時堅定支持中國企業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記者會上,還有印媒就中方如何看待去年美國超過中國成為印度第一大貿易伙伴進行提問。趙立堅稱,中印雙方統計口徑不同,導致各自公布的貿易數字有所差異。根據中方主管部門數據,2021年中印雙邊貿易額為1256.6億美元,中國仍是印度第一大貿易伙伴。但趙立堅強調,中國對貿易額排名起伏變化沒太多興趣,“我們關心的,是印方是否有意愿和作為,為兩國經貿投資合作營造公平、透明、可持續的良好環境,進一步擴大雙邊互利合作,為兩國和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p>
此前,印度執法部門在調查中宣稱小米通過“謊報”支付特許權使用費將資金轉移出境,并一度以此為由凍結該公司銀行賬聲。彭博社5月31日報道說,代表美國蘋果公司等科技巨頭的游說團體“印度手機與電子產品協會”5月30日致信印度政府部門,指責該國對科技行業使用特許權使用費的機制“缺乏了解”。他們盡管在信中并未直接點名小米的案子,但警告稱,指控科技企業非法支付特許權使用費的做法可能會導致從事相關業務的企業出現“寒蟬效應”。▲
環球時報202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