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燕林
毛澤東是偉大的軍事家,卻很少摸槍。然而有一場戰斗,他親自持槍上了戰場,這場戰斗就是大柏地戰斗。
王家祠里定妙計
1929年1月,湘贛兩省國民黨軍向井岡山發動了第三次“會剿”。為打破敵人的“會剿”,并解決衣食給養問題,紅4軍軍長朱德、黨代表毛澤東、政治部主任陳毅率紅4軍主力從井岡山向贛南進軍。紅4軍沿贛粵邊界的深山老林行走,屢次陷入險境。紅4軍行進到大柏地境內時,已是2月9日,正是農歷大年三十。這時,軍部命令部隊往寧都方向開拔。當紅4軍擔任前衛開路的第31團第3營走到瑞金黃柏圩、隘前一帶時,敵人劉士毅旅、肖致平團等“追剿”軍也到了瑞金境內,兩者相差不過3個多小時路程,情勢很危急。
為了打掉敵人的囂張氣焰,毛澤東在王家祠主持召開會議,決定利用大柏地有利于伏擊的地形,誘敵深入,殲滅尾追之敵。毛澤東先向大家介紹了敵情,然后發表了激動人心的講話。大家的戰斗熱情被充分調動起來。朱德介紹了作戰思路:從黃柏的龍角山進入大柏地圩鎮,是一條兩邊群山對峙的地形,整個地方叫麻子坳。圩鎮前面的村莊叫杏坑(即前村),這里稍為寬闊,是個設伏的好地點。這次要打他個伏擊、殲滅戰。
將士鏖戰壯軍威
2月10日下午兩時左右,追敵劉士毅旅先頭部隊在黃柏與大柏地的界山龍角山同我軍接上了火。第2營營長蕭克和營黨代表胡世儉命部隊故意將行李擺放在路邊,與敵人打一陣,退一陣,佯裝敗退,想將敵人引入杏坑附近麻子坳紅軍布下的“口袋”。
但敵人似乎識破我軍計謀,追了不遠,旋即后退到縣城。朱德分析,敵人怕中計,生怕跟我們打山仗、打夜仗,估計明早敵人主力會全線追來。毛澤東隨即命蕭克繼續在龍角山設伏,并命偵察人員深入縣城附近監視敵人主力動向,一有情況,馬上匯報。紅軍主力除制高點留少數部隊外,其他人下山休息,明天天亮前進入伏擊陣地。
次日凌晨,大霧、細雨,能見度極低。上午9時左右,敵人全部鉆進了紅軍設的伏擊圈。敵人進至杏坑北側時,紅軍開始反擊。第28團第3營由右翼迂回,第31團第3營由左翼攻擊。10時許,敵人繼續向大柏地前進。這時,第28團第2營加入戰斗,從正面攻擊敵人。第28團第3營迂回到杏坑南側的茶亭崠,殲滅了敵軍指揮所,截斷了敵人的退路。朱德見時機已到,一聲令下,紅軍將士們向敵人發起猛烈進攻。但是紅軍畢竟子彈少,沿途又有損無補,火力薄弱,逐漸出現僵持局面。
生死存亡關頭,朱德指揮伏在半山坡作為總預備隊的獨立營和直屬隊向山下猛沖。平時很少摸槍的毛澤東也拿起一把槍,帶著警衛排向敵軍陣地沖鋒。身邊的警衛排長受傷了,毛澤東仍奮不顧身地向前沖。紅軍于正午時分全殲被圍之敵,俘敵800余人,繳槍800余支。
大柏地一戰,是紅4軍主力下井岡山以來的第一個大勝仗,沉重地打擊了敵人,使紅4軍擺脫了一路被敵人尾追的困局,擴大了紅軍的政治影響,贏得了民心,為之后在贛南、閩西廣大地區創立革命根據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摘自《解放軍報》)5DD9589F-67EC-4EA0-A1CC-A26CE711954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