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杰
高效課堂,是指高效型課堂或高效性課堂的簡稱。在這樣的課堂上,就是要達到教育教學效率或效果相當高的水平。按照課程設置,每周只有三節物理課,在這有限的時間內,切實提高課堂效率就顯得非常重要。我校開展的“自主互助四環節”高效課堂探究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自主互助四環節”包括自主學習、展示交流、小結練習和評價提升四個環節。下面主要從展示交流環節談談如何推進初中物理高效課堂。
一、展示交流的內容及方法
物理課堂的展示交流,首先要確定內容,而不是毫無目的地展示。例如:有的老師布置了前置作業,然后在課堂上就把每個小組的答案都用投影展示出來,或每個小組的代表都把答案說出來,結果就發現了很多重復的展示。這樣的展示既浪費了時間,又沒把握住重點。展示交流的內容一定要事先設計好,貴在“精”,必須是學生要深入探究、討論交流的問題。那么,初中物理課堂中,可以展示交流的內容有哪些呢?
1.物理基礎知識就可以作為課堂展示的內容。這就要求老師事先要設計好基礎知識題目做為前置作業,學生通過課前預習、歸納總結本節課的基礎知識、基本規律,通過小組內展示出自主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疑問,并在小組內討論、交流,最后匯總由小組代表在班上進行大展示。
2.物理課堂的展示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那么展示的內容就可以是創新的展示。例如,我在完成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之后,就可以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本實驗存在的不足之處。經過學生對實驗的評估、討論與交流,學生歸納出“蠟燭燃燒會變短”“燭焰會晃動,難以觀察光屏上的像”“像的大小難以準確地比較”等問題。而此時展示交流并沒有結束,學生發現問題之后,還要引導學生運用科學原理和科學方法去解決問題并展示出來。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配好任務,每個小組針對所提出的一個問題,在課堂上進行討論交流或課后通過書籍、網絡查閱,得出解決實驗不足的新方案,并在班上進行展示交流。
3.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因此,探究過程的展示就尤其重要,物理教材中有很多物理規律、探究實驗,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一起經歷問題的提出、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與制定計劃等科學探究過程,培養學生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團結協作、樂于參與的科學素養。先在小組內按照制定的計劃進行實驗并收集證據,然后開展交流與評估,再挑選一兩個有代表性的小組進行全班大展示,這樣會讓學生對整個科學探究有較深刻的理解,也能從中體會到科學家們探索得出物理規律的艱辛過程。通過展示交流能讓學生在探究中學習,激發學生科學探索的興趣,發展學生團隊協作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展示交流的注意事項
1.合理編排各小組。學習小組的編排很重要,有的老師只是根據學生的成績去編排,結果就發現有的小組在討論交流時很安靜,并沒有展開討論,這樣的學習小組的存在就只是一種形式。小組的編排應根據學生的愛好興趣、組織能力、創新能力、知識儲備等因素,將學生分成1號、2號、3號、4號、5號,每5個人為一個小組,開展同質競爭,各成員平等相處,分工合作,給每個學生創造展示的機會和交流的平臺。
2.對各小組進行培訓。首先要培訓各小組的禮儀,如回答問題要先舉手并匯報自己的組別及號數,小組間的討論交流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要對各成員進行合理地角色分配,如誰組織,誰做好記錄,誰做探究演示,誰做展示介紹等。小組內展示需營造一種和諧融洽、團結共進的氛圍。培訓各小組制訂小組的管理制度。
3.建立激勵的評價制度。例如,每節課的激勵評價,首先在出示本節課教學目標之后,教師就要明確提出,本節課將要評出三個優秀小組。每個小組都有記分牌,回答正確加2分,回答錯誤也加1分。回答錯誤也有分加,這就是在鼓勵學生要積極參與到展示交流當中。另外各小組成員平等對待,不同號數回答問題,加分規則是一樣的。在課中要進行一次各小組分數的公布,這樣就有助于激勵落后小組,在接下來的教學當中也可以有意識地為他們創造展示交流的平臺。在完成本節課教學內容之后要統計各小組分數,公布獲勝的三個學習小組并給與獎勵,對本節暫時落后的小組也要進行鼓勵與肯定。每天、每周、每月、每學期都要對各小組分數進行統計、公布,評比三星、四星和五星小組并進行表彰。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