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赟
在互聯網+的大環境中,通過信息技術設計作業,不僅能夠鞏固新知,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提升作業質量。但是在運用信息技術,提升作業質量時,除了要考慮學生的身心特點之外,還需要考慮各個學科的特點,只有充分結合學科的教學目標、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布置作業,才能真正提升作業質量。
一、信息技術對于英語高質量作業的推進
1.利用社交軟件,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信息技術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學生的自覺自主學習能力,達到高質量作業的目的。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虛擬現實VR技術,也是一個主推高質量作業的選擇。虛擬現實(VR)技術應用于小學英語作業中,通過虛擬現實(VR)技術的應用,創設多種作業情境,幫助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感受英語語法的使用意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學內容。通過信息技術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作業備注形式更加新穎,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他們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也變得更加能夠,從而逐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利用信息小游戲,調動學生創新思維
信息技術可以有效結合學生特點,轉變學生作業和學習形式,調動他們的創新性思維,達到高質量作業的目的。
小學生性格活潑,注意力難以集中,長期讓他們通過紙質作業的學習,不利于他們的身心發展,甚至會讓他們對英語產生抵觸心理。因此,英語作業要凸顯其趣味性與人文性。將虛擬現實(VR)技術應用于小學英語作業中,將學生課堂上難以理解的抽象情感具體化,以及作業的枯燥性大大降低,學生更容易獲得英語能力的提升。例如,在“What’s your name”的教學中,教學目標旨在培養學生學會詢問對方名字。據此,在布置作業時,教師可以通過虛擬技術,設置幾個場景,比如購物、新同學的轉學介紹、新朋友的認識等不同場景,讓學生在幾個場景中,不斷練習所學內容。通過豐富的場景投入,這樣不僅轉變了學生的作業學習形式,也調動了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二、信息技術對于語文高質量作業的推進
1.利用網絡資源,拓寬學生知識面
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收集相關資料,拓寬學生知識面,發展學生的文學素養,達到高質量作業的目的。
小學語文作業可以有效和信息技術結合起來,它不僅可以讓學生的語文課堂拓展到網絡中,而且還可以讓學生通過網絡以及其他信息技術了解到更加豐富的語文內容。例如,在教學《惠崇春江晚景》這首古詩在布置作業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交互式軟件,比如Nearpod交互式軟件,學生可以通過該軟件和老師以及其他學生進行互動,因此教師可以發起合作作業,對于學生的作業和回答自動生成報告。
而且,教師還可以通過該技術設置分層作業,比如,教師可以布置合作型作業,讓學生進行討論,加深對詩詞的理解。還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感悟,完成一段有場景、有情節的微電影。通過創新作業布置的形式,使作業更呈現個性化和層次化,同時不僅讓他們鞏固了課堂教學內容,同時又讓他們不斷拓展了更深的知識層次,課外知識,進一步推動了高質量作業的呈現。
2.利用網絡收集資料,發展信息處理能力
學生在網絡收集資料時,可以培養學生對于網絡信息的辨別和利用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達到高質量作業的目的。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雙減政策和新課改的實施,要求學生除了掌握必要的語文基礎知識,還要提升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比如在為《桂花雨》這篇文章布置作業時,可以提前布置,讓學生利用互聯網收集桂花相關資料,并將其制作成PPT,其中包括運用movie maker技術,制作的“桂花雨”視頻或者微電影,使其以超鏈接形式體現在PPT中,同時通過課前展示,從而提升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
三、信息技術對于數學高質量作業的推進
1.運用電子作業,提升學生實際操作能力
電子作業,是通過網絡上的文檔對學生發放作業,讓學生在網上做作業,逐步提升學生實際操作能力,達到高質量作業的目的。
通過電子文本對學生進行電子作業的布置,可以有效實現數學作業的內容和色彩,提升學生的作業質量。比如通過AR技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喜好與基本要求以及操作所使用的環境條件等,利用人機對話的方式對于所屬要素以及重組的方式進行自主選擇,然后利用不同的分支,那么其產生的反饋點也就不同,其不同的重組則會選擇不同的情節結構以及不同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業,可以為學生設立不同的作業分支,實現作業的多樣性。同時,利用AR技術,學生的三維想象能力得以提升。
2.優化作業評價,提升自我認知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人們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溝通方式,在數學的作業布置中,教師也可以應用線上社交,以構建學生、家長、教師多主體的評價方式,優化教學評價,實現高質量作業。
例如在“解直角三角形及其應用”中,教師布置作業可以分為兩步:首先,學生需要選擇生活中的一種事物,利用直角三角形求出其長度。同時學生需要將直角邊的測量過程拍成照片。在作業完成后,學生把自己的作品發送到相關的線上社區,附上自己的感悟并讓其他學生、家長、教師進行評價。這樣,學生不僅能全面認識自己的作業,還能從他人的作業中獲得啟發。利用信息技術,教師有效豐富了作業的評價方法,不僅促進了學生自己的反思,也讓學生在與他人的交流中收獲更多。
總而言之,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信息處理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從而使學生在數學練習中不斷提升主動性。利用信息技術,教師也可以進一步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使作業質量得到最大化的呈現。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