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佳寧

中美洲國家危地馬拉素有“永春之國”的美譽,一年四季都適合游覽。除了火山、湖泊、河流和山脈這些自然生態景觀之美,讓游客銘刻在心的是這里根深蒂固的古老傳統和瑪雅文明所散發的無窮魅力。
危地馬拉是瑪雅文化的發源地。瑪雅歷史可以按照古代、前古典時期、古典期和后古典期劃分,危地馬拉的瑪雅文化早在古代就已出現,到前古典時期,如歷法及文字的發明、瑪雅編號、紀念碑的設立和建筑等瑪雅文明開始興起。值得一提的是,危地馬拉的很多古遺址里發現的球場、碑文和石刻壁畫揭示了另類瑪雅文化二一球賽與祭祀。瑪雅人最初是以球賽形式代替戰爭來解決領土爭端、種族基因問題的,后期卻演變成祭祀活動,此時的球賽對于瑪雅人而言既不是娛樂活動也不是體育運動,而是祭神儀式,在生與死的慘烈較量之后,輸球一方的隊長作為祭品必須走上備壇,用自己的頭顱和鮮血祭神。
危地馬拉許多文化都是從瑪雅人別里繼承下來的。瑪雅遺產遍布領土,很多地方留存了大量瑪雅文化考古遺址充滿了瑪雅世界的神奇和神秘。危地匚拉壯麗的景觀及其標志性考古遺址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在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三個遺址中,基里瓜考古公園和文化、自然生態混合的蒂卡爾國家公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文化遺址。
基里瓜考古公園所在地理位置是古代瑪雅人重要的交通要道,內有2世紀就開始有人居住的古老瑪雅城市基里瓜,以擁有瑪雅世界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瑪雅石碑而著名,石碑高10米,重55噸,1970年被宣布為國家紀念碑。1981年,公園被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保護著古老瑪雅人生存過的城市、熱帶雨林以及在這里繁衍的野生物種。
瑪雅文化鼎盛時期的最大城市蒂卡爾位于熱帶叢林中部佩滕盆地,是中美洲瑪雅文明的搖籃。蒂卡爾以階梯金字塔形式的寺廟建筑群聞名,是瑪雅中部低地的典型建筑風格代表,皇室墓葬和祭祀都在這里。古瑪雅人喜歡每隔一段時間就立一塊石碑記載事件,建筑群附近大大小小的石碑為考古學家解密瑪雅文明提供了寶貴資料。古城周邊覆蓋了500多平方公里濕地和茂密的原始熱帶叢林,與瑪雅古城一起構成了蒂卡爾國家公園。1979年,這里作為世界上第一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的混合(生態和考古)世界遺產載入世界遺產名錄。今天,蒂卡爾已成為國家公園中主要的旅游景點和拍攝景地,墨西哥電影《食人魔》和美國電影《星球大戰》系列電影中都有蒂卡爾的身影。
危地馬拉土著居民比例很高,目前有22個土著民族是瑪雅人的直系后裔,約占全國總人口40%,也是現今世界上瑪雅人最多的地方。古瑪雅人分散居住在低地和高原,以蒂卡爾為代表的眾多考古建筑群遺址屬于低地瑪雅文明。而那些現今居住在高原的人們仍保留著祖先傳統,比如典型的服裝和生活習慣。今天的瑪雅織女仍然使用傳統方法,將織機一端固定在樹上或者牢固物體上,另一端纏繞掛在腰部,紡織特色傳統布料。
2019年11月,一部名為《危地馬拉,瑪雅世界的心臟》的紀錄片在美國播出,以瑪雅人的遺產為框架,向人們展示了該國文化和種族的多樣性。▲
環球時報2022-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