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欄目主持
王? ? 莉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碩士,家庭教育指導師,兒童閱讀推廣人,文質教育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王莉老師:
您好!自從“雙減”政策施行以來,我的課外培訓班少了,課余時間一下子多出來很多,爸爸媽媽讓我多做做家務活。以前,爸爸媽媽老對我說只要管好自己的學習就行,其他啥也別管,所以我從來沒有做過家務,也不喜歡做家務……他們還說有個什么法律明確規定家長要指導孩子做家務。哎呀,我才上四年級,家務活我哪里做得來啊?您說我該怎么辦呢?
凱凱
凱凱同學:
你好!非常感謝你對我的信任,向我敞開心扉。你已經讀四年級啦,大概十歲左右吧?恭喜你已經是個小小男子漢了。家務活其實很簡單,技術含量也沒有太高,相信你能搞定的!
首先,不喜歡做家務不怪你。“只要管好自己的學習就行,其他啥也別管”,這可能是“雙減”政策發布之前很多家長的做法。所以要怪就怪父母太功利啦,眼睛只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卻忘了孩子除了要學會學習還應該學會生活。不過現在你的父母已經改正啦,已經在調整育兒理念和方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確實要求父母要“幫助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獨立生活能力,養成吃苦耐勞的優秀品格和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所以父母叫你要做點家務活可不是空穴來風哦,請你理解。以前不喜歡做家務不怪你,但以后要自覺做家務哦!
其次,要認識到做家務讓人更自信、有底氣。你不喜歡做家務,可能是對家務有誤解、偏見。我采訪的全國優秀教師鐘杰老師告訴我:“愛勞動的人更自信,愛勞動的人相信自己可以通過雙手創造一切。”鐘杰老師說,她媽媽對她最大的影響就是讓她從小愛上勞動、學會勞動、受益于勞動。鐘杰老師強大的自信溢于言表,深深地觸動了我。凱凱同學,你沒想到做家務有這么大的好處吧?趕緊試著做起來吧!
再次,要認識到勞動是一種幸福。今年暑假,我帶我的兩個兒子回到福建老家。無論是在烈日當空的正午,還是在相對涼快的清晨、傍晚,我們常常能看到上了年紀的老人在田間地頭辛勤勞作。兄弟倆疑惑:“爺爺奶奶那么老了還要這么辛勤地勞動,他們是不是很苦?”后來,兄弟倆通過自己的采訪、觀察得到了答案:勞動者雖然辛苦,但很快樂,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心里很踏實。
最近,我家大寶在讀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故事的主人公——農村娃孫少平和他的哥哥孫少安,從小就明白“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頂天立地男子漢”的道理,勞動鍛煉讓他們身上有一種男子漢的勤勞和擔當,也有一種不容小覷的自信和堅韌。平時一直幫著做家務的大寶讀后深受觸動,《平凡的世界》讓他再一次對勞動的意義有了深刻的認識。
凱凱同學,看了上述事例,你是不是也能夠感受到勞動的幸福和自豪了?最后,要記住:不勞動,不成才。一個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從勞動中來,從最基本的做家務這樣的小事中來。我曾經聽到過各種各樣的關于孩子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六畜不識的故事。在一些家庭里,孩子嬌生慣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凱凱同學,你一定不想成為被人嗤之以鼻的“媽寶男”吧?
親愛的凱凱同學,勞動給人帶來自信,還帶來陽光向上的心態和積極的行為習慣。如果一個人連做飯、洗衣、收拾屋子都不會,他的基本生存就成了問題。另外,愛勞動的孩子通過在勞動過程中的付出、思考和體驗,會變得身體更健康,心情更舒暢,自信心更足,秩序感更好,適應力更強。這些勞動的收獲都能夠遷移到學習中去,讓你在學習時自主性更強,耐受度更高,自律性更好。
親愛的凱凱同學,聽我說了這么多之后,希望你逐步愛上勞動、學會勞動,成為一個陽光向上、勤勞自信的男子漢!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