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博
在生活中,我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剛打開餅干外包裝的時候,餅干很脆,但如果當天沒有把餅干吃完,過幾天再吃餅干的時候,餅干就變軟了。剛出爐的面包香軟可口,但幾天以后再吃這個面包,會發現面包變得很硬。
我把我的發現告訴爸爸:“為什么餅干放置幾天后會變軟,面包放置幾天后會變硬呢?”爸爸告訴我:“餅干變軟是因為它吸收了空氣中的水分。面包變硬的原因,我就不知道了。”
于是,我又向科學老師請教這個問題。老師對我說:“餅干的主要成分是小麥面粉、白砂糖、食鹽、淀粉、雞蛋等,把這些混合在一起揉成面團。面團被機器加工、處理成一片一片的形狀,最后經烤爐烘烤,冷卻后就成了餅干。餅干里糖和鹽的含量比較高。這兩種成分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所以餅干放久了就會變軟。面包和餅干不一樣,它的面粉原料就有好幾樣,有黑麥粉、小麥粉、糙米粉、玉米粉等。它們經過發酵后,水分就會變多。這樣一來,面包就不會吸收水分,反而要蒸發水分,所以面包放久了會變硬、變干。”
(指導老師:馮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