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生
今年2月7日,春節后首個工作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將包括市委書記、市長、市紀委書記在內的市縣兩級負責人和紀委書記共40多名官員的手機號碼向社會公開,其目的,既是為企業排憂解難,全力優化營商環境,又是主動聽取群眾呼聲,及時解決基層各種問題。
公布手機號碼,宣示了服務意識。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但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老問題。還有官員在反腐倡廉新形勢下,不拿“好處”,也不辦事,干脆“躺平”了。而領導干部公開手機號,讓群眾與決策者之間有了“直通車”,有什么困難可以直接與拍板者說,釋放了聯系人民群眾的誠意。
公布手機號碼,體現了光榮傳統。人們不會忘記,戰爭年代,人民軍隊和老百姓的血肉相聯。老百姓寧可犧牲自己,也要冒死保護解放軍傷病員。現在雖然環境變了,但在經濟建設中,黨群一體、軍民一心,依然是攻無不克的法寶。領導干部公布手機號,不和群眾“失聯”,使人感覺優良傳統又回來了。
公布手機號碼,破解了基層難題。“老大難”一般發生于基層,但如果基層群眾能與領導干部聯系上,許多問題就能夠迎刃而解。所以群眾有這樣的說法:老大難,老大難,遇到“老大”就不難。
公布手機號碼,鍛煉了領導干部。直接面對百姓,解答各種問題,鍛煉提高了領導干部的政治思想水平、解決問題能力、應急應變謀略。
希望南寧的做法能普及各地,也能持之以恒。據我所知,類似的事以前一些地方也曾嘗試過,但難免落入一開始轟動,不久熱情減退,最后無疾而終的“套路”。要“將公開進行到底”,如果半途而廢,只會更加失信于民。
當然,溝通是雙向的。領導干部要一心為民,群眾也要換位思考,理解和體會到領導干部公務繁忙,不要事無巨細都矛盾上交,能在基層解決的問題,盡量在基層“就地解決”,用實際行動支持手機號碼公開。
開放年代,新事物層出不窮,像公布手機號碼這樣的事,貴在堅持,也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