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蘭
◆摘? 要:幼兒園教師在教學美術時不僅可以促進幼兒智力的開發,而且可以有效提升幼兒的思維模式,便于幼兒在學習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一步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在幼兒園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利用一些適合幼兒學習的生活化材料進行教學,鍛煉幼兒的實踐能力,提升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使幼兒能夠全方面的學習和發展。因此,本文重點分析生活化材料在幼兒園創意美術活動中的應用。
◆關鍵詞:生活化材料;幼兒園;創意美術活動;應用探索
一、引言
在幼兒學習美術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應用生活化材料的教學,創新教學內容,使幼兒在學習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動手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合理選擇和應用生活化材料,發揮材料的作用,這一系列教學活動需考慮到幼兒的接受能力和實際情況,正確引導幼兒結合生活化材料進行創作,教師及時發現幼兒存在的問題或者困惑,班幫助幼兒學習和創作。
二、生活化材料在幼兒園創意美術活動中應用的意義
(一)有利于豐富美術活動素材
幼兒園教師在美術教學活動過程中,通常是購買美術活動素材,而現階段,合理應用生活化材料,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節省教學費用,選擇不同的素材有利于豐富課堂形式,帶動課堂氣氛,有效提升美術教學效果。關于生活化材料,不僅涉及到紙張、塑料材料,還包括一些衣物和樹枝小花等,這一系列的材料都能夠為幼兒提供創作條件,滿足幼兒對不同類型素材的需求,引起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二)有利于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
幼兒處于初步的學習階段,周邊的新鮮事物都會引起幼兒的好奇,而將生活化材料應用到美術活動中,正是可以體現幼兒的這一特點,引起幼兒對學習美術的興趣,打開幼兒的思維模式,創新美術活動內容。如果教師在教學中采用單一或者固定的方式和素材進行教學,會逐漸降低幼兒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需要合理選擇新事物和不同的素材,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促進幼兒園美術教學的發展,創新美術活動內容、形式。
(三)有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
現今社會越來越注重綠色環保,倡導生活材料再利用。充分發揮生活材料的價值,有利于環保理念深入幼兒內心,促進幼兒良好習慣的形成。而且,合理將生活化材料運用到美術教學活動中,有利于提升幼兒的創造力,使幼兒真正參與到生活化材料的利用和選擇中,體會到創作的樂趣。
三、生活化材料在幼兒園創意美術活動中的具體應用
(一)組織美術主題活動
教師在一日活動中要重視幼兒的具體情況,從而便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適合本班幼兒特點的主題活動,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使之參與其中,主動發現和體現出幼兒的閃光點。比如,可以設置以“盒子”為主題的活動,讓幼兒可以找到不同類型、大小的盒子,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和幼兒進行交流,探討盒子的具體活動形式,可以進行盒子變魔術等活動。而盒子是較為容易搜集的,也是比較常見的,多種特征不同的盒子都可以起到教學的作用。教師可以讓幼兒整理和分類不同的盒子,并讓幼兒介紹自己分類的方法,幫助幼兒更好的掌握整理和分類的經驗。同時,教師可以讓幼兒在盒子上畫畫,使盒子變成自己喜歡的動物或者任一角色,根據盒子的大小、形狀等特點可以進行裁剪、粘貼,使之成為小花、大樹、小老鼠等鮮活的立體形象,通過幼兒的思考和創作,制作出不同的美術作品,使幼兒不僅可以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而且綜合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生活化材料需要盡可能的去戶外進行搜集,使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不同顏色的藏房為幼兒的美術活動提供一定的創作條件,展開一次心中最美藏房的活動,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參觀不同的建筑物,使幼兒學會在顏色上的運用,重點突出藏房的標志物,當然,也可以利用衣物、面具等材料進行創作。同時,根據季節、天氣等環境的不同,比如,在下雨天,可以利用紙板、塑料袋子制作雨傘,在晴天里,可以利用布料創作單薄的衣物,在上面可以添加自己喜歡的色彩;以秋天為主題可以使學生搜集落葉、果核等戶外材料,可以將這些不同的葉子制作成各種小動物或者作為粘貼畫的材料。
(二)組織美術鑒賞活動
班級可以組織創意美術鑒賞活動,為幼兒創造美術學習的氛圍,可以讓家長參與到美術鑒賞活動中,使幼兒和家長能夠一同進行創作。在組織創意美術鑒賞活動之前,教師需要提前確定相關內容,每組家庭選擇一種材料或者兩種材料進行創作,比如,紙盒、塑料袋、廢舊衣物等,使家長和幼兒提前準備好所需的生活化材料。活動中,可以由家長或者幼兒介紹自己作品的創作理念,比如,利用紙盒制作的機器人的過程以及遇到的問題,小石頭和瓶蓋如何結合在一起制作的風鈴等,不同家庭可以相互交流和溝通,提供幼兒的組織和表達能力。利用生活化材料組織創意美術鑒賞活動,幼兒不僅可以了解和學習到各方面材料的作用,而且可以豐富自己的創作理念,進一步提升幼兒在創意美術活動的創作能力。
四、結束語
生活中的材料是多種多樣,是教師進行創意美術教學和幼兒學習的重要幫手,而應用不同的材料和廢舊材料也會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最重要的是,教師需要教給幼兒選擇材料的方法,使幼兒確立好主題之后,選擇容易搜集到的材料進行創作,這些材料需要和幼兒創作的作品高度相似,有一定的貼合感。同時,在缺少主題的情況下,幼兒需要根據現有的材料或者教師提供的材料能夠進行創作,比如,黑豆、可樂瓶、瓶蓋等,教師需要引導和提示幼兒進行創作,需要根據材料的顏色等相關特點行美術活動。
總而言之,生活化材料有利于幼兒在美術課程上的學習和發展,打開幼兒的思想模式,提升幼兒的創造力。所以,教師需要發揮一定的引導作用,重視生活化材料的運用,創新美術教學內容,使幼兒能夠靈活運用一系列的材料展開學習,從而提升幼兒思考問題的能力,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周邊事物,提升幼兒的探索意識和創造能力,豐富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 阮夢玲. 生活化材料,構建中班創意美術活動的實踐研究[J]. 中學生作文指導,2021(36):1.
[2] 吳菊燕. 幼兒借形想象美術教學活動中生活化材料的有效運用探討[J]. 考試周刊,2020(38):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