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靜
田徑運動在我國體育事業中一直擁有重要地位,是重點發展目標,近幾年來我國在田徑運動方面取得了較好成績,田徑運動整體實力得到顯著提升,但是目前來看,我國部分體校田徑運動訓練體系還不完善,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導致學校田徑運動生的能力水平很難得到快速提升,同時對我國田徑運動發展也會造成不良影響。本文將對我國田徑運動現狀進行分析,探討田徑訓練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對策,希望對我國田徑運動的發展能夠有所幫助。
隨著體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人們對體育訓練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強,已然進入了體育時代。田徑運動在所有體育運動中擁有核心地位,是所有運動的基礎,也是一個國家體育水平的衡量標準。我國也在不斷發展中成為了體育強國,但是在田徑運動方面,我國取得的成績相對較差,田徑運動發展較為緩慢,導致這些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我國田徑運動訓練沒有跟上時代步伐,訓練方法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我國田徑運動的發展。因此,我國體校在進行田徑運動生的訓練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提高我國田徑運動訓練水平,改善田徑運動訓練方法,培養出一支具有強大競爭力的田徑隊伍。
1 我國田徑運動的發展現狀
當前世界,各國對體育事業的重視程度都在日益提高,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也在逐步加快,田徑運動是由外國傳入,開始時僅在校園出現,在長久的發展中才逐漸被人們所喜愛,成為全民運動。田徑運動包含很多項目,例如長跑、短跑、馬拉松、競走等,在這些項目中還有很多具體分支,因而田徑運動在奧運會中也被稱為金牌大戶。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我國取得了輝煌的戰績,位于獎牌榜首,共贏得了100枚獎牌,但是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這些獎牌中來自于田徑項目的僅有女子馬拉松和女子鏈球兩枚銅牌。這一現象足以引起我們對田徑運動訓練的深思,歐美國家田徑運動實力較強,但我國并不是沒有趕超的希望,這就需要正確面對我國田徑運動水平較低這一事實,通過完善我國田徑運動訓練體系不斷增強我國田徑運動實力。
我國人口眾多,這在田徑運動中占據了絕對的人數優勢,但由于我國田徑運動訓練科學性較低,沒有統一的管理體系,田徑運動生的運動實力與非洲等國家相比,發展極其緩慢,對我國田徑事業發展造成不良影響,但同樣說明我國田徑運動的發展空間還十分廣闊。
2 田徑運動訓練中存在的問題
2.1 我國競技體育機制不健全
我國體育競技人才呈現“金字塔”狀,并且塔基相對過寬,這說明我國田徑運動生數量很多,但多處于低級技術階段,高精尖人才相對匱乏,站上塔尖的學生更是鳳毛麟角。另外我國部分體校在進行田徑運動生的培養過程中培養機制過于死板,靈活性較低。有些學生并非是天賦型選手,而是需要厚積薄發,在前期的訓練中很難取得高效成果,但是經過長久訓練和累積,有很大希望成為一名優秀的田徑運動生。但是在我國現有體育機制下,極有可能因為體制不靈活將這種人才埋沒,從而阻礙我國田徑人才的選拔。
2.2 各地區戰略方針不統一,缺少長期規劃
為了支持體育事業的發展,我國每四年就會舉辦一次全運會,這也成為各地區體育競技的重點工作,這就導致一些地區政府許以豐厚獎勵來激勵學生取得優異成績,但是部分學生體育老師由于錯誤思想引導,將學生在全運會上取得優異成績作為訓練目的,把獲得獎牌作為訓練目標,沒有長期規劃。這種只注重全運會成績而不注重長遠發展的問題也存在于我國田徑運動中,全運會在我國體育事業發展中確實發揮著重要作用,但不能將全運會成績作為田徑運動訓練的最終目的,體育老師必須做出長期規劃,合理制定訓練計劃,正確進行訓練才能保證我國田徑運動水平被不斷提高。
2.3 體育老師與學生缺乏溝通
學生作為田徑運動訓練的主體,在訓練中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才能取得有效成果。但是在實際田徑運動訓練中,很多體育老師往往根據自身經驗制定訓練計劃,只注重提升學生運動能力,缺乏技巧技術性指導,導致學生進步緩慢。同時大部分學生對體育老師有極強的依賴性,并且急于求成,在實際的訓練過程中缺乏與體育老師之間的溝通交流,久而久之就會是學生對田徑訓練重視程度降低,導致學生對訓練項目研究逐漸減少,由于在訓練中未全身心地投入,從而無法完全掌握田徑運動的精髓,這會對學生田徑能力的提升造成嚴重影響。
2.4 缺乏良好的外部環境
作為體能性運動項目,田徑運動的發展需要良好外部環境的支持。隨著體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我國大部分體校對田徑運動上的支持也在不斷增加,但是訓練基地少,基礎設施不健全,資金投入短缺等問題仍然存在,這阻礙了我國田徑運動的發展。我國大部分體育館等場所內都有各種運動訓練場地,這些場地分攤了整個場所面積,從而對田徑訓練場地面積造成嚴重影響,再加上田徑運動設施不齊全,導致學生僅能進行常規訓練,很多高效訓練方法無法運用,從而不能得到技巧性訓練。田徑運動無法獲得更多資源支持的主要原因是田徑運動還處于發展階段,我國田徑運動在運動會以及奧運會上整體優勢不足,田徑運動不像跳水、乒乓球等運動具有較大優勢,就導致部分體校對田徑訓練重視程度不足,從而對我國田徑運動生的運動能力提升造成了嚴重影響。
2.5 缺乏理論依據
首先,我國部分體校在田徑運動訓練中,由于缺乏先進的理論依據就導致對訓練中出現的問題無法做到意見統一,在田徑運動指導上有多種看法。例如在跑步速度的影響因素上,有人認為步長更重要,便在訓練時著重對田徑運動生步長進行訓練;有人認為步頻更重要,便在訓練中加強對田徑運動生步頻的改善。意見不統一導致訓練內容與訓練方法都不相同,進而導致訓練結果也不相同,這嚴重阻礙了田徑運動訓練高效進行。其次,我國田徑運動訓練人員沒有認識到我國田徑運動生與外國田經學生在身體上存在差異,照搬照抄外國田徑運動訓練方法,忽略了我國田徑運動生的體制特點,無法做到揚長避短。學習和效仿外國田徑運動訓練方法是必要的,但是原樣復制并不適合我國田徑運動生,從而大大降低訓練質量,甚至導致學生因訓練而受傷,提前結束運動生涯。
2.6 訓練無法做到系統化
培養一位優秀的田徑運動生是一個長期過程,田徑運動生的訓練必須做到系統化。每個學生都有其獨特性,因此體育老師在進行田徑訓練時必須掌握學生自身特點,根據不同情況進行不同訓練。并且不同年齡的學生發育情況不同,這就要求體育老師必須遵循學生生長規律,在不同成長階段完成不同訓練內容。然而從目前我國田徑運動訓練情況來看,我國在訓練田徑運動生的過程中常常以短期訓練為目標,不做長期打算,并且訓練機制不完善,這些因素嚴重阻礙了我國田徑運動生的長期發展。
2.7 綜合訓練水平低
田徑訓練并不是單單對某一方面進行訓練,而是綜合性訓練,意在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但就我國田徑訓練目前情況來看,還存在一些問題。第一,部分體校在進行田徑運動生的訓練中只注重學生體能和技術的訓練,缺乏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體能和技術訓練是基礎,能有效提高學生專業水平,但是心理素質培養同樣不容忽視,學生心理素質增強了才能提高抗壓能力,這樣在競爭激烈的運動場上才能發揮全部實力,只有這樣才能有效保證學生在大型比賽中不會馬失前蹄,在比賽中出現失誤,從而對學生的整體成績造成嚴重影響。第二,訓練中體育老師做不到因材施教。每位學生都有自身獨特的優勢,只有因材施教,將學生的優勢充分利用起來,才能獲得高效的訓練成果。但是在實際的田徑訓練中,體育老師往往統一施教,忽視學生的獨特性,或者只對優秀學生進行單獨指導,無法挖掘出每位學生的優勢,從而導致環境學生的整體實力很難得到快速提升,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學生的田徑訓練過程中,必須要做到對每位學生都因材施教,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田徑訓練的有效性,保證學生的整體實力都能得到快速提高。
2.8 學生心理負擔比較重
一直以來,人們對田徑運動生都有高度期待,希望他們能在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這在無形之中給學生帶來了極大心理壓力,增加了學生的獲勝欲望,學生堅韌不拔、拼搏進取的運動精神也使人們的期待值愈加高漲。然而在實際比賽當中,學生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各種突發情況都有可能出現,這就要求學生必要高度集中精力,一分大意就可能導致比賽失敗,這種高壓環境給學生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導致學生難以發揮出全部實力,無法取得優異成績。例如,有些學生在比賽準備階段,精力還沒有高度集中,會聽到看臺上觀眾的聲音,看到觀眾的行為,再受到其他因素影響,使學生出現緊張情緒,心理壓力增大,影響自身發揮,最終無法取得好成績,所以這就要求體育老師在進行學生的田徑訓練中,要注重對學生心理素質的訓練工作,有效排解學生的心理壓力,為學生田徑成績的逐漸提高奠定良好基礎。
3 解決對策
3.1 發揮國家體制優勢
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加快了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使人們對田徑運動高度關注。所以我國體校在進行田徑運動生的訓練過程中,想要保證訓練效果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就必須抓住這一有利時機。這就需要國家對體校進行扶持,加大對體校田徑訓練的資金投入,從而為田徑訓練提供一個良好的物質基礎,同時還要加強管理,將資源用到田徑訓練當中,從而保證我國田徑事業穩步發展。另外,體校還需要對自身的田徑訓練模式進行改革,實施有效整改措施,淡化以比賽成績為目標的思想,從而做好長遠規劃,并加強學生管理,保證學生的田徑水平能得到顯著提升。
3.2 優化外部發展環境
體校進行田徑訓練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培養更多的優秀田徑運動員,通過不斷提高訓練效果,為我國田徑運動輸出人才,這就需要有關人員加強教學研究工作,通過加強理論研究為我國的田徑訓練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在實際的訓練過程中可以將一些具體田徑項目作為突破口,如競走、馬拉松、鏈球等,制定高效田徑訓練計劃,積累優秀訓練經驗,優化科學訓練方式。田徑運動的核心是不斷提高人們的運動能力,主要是增加運動量和增強訓練力度,從目前我國田徑訓練實際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已經擁有了足夠的訓練量,所以就要增加訓練力度,這就需要體育老師對單項田徑項目進行深入研究,從中找出項目難處,針對性制定訓練計劃,指導學生訓練,有效提高田徑運動生的整體能力,從而推動單項田徑運動快速發展,再以點帶面,發揮優勢項目的帶動力,拓展田徑運動受眾范圍,促進田徑運動整體發展。
3.3 尋求科學訓練方法,提高田徑訓練水平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田徑運動訓練思想和方法都在不斷發生改變,在田徑訓練中保持科學性是提高學生專業水平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國在進行田徑訓練時要與時俱進,這就需要體育老師充分發揮網絡優勢,學習國外先進田徑訓練方法,與自身實際情況相結合,提高我國田徑訓練效率,保證學生的田徑水平能夠得到顯著提高。同時體育老師在進行實際的訓練中還需要注重引進先進科學設備和先進手段,對學生身體和心理進行科學檢測,從而對學生進行充分了解,根據檢測結果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訓練,快速提高學生水平。
3.4 提高體育老師的綜合能力
體育老師是學生運動道路上的領路人,只有體育老師綜合能力過關才能培養出優秀的田徑運動生。然而我國田徑訓練的現狀是大部分體育老師綜合能力不足,尤其是基層體育老師,在進行田徑訓練時只根據自身經驗制定計劃,使我國田徑訓練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這就需要體育老師重視提升自身文化素質,年輕體育老師可以選擇進入更高學府或到國外進修,從而提高體育老師綜合能力。同時可以將能力水平較高的體育老師聯合起來,進行交流互動,為水平較低的體育老師分享先進科學的田徑訓練經驗,多角度提高體育老師綜合能力。
3.5 積極參加賽事,加強心理素質
我國田徑訓練的主要方式之一是以賽帶練,通過帶領田徑運動生不斷參加國內外比賽,不斷提高學生水平。參加比賽不僅能促進國際間的友好交流,開闊眼界,汲取國外先進田徑訓練經驗,同時對學生的心理素質具有加強作用。在日常田徑訓練中,學生心理壓力較小,無法鍛煉心理素質,賽場上學生心理壓力成倍增加,導致很多心理素質低下的學生無法發揮出真正的實力,甚至出現較大失誤,最終無法取得理想成績。但是學生通過長期參加比賽,可以逐漸適應因賽事產生的壓力,在壓力中不斷增強心理素質,發揮出所有實力。
3.6 加強學生與體育老師的溝通,進行專項訓練
很多體育老師認為自己比學生更加了解學生,采用自己的訓練方式可以使學生水平快速提高,從而忽略了學生的想法,這樣就會導致訓練項目缺乏針對性,久而久之就會對整體的訓練效果造成嚴重影響,從而導致田徑訓練不能有效進行。這就需要加強學生與體育老師之間的溝通,讓學生主動向體育老師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在溝通過程中,體育老師對學生也會有更深層次的了解,發現學生的優缺點,這樣在田徑訓練中就可以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揚長避短,對學生進行專項訓練,從而提高訓練效果。
4 結束語
就我國目前田徑訓練的實際情況來說,還存在著諸多問題,發展相對緩慢,想要促進我國田徑事業快速發展,就要從多方面改善我國田徑訓練方式和內容。首先就要求我國政府要貫徹落實國家體育政策,從資金和人力上為我國體校田徑訓練提供支持;其次,體育學校要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分析,制定合理訓練方案,保證田徑訓練具有科學性,并且要注重提高體育老師綜合能力水平,對學生進行有效訓練;最后,學生要主動參與訓練,多與體育老師溝通,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水平,同時還要積極參加各類田徑賽事,增強心理素質,從而保證自身實力完美發揮。只有多方面共同努力,團結協作,積極解決上述中的問題,才能使我國田徑訓練更加科學合理,促進我國田徑運動快速發展。
(作者單位:南京市體育運動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