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雨 李浩
對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深度融合的推動,已成為我國體育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基于全民健身的時代背景,對健康生活方式的傳播價值和路徑進行探討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從健康生活方式的傳播價值出發,其基礎要求就在于對全民健身和健康生活方式之間關系的理清。只有這樣,才可以借此分析健康生活方式傳播下的教育價值、健康價值、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除此外,健康生活方式的傳播,也有四種相對比較高效的策略,像是社會人際交往傳播、群體性傳播、組織化傳播、媒介類傳播等等,以策略的實施和開展,期望引起公眾對“健康生活方式”的注重,并切實進入到實踐的過程當中,繼而自覺投身于健身鍛煉當中和健身推動的時代進步潮流當中。
關于人體層面的“健康”理念,指的其實就是,人類各項身體機能都呈現出良好的狀態,這種狀態,除去表現在外顯的沒有疾病層面,還展現為人類個體在生理層面、心理層面、思維層面和社會迎合等層面呈現出良好的狀態。而伴隨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個體的生活方式,也出現了很大的轉變,這對人類群體的健康會產生相對比較廣泛的影響,立足于我國當前的健康情況,有70%的人群呈現出“亞健康”的狀態,30%的人群呈現出擁有“慢性疾病”的狀態,由于慢性疾病所引發的死亡率占據總死亡率的88%,且這一概率正在持續提升。所以,怎樣轉變群體的健康狀態,就成了國內研究學者的探討熱潮。
有探究者提出,個體所呈現出的良好健康狀態和生活形式緊密相連,錯誤的生活方式會引發各類疾病的誕生,像是人類個體所出現的慢性疾病,就和他們的營養不平均,運動量匱乏等錯誤生活方式相關。但什么樣的生活方式算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呢?現階段有不少學者對其進行了探討和研究,將其定性為“人們在身體層面”“心理層面”“精神層面”以及“社會適應層面”等領域上呈現出良好形態的生活形式,而依靠數據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夠有效降低疾病產生的頻率,對個體不良生活方式的轉變,是強化國民健康能力的關鍵路徑。自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生活方式以后,其定義就將內容概括為了四個層面,即合理膳食、適當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在上述組織要素當中,適當運動占據著主要的位置,有研究者表示,適當的運動,對人體的身體、心理以及社會適應都擁有著較為明顯的推動作用,而鍛煉的時長和健康所得利益之間的關系是正向影響的關系,時間越長,健康所得利益就越大。也就是說,積極參與運動,可以有效幫助公眾提高其健康水平。
依托國家體育總局所頒布的《綱要》,我國要持續推行“全民健康的計劃”,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加強我國人民群眾的健康生活,而這種目標展現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廣是相同的,換句話說,兩者之間是相互輔助、相互成就的關系。而其價值和推廣路徑,就成了研究者需要探討的問題。基于此,本文從解析健身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關系出發,對“全民健身背景下健康生活方式傳播的價值和路徑”進行深層次探討,借此推動全民健身運動的進一步落實和發展。
1 全民健身與健康互動關系下的相互影響
1.1 全民健身背景能夠引導群體重視生活方式的健康轉變
從健康中國戰略出發,提倡全民健身運動,目的在于促使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到鍛煉身體的運動當中,借此提高國民的身體素質和整體健康水平。依從它所隱含的實質,對全民健身運動的深層滲透,實則就是對群眾性體育運動的推進,這和推廣與落實健康生活方式緊密相連,其目標都在于,完善國民身體素質,提高國民健康水平。
根據醫學保健的理念思想,人類個體所擁有的健康狀態是受多方面要素所影響的,簡言之,要維持和把控一個人的健康狀態,需要多元要素的參與,不可以單單依賴于體育層面的鍛煉,還要增強膳食營養層面的注重。即個體要在充足營養的背景之下,進行有效的、科學的運動鍛煉。而這也恰恰證明了全民健身戰略的落實,是不能遠離健康生活方式推廣的。國民健康規定計劃的內容,也不單單包括“健身運動”,還蘊藏營養、健康教育、環境、疾病預防等內容,它擁有多元的角度,是一種整合性的、有效性的、擁有現實需求的健康推動策劃。
1.2 健康生活方式的實踐可以有效推動全民健身的進展
從現實情況出發,推進群體性體育運動,和很多要素相關,例如,個體的健康意識、周圍的環境以及社會的支持等等。所以,在計劃實施全民健身運動的時候,需要關注多維度的內容。并且公眾之所以對健康生活方式進行實踐和推廣,其根本目的,無非就是促進全民健身的深層落實。
在推進全民健身運動過程中,要讓人民群眾樹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不斷豐富,身體的免疫力反而逐漸下降,很多人會出現懶惰情況,就這直接影響著人們的身心健康,因此,要讓人們樹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意識,加強人民群體的主體地位,加強人民群眾對體育健身活動的重視,激發人民群眾的體育健身興趣,使人們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經常參加體育健身活動,從而培養崇尚團結、友誼互助、公平競爭、積極進取的運動精神。
2 傳播健康生活方式的價值
2.1 教育層面
向民眾傳播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在為他們展現“健康生活方式”的內容和策略,其目標就在于帶領民眾明白健康生活方式,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思想,自主進入到“健康生活方式”的踐行當中,所以,也從屬在“教育”層面的活動當中。健康生活方式的高效傳遞,一定會引發民眾健康思維的加強,讓其注重自己和周圍群體的身心健康,從而自主學習和“健康”內容相關的知識。由此可見,傳播健康生活方式存在一定的教育價值。
2.2 健康層面
在傳播健康生活方式的過程里,除去要向公眾傳授其需要的“知識和技能”,還要重視公眾健康生活水平的提升,推動公眾身體素養、心理素養和思維素養的健康發展。偏向于傳播成效來說,傳播健康生活方式的價值,側重于后者。現階段,我國因為不良喜好和習慣,引發的疾病類型,有很多,所包含的群體也不少。而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公眾的健康,所以其對民眾的健康具備重要的積極價值。在傳播的過程里,國家可以依靠各式各樣的媒介,傳遞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提高知識技能為導向,促使公眾形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比如,當健康生活方式傳播至“慢性病”群體當中,他們就會基于自身健康認知的增加,積極調整自身身體產生的不良狀態。當健康生活方式傳播至“亞健康”群體當中,他們就會立足于方式和理念的踐行,提高自身對“不良狀態”的預防能力。簡言之,傳播健康生活方式存在一定的健康價值。
2.3 社會層面
傳播健康生活方式所面臨的對象是人民群眾,在理念和方式以及踐行傳播的過程里,存在一定的社會價值。其主要展現在人類個體和社會群體之間的交流和互動當中,以及人類個體對社會的貢獻價值當中。在傳播健康生活方式的過程里,國家對應部分會依靠相關新聞媒介,對民眾的健康生活方式進行引導,并推行了對應的政策和法律。比如“健康中國綱要”“全民健身規劃”等等。在傳播健康生活方式的過程里,位于新聞領域的工作者,要重視新聞的價值闡釋,以此引起民眾的重視和關注。與此同時,良好的社會氛圍,能夠增強個體和個體之間的有效交流,彼此之間能夠透過健康認知的一致性拉近距離,增強信任,而人和人之間的和諧,就會推動社會往“正確、和諧”的方向發展。
2.4 經濟層面
對健康生活方式進行傳播,除去存在一定的社會價值、健康價值、教育價值,還擁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對比健康素質良好和健康素質較差的工作者,前者相比后者,工作時間更長,效率更高,其展現出的勞動價值就更高。從企業的角度出發,傳播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讓企業獲取到更多、更健康的勞動者,而為企業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就更高。而從社會角度出發,一個企業的健康指數越低,越不利于企業的發展,企業對社會作出的貢獻就越少。由此可見,健康和社會經濟之間也有一定的關聯性,而對健康生活方式的傳播,可以通過對“社會醫療成本”和“經濟資源”的節約,展現對應的經濟價值。
3 傳播健康生活方式的實施措施
3.1 個體和個體之間的溝通傳播
在傳播健康生活方式的過程里,個體和個體之間的溝通傳播,擁有其獨特的價值,像是“太極拳”“五禽戲”等這類民族留存下來的傳統功法,都需要進行親身傳授,以此讓受教群體,感知到健康運動的真諦。但個體和個體之間的溝通傳播,具有一定的限制特征。
其一,基于全面健身的背景,國家在傳播健康生活方式的時候,所面臨的受教對象是廣大民眾,但個體和個體之間的溝通,屬于面對面的一對一、一對多形式,所以無法滿足全民健身的具體要求。
其二,個體和個體之間的溝通交流,是一種私下溝通的方式,所以,傳播的范圍較小,時間較長。所以,有時會阻礙全民健身的開展,影響健康生活方式的推行。
雖然它擁有很多缺點,但在開展全民健身的過程里,個體和個體之間的溝通傳播,仍然屬于傳播的一種措施,只是它所擁有的渠道,無法迎合現階段健康生活方式傳播的條件。
3.2 開展群體活動的傳播
所謂“群體活動傳播”,指的其實就是公眾用“群體”的方式進行信息傳播的活動,這種傳播渠道的特征,展現在群體內部和群體之間,擁有著優質性的聯系。而群體溝通活動,如若展現頻繁的話,就能夠高效地將“咨詢”和“方式”傳播除去,也能夠幫助個體在群體當中,獲取認同感和歸屬感。從而依托持續延伸的朋友圈子,進一步推動健康生活方式的傳播。
基于全民健身背景,群體逐步開始主義健康生活方式的培養,很多個體都開始自覺地參與到健康活動當中,像是“快步運動”“滑板”“廣場舞”等等。這些活動擁有著相同的特征,其形式都是群體方式,且健身的人都是主動參加的。當然,和個體傳播一樣,群體活動的傳播也存在一定的缺點。即這類活動的開展和人類群體的主觀能動性相連,它對參與者有著“意識”和“精神”層面要求,只有參與者擁有主動參與的意識和精神,他們才能夠做好健康生活方式的正確推廣。雖然,群體活動的傳播也有一定的缺點,但這種形式依舊還是當前傳播正確健康生活方式的手段。
3.3 系統化力量的傳播
系統化力量,指的是一個組織。像是企業、學校、社會群體、政府機關等等。這類傳播的個性在于,其都具備特定的紀律約束。這類傳播活動的效率成果,和組織的權威相關,權威越高,組織傳播活動的效率成果就越高。
依托全民健身的發起組織進行分析,政府機構下的傳播活動,具備非常高的權威,各類社會組織。都會在政府機構的引導下,采取對應的傳播措施。像是江蘇大豐市所舉辦的社區實踐活動,就是系統化力量下的傳播。系統化力量下的傳播,具備一定的優勢,就是它含有強制性特征。而這類特征,恰恰能夠促進那些健康認知匱乏,缺乏健身鍛煉的人群,但也有一定的缺點,具體展現在,這一活動如若在某一環節出現了組織上錯誤,其呈現出的效果就相對不足,還會浪費人力資源、物力資源以及財力資源,影響健康生活方式在基礎層級的傳播和發展。
3.4 紙質和網絡媒介的應用傳播
紙質媒介和電子媒介都屬于媒介傳播,而這類活動的開展,是最符合當前健康生活方式傳播的路徑。因為媒介傳播有其優勢性特點,就在于它的受眾群體是廣大群眾,傳播范圍十分廣泛,影響力也十分的高。除此外,無論是紙質,還是電子,媒介信息傳播的渠道是專有化的渠道,一般由職業新聞信息傳播者,依靠對應的媒介,來對信息進行傳播。
從“紙質媒介”出發,其主要蘊含報紙、雜志、書籍等內容,報紙和雜志一般具備周期性的特征,通常依靠健康生活類欄目的設立,完成傳播健康生活方式的正面成效。和報紙、雜志相比,書籍不具備周期性的特點,但書籍上的健康闡述更為全面,群體能夠從中,感知到健身的重要性,明白健康生活方式對自身健康的影響。
從“電子媒介”出發,其主要包含“廣播”“電視”和“網絡”。廣播和電視的傳播渠道有一定的社會價值,可以一對多的進行信息傳輸,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媒介是當前傳播健康生活方式的主要手段。新聞工作者或是新媒體工作者,可以依靠網絡平臺,像是微信、西瓜、微博等等平臺,向群眾傳授和健康生活方式相關的知識,以此提高群眾的健康認知,促進全民健身的進一步開展。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全民健身和健康生活方式之間有著不可拆分的聯系,兩者相互輔助,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在當前這個階段,全民健身活動已經在我國部分區域內開展,健康生活方式逐步成了當前社會上,群體關注的熱點。特別是在全民健身的開展背景之下,健康生活方式的傳播,就成了眉睫之內的問題。因為非科學化的健康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單一,阻礙了健康生活方式的實踐。所以,國家要從價值考量層面,完善民眾的健康理念,使其在明確應用健康生活價值的背景下,進一步實施傳播健康生活方式的策略,從而推動“全民健身”的深入開展。
本文系河南理工大學年度校級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健康中國背景下自媒體對全民健身路徑構建的社會價值研究》(編號:SKND2022-30)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河南理工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