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瑞山
夜晚,窗外細雨綿綿,我端詳著五張全家福,許多往事涌上心頭,思緒萬千,難以入眠。
記得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我家的生活還是很艱苦的。父母會種上一些紅薯、芋頭、大豆、玉米等五谷雜糧,賣錢補貼家用。只有逢年過節,才會割上一斤豬肉,放一點蔥花,打一大盆肉湯,讓我們兄妹幾個解饞。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神州大地,我的家鄉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當時在鄉辦企業工作的父親便回到家中與母親、姐姐一起耕種七畝多田地,還養了牛、豬、雞、鴨、魚等,家里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解決溫飽后,父親與母親精打細算,在老房旁邊建了二間二層樓的土磚房。1979年冬竣工后,鄉親們前來祝賀,為紀念這一難忘的時刻,我們拍下了第一張全家福。
轉眼30多年過去了,富裕起來的鄉親們開始購置電視、冰箱、摩托車、小汽車,有的甚至進城買了房。在我家,我的兄弟姐妹靠著國家的好政策,有的在家建新房,有的進城買房,實現了家族幾代人的夢想。2008年暑假,我搬進了新房,全家人歡天喜地。父親便提議在我的新房前拍張全家福,于是在我家小區樓下,我們全家一起拍了第二張全家福。這張全家福既是我家“小家庭”美好生活的見證,更是祖國“大家庭”日新月異的縮影。
長大后,我與兩個弟弟分別擔任了縣里的中層干部和村干部。身為黨員干部的三兄弟,我們時刻牢記父母做人做事的囑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多次獲得市縣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彈指間,后輩陸續成長,相續考入大學。2016年春節,為祝賀侄女獲得學校最高獎學金,我們全家在二弟家房前拍下了第三張全家福。這張全家福是我家耕讀傳家的真實寫照,激勵著后輩們繼續不懈奮斗,不斷進取,書寫屬于他們的時代故事。
2020年春節前,父母提出要住回老家金雞村。父親說:“我跟你媽都老了,還是要回去,金雞村是我們的根。”當年春節,在老家新房前,我拍下了珍貴的第四張全家福。
2021年,是父母加入中國共產黨的第50個年頭。6月26日,鄉里舉行“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佩戴儀式活動。父親當天非常開心,充滿自豪地跟我們說:“有黨才有國,有國才有我們這個小家,我跟你媽媽入黨這么多年,從來沒犯過錯誤,你們要做正直的人,坦坦蕩蕩做事,要團結,千萬不能給我丟臉。”之后,在鄉里工作人員的組織下,我們家拍了第五張全家福。
深夜,我凝視著這五張不同時期的全家福,往事歷歷在目,它如故鄉的山水,永遠銘記在我的心中,讓我不忘父母恩情,時刻把家國放在第一位。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文廣新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