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慶

后續還需要扎實推動各項政策精準落地,出臺儲備政策,及早釋放政策紅利,全力以赴支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疫情對經濟的沖擊逐漸顯現。
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4月出口(美元計價,下同)同比增長3.9%(3月為14.7%),進口同比增長0.0%(3月為-0.1%),出口低于市場平均預期、進口高于市場平均預期(分別為5.3%、-2.5%)。
出口受損
據中金公司分析,疫情對出口影響的4個渠道是:物流受阻導致無法發貨、疫情防控期間出口企業可能停產減產、供應鏈不暢導致原材料不足、海外訂單轉移。
4月,雖然廣東等地疫情緩解,然而上海、昆山等地疫情影響加劇,兩者有所抵消,但是疫情沖擊仍較大。
展望未來,隨著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疊加2021年5月的低基數,5月出口同比增速有望大幅反彈,但下半年出口增速下行速度或較快。中金公司預計,后幾個季度出口對GDP增速的貢獻率或將進一步下降。
挑戰加大
不僅是出口,3月份以來,疫情反復,各行各業再次遭到沖擊,給原本恢復中的經濟帶來新的挑戰。
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與金融學教授盛松成看來,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將主要在二季度,疫情不僅直接影響服務業,也沖擊了制造業。供應鏈阻塞給經濟社會正常運行帶來挑戰,穩就業壓力增加,消費恢復也可能更為緩慢。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需要在毫不放松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落實有關政策措施。
當前經濟下行壓力顯著加大,很多指標的下行幅度已經接近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初期的2020年第一季度。
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繼續回落,降至47.4%,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持續跌至41.9%,分別低于上月2.1和6.5個百分點,均繼續低于榮枯線。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全面放緩。
從細分指數看,生產和新訂單均為2020年3月以來最低,分別比上月下降5.1和6.2個百分點,企業生產明顯下降,市場需求繼續走低;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創2020年3月以來的低點,較上月回落9.3個百分點至37.2%,表明供應鏈亟須疏通;產成品庫存指數為50.3%,處于高位,反映企業產成品銷售不暢、庫存積壓嚴重。
“今年我國要達到5.5%左右的GDP增速目標的難度極高,二季度GDP增速跟一季度的4.8%相比,會顯著下一個臺階。”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預計。
中信證券認為,“5.5%”作為一個本來就需要“夠一夠”才能實現的目標,現在看來實現難度進一步增加。
強調“三要”
針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復雜性、嚴峻性和不確定性,4月29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做了充分估計,會議強調“三要”: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穩增長層面,宏觀政策力度將進一步加強,穩市場主體,保民生、穩就業、保運轉,以基建投資拉動需求。防風險層面,房地產、資本市場和平臺經濟均是關注重點。
疫情防控方面,“要根據病毒變異和傳播的新特點,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被放在了相對靠前的位置,堅持動態清零,但政策可以更加靈活。經濟增長方面,仍然要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但其核心考量在于穩就業、保民生和防范經濟失速風險,實質重于形式。
政策變化
華泰證券認為,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針對穩信心、“做加法”的表述主要有4個方面出現積極變化。
①地產以“一城一策”為原則,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會議提出支持各地從當地實際出發完善房地產政策,預計各地自主房地產政策調整的范圍和力度均有望進一步擴大,包括限購限貸放松、首付下調、利率下浮、落戶放寬和針對新市民住房需求的金融支持等政策,以求止住地產需求向下的趨勢。
②支持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會議提出監管常態化,出臺支持平臺規范健康發展具體措施;但也提出要完成平臺經濟專項整改,實施常態化監管。
③會議提出要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但落地政策可能仍有待驗證。
④疫情沖擊下,會議提出再次加大紓困及促消費力度,對受疫情嚴重沖擊的行業和企業實施一攬子紓困幫扶政策。
此外,預計地方或發放消費券,但這可能主要在經濟較發達地區試驗性推出、總額有限;同時,也會依賴一些比較“傳統”的穩消費政策,比如出臺支持汽車、家電等大件消費的措施。
執行力度
華泰證券認為,政策執行效果還要看疫情的發展和相關的制約有多大。疫情管控措施的演變,顯然會影響地產銷售、基建進度以及促消費的效果。
如果前三項的增量措施不到位,企業主體現金流、居民收入增長和地產銷售繼續加速探底,那么穩消費的政策,必定是事倍功半的。
疫情對經濟影響的時間越長,經濟的“內傷”就越重,所需要的政策力度就越大。“政策對沖”就是對沖目前疫情的影響。一方面,疫情緩解是復工復產及經濟“止損”的必要條件;另一方面,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之后,一系列穩增長的后續政策可能會陸續出臺,但疫情發展的不確定性可能影響穩增長政策執行的有效性。
中信證券表示,后續還需要扎實推動各項政策精準落地,出臺儲備政策,及早釋放政策紅利,全力以赴支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改善預期
盛松成認為,避免疫情沖擊的影響長期化十分重要,也就是要高度關注市場主體的生存問題,改善預期、提振內需,避免疫情對我國制造業造成不可逆的損傷。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在較短時間內有效控制住疫情,并嚴防疫情再次反彈,盡早實現復工復產、落實“六穩“”六保”。在此前提下,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快落實,貨幣政策須有效配合財政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以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為底線,全力支持經濟恢復和發展,那么下半年我國經濟將明顯好于上半年。BB80066B-E5D9-4376-B0DB-1CEFCD6261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