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愛軍
在義務教育階段,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考試后及時發現不足并改進,比上課外班或請家教效果更好。
首選優質公辦學校
“雙減”政策出臺后,義務教育階段學習出現了較大的變化。由于民辦學校無法選擇生源,以往的優勢會相對減弱。因此建議普通家庭首選公辦學校就讀,義務教育階段無學費和書本費,每年的費用主要是飯費、校服、保險和少量雜費。
就目前而言,民辦學校的收費標準仍然要高出公辦學校不少。以上海為例,頂級民辦中小學收費高昂,非一般的家庭所能承受,如位于松江區某雙語學校初中部收費已達10萬元/學期;位于黃浦區、浦東新區、長寧區的幾所知名民辦學校,收費也在8.0萬~9.6萬元/學期之間。當然,大多數民辦學校收費沒有這么高,多數集中在2萬~6萬元/學期之間。
經濟條件好的家庭可以選擇參與民辦學校搖號招生,搖上的話可以享受個性化的教育,搖不上也不要緊,畢竟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的差距越來越小。而且像上海這樣的城市,中考制度改革后采取名額分配為主的方式進行高中階段的錄取,這給了公辦學校更多的機會。
就現階段而言,想要上優質公辦學校的有效途徑還是要考慮買學區房。根據現行政策,學區房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孩子進入心儀的學校。尤其是對于仍然執行“就近入學”政策的城市來說,買到對口名校所在小區的住房,就基本上可以確定進入該校就讀。當然,購置學區房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因為學區房的價格普遍要高于周邊相同條件的非學區房15%~30%不等。少數小區價差更高,比如北京、深圳等地一些老破小學區房,就曾賣出了30萬元/平方米以上的天價。
針對學區房價格的非理性上漲,近年來各地政府對學區房的炒作給予了有力遏制,包括北京、上海等在內的城市開始采用多校劃片、學位制度等方式來安排新生入學。在新的制度下,同一個小區會被劃定多個學校,抽簽搖號入學,大家相互平等;6年一個小學學位、3年一個初中學位,直接降低學區房流動性,避免被炒作的可能。
比如,上海實施“多校電腦派位”政策來決定就讀學校,即一個區域或幾個區域對應某幾所學校,按照電腦隨機派位方式分配入學。該政策把升學政策由“一對一”變成“一對多”或“多對多”,所能入讀的學校將不是唯一的答案,而是帶有不確定性的多種可能。比如在小升初方面,長寧、徐匯、靜安等區很早就已經開始采取“多校電腦派位”的方式進行錄取工作了。因此,學區房的優勢已大為削減,現在不能把“寶”全部押在學區房上。
但不可否認的是,學區房一時還難以徹底消失。今年2月教育部發布新通知,提出2022年教育工作的六
大類35小點規劃,其中“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引起了大眾的關注,這表明學區房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仍然存在,不會很快消失。
培養好的學習習慣
在義務教育階段,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考試后及時發現不足并改進等,培養這樣的良好習慣,比上課外班或請家教效果更好。此外還要訓練核心能力,比如語文的閱讀理解能力、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等。對于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我們可以下載《新概念英語》的有關APP,跟著APP學。數學方面最重要的是計算能力,特別是在小學階段,練好計算對學好數學有很大的幫助。
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需要家長與孩子的共同努力。在這個過程中,家長應該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榜樣,除了督促孩子及時完成學業之外,家長自己也應該遠離手機、游戲,并主動拿起書本,陪孩子一起學習,在提高自我的同時,與孩子一起體驗學習的樂趣。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家長自己無法對孩子進行輔導,可以適當借助科技的力量,比如前面提到的APP。不過專家建議,家長應該慎重對待機械輔導,比如“搜題神器”之類。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就指出,這是一把“雙刃劍”,對于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可以起到一定的個性化輔助作用;但對于自主管理能力差的學生,則可能變為偷懶的工具。
參加培訓適可而止
如果家長和孩子存在無法共同解決的問題,可以參加相關的培訓,但切記并不是花費越多越有效果。
對于有些學習基礎比較薄弱的孩子,而且家長對此又無能為力,如果還想要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可以適當安排一些課外輔導。當然,隨著“雙減”政策的公布,已經禁止教培機構補課,教育部更是對語數英等九大科目直接作出禁止補課的通知。因此,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能參加的只有課后延時服務。
此外,還有家長把孩子成績的提升寄希望于在線教育,這可能難以如愿。線上教育只適合進行知識、技能教育,在線教育機構一般以提供應試技巧和學習方法為主,如講解考試大綱和知識點、解題技巧等,難以開展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等重要教育。另外,在線教育的個性化、交互性弱,對教師的教育能力要求更高,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求也高。因此,花大價錢購買的網課,有可能收效甚微,家長對此需三思而后行。7CEC5C62-5815-494D-9E31-8D6FFC5082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