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覺珵 遲靜怡 李昊 任重

昨天的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傳來好消息,“6月。日0時至15時,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中國從疫情中恢復的跡象正在顯現”,美國CNBC網站6日稱,在中斷堂食一個多月后,首都北京允許大部分地區的餐館在周一恢復店內用餐,“這是向常態邁出的重要一步”,同時“上海也繼續推進上周啟動的重新開放計劃”。歐洲和亞洲股市周一上漲,英國《金融時報》稱,這是因為中國放松防疫限制的信號沖淡了市場對于多國央行為應對持續高通脹而加息的擔憂。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上海全面復工復產和北京恢復堂食的進度“超過預期約兩周時間”,他測算6月“全國有90%的可能實現經濟正增長”。
堂食從午夜開始
6日起,北京市除豐臺區全域及昌平區部分區域外,其他地區餐飲經營單位開放堂食服務。此前,北京已暫停堂食36天,這也是北京自2020年年初以來首次采取此類疫情防控措施。5日23時許,《環球時報》記者在筐街看到前來“卡點”等待堂食的顧客長隊。筐街一家以小龍蝦聞名的餐廳員工表示,該餐廳一共有90多桌,原本預計6日凌晨最多接待50桌,但真實到店的客人超出預計,只能從分店緊急抽調服務員。零點以后,第一批客人進店用餐,餐廳已坐滿,尚有許多顧客在門口等待翻臺。
家住西城區的何先生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在6日零點前往某火鍋店吃了一頓夜宵,“突如其來的恢復讓店家也有些措手不及,凌晨3時外面還有人等位”。東城區一家咖啡店的負責人李先生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能夠在暑假前恢復堂食讓我們看到了曙光,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史先生是朝陽區一家劇本殺店的合伙人,其店鋪在4月底就已經關閉,6日開始進行全面消殺、準備重新開門迎客。
美聯社6日稱,在中國嚴格的“動態清零”總方針“基本消除了首都的一場小規模新冠疫情后”,政府進一步放松了與疫情相關的限制??爝f、外賣服務人員即日起可進入小區,各類景區、公園、電影院、美術館、健身房等按75%限流開放。閉館近一個月的故宮博物院,7日起恢復開放。中小學學生貝U從下周起返校。
新加坡《聯合早報》6日報道說,和“解封”后的上海一樣,北京也把進入公共場所和搭乘公交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時限從48小時延長至72小時。7日北京高考開始,北京市交通部門將在高考期間,實行多項措施保障考生安全出行,包括在封管控區開展“一對一”送考。
6日是北京端午節后第一個工作日,《環球時報》記者當天早高峰時間在地鐵6號線金臺路站看到,為方便沒有為公交卡升級自動檢驗核酸結果的乘客,閘機附近安排有工作人員進行人工核驗。大多數乘客均自動核驗進站,個別乘客需要人工核驗或由工作人員幫助進行升級操作,地鐵站的進站效率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生產消費快速恢復
6月5日,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5例,6日0時至15時,北京報告無新增本土感染者。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和建6日介紹說,全市已連續3天無新增社會面病例,“北京疫情防控形勢持續鞏固良好態勢,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
美國彭博新聞社6日稱,北京放松對疫情的限制加大了對經濟回暖的押注,中國股市周一上漲。北京經濟運行研究會原副會長田云6日對《環球時報》 記者表示,此次北京應對疫情吸取了其他城市的經驗與教訓,在疫情暴發初期就通過大規模、常態化的核酸檢測以及對重點區域的管控,保證了全市生產生活的運行不中斷,尤其是供應鏈方面,這使得北京的生產和消費呈現出快速恢復的態勢。
馬來西亞《今日商業》6日稱,隨著疫情得到緩解,北京發布了一項行動計劃加快商業運營和消費。市政府將重點企業“白名單”分類升級,實行動態管理,為復工企業提供物流運輸服務。國有房租減免“即申即享”,并對承租非國有房屋為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免房租的科技型孵化器給予補貼。
《華爾街日報》6日稱,上海和北京上周相繼表示,將取消對人員出行和商業活動的整體性強制限制措施。兩地政府還放松了一些措施,使此前關閉的工廠復工復產。“中國正試圖刺激經濟反彈,北京采用了一種雙軌并行的方式:一方面堅持嚴格防控疫情立場,另一方面修復經濟工作”。
外資看好中國經濟
美國CNBC網站6日稱,隨著人們周一返回工作崗位,百度的交通擁堵跟蹤顯示,北京和上海在上午通勤期間交通都很擁堵,而一周前這兩個城市的交通還相當順暢。高盛中國經濟學家在一份報告中說:“我們的高頻跟蹤器表明,除非再次出現嚴重的疫情反彈和相關封控措施,交通、建筑和港口運營可能在一個月左右恢復到此輪疫情前的水平。”“中國近期最嚴重一輪新冠肺炎疫情即將結束”,彭博社6日稱,上海和北京這兩座特大城市的疫情已得到控制,全國范圍內感染病例也呈下降趨勢;而在中國經濟規模最大的50個城市中,目前沒有一個城市實行廣泛的防疫限制,“日常生活基本恢復正?!薄?/p>
“全球投資者正在重返中國股市”,英國《金融時報》6日稱,中國股市在今年早些時候曾因嚴格的防疫措施等原因遭遇拋售,但現在一些國際基金經理認為,“最糟糕的時期已經過去”。瑞士私人銀行隆奧投資總監莫尼耶表示:“我們已經增加了對中國股市的配置。導致它們表現槽糕的那些原因正在反轉。”
法國《歐洲時報》稱,盡管遭遇困難,中國對外資吸引力不減,中國貿促會報告顯示,72.1%的外企在中國增資幅度超過5%,上海是疫情反彈重災區,仍有42.6%的外企將長三角地區作為投資的主要區域?!爸袊洕诨貧w正軌”,文章稱,中國仍是歐洲企業的機遇沃土?!?/p>
環球時報2022-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