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莉
秋天來臨的時候,養在瓷杯里的那株紅薯葉竟顯露出頹敗的氣息。原本碧綠的葉子上生出了許多細密的黑色斑點,往日的光彩似乎于一夜間被吞噬干凈了。移植到花盆里的那幾株紅薯葉也是同樣的境遇。彼時,周遭可見秋葉琳瑯滿枝,有的紅如烈焰,像春水里的游魚爬上了樹梢,然而,“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與這株紅薯葉的初遇,是在盛夏,當時在菜市場發現了一個已經生出芽苞的紅薯,我便決定帶回家養著。我特地找來一個青綠色的瓷杯,盛了半杯水,將紅薯置于其中。經驗告訴我,它會在這方寸之地努力抽芽,直至葳蕤生光。
陽臺上光照適宜,通風良好,我唯一需要做的是保證為紅薯提供充足的水分。起初幾天,只需隔日添水。后來葉子漸漸舒展,根須也日漸發達,便需要每天添水。也不麻煩,直接用自來水添滿半杯就好。
紅薯的生長速度超出了我的預料,十天左右,便已抽出七八條鮮嫩的藤蔓,葉子油綠,在青瓷的杯子里形成高低錯落的一叢。我靠近了,仿佛能聽見葉片如小鳥般歡騰跳躍的聲音,再仔細端詳,這疏密有致之形,頗有些東方式插花的韻致。我想起胡適先生的蘭花草,它被先生“一日望三回”,開花時節都過去了,卻“苞也無一個”。先生為它寫詩,題為《希望》。而我的紅薯自顧自地生長,我念與不念,它都在那里,自成一格。
再后來,紅薯長得更加隨心所欲了,藤蔓垂到地上,再順著地面往前匍匐延伸,似乎這樣下去就會鋪滿整個陽臺了。我想起紅薯是可以扦插移植的,便把長長的藤蔓剪斷,再剪成15厘米左右的小段,埋在事先準備了松軟濕潤的土壤的花盆里。
移植的第二天,紅薯葉子就有些蔫了,我擔心它們在生根前便早早枯萎,于是用報紙在花盆邊沿圍了一圈用以遮光,輔以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大概到了第五天,移植的幾株紅薯葉全都活過來了,葉子開始堅挺,每一株都煥發出新鮮飽滿的生機,它們已經在花盆里生根了。
幾株紅薯葉就那樣在陽臺上生生不息地生長。每個夜晚,周遭靜寂之時,我似乎能聽見它們蹭蹭往上長的聲音。每日清晨,我看著它們,似乎看見昨夜星子留下的點點亮光。似乎,它們會一直這樣,不會枯萎,不會讓我失望。
所以,當紅薯葉毫無預兆地于秋天枯萎,我確實是有些失望。不如忘了罷,“東墻上海棠花影,簇簇說是永遠的秋月。清晨醒來是冬夜夢中的事了”。
冬日的某一天,我從陽臺上往外看,但見高樓呆呆地站立,街道像是結冰的河流,就在我低頭的瞬間,猜我看見了什么——瓷杯里那株光禿禿的紅薯竟然冒出了幾片葉子。那一刻,它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趁我不備,冷不丁地就跳出來,嘻嘻笑著,化盡了周遭的寒意。
紅薯究竟是怎樣保留著僅存的一線生機,默默蓄積能量,在冬天里重生的呢?我想起曾經讀過的一個故事《尋找九色鹿》,里面有一句話:“神奇的事物自有其神奇的道理。”我仔細看著,越看越覺得這些向上生長的藤蔓,如同在那個故事里看到的九色鹿的美麗的角。
我把紅薯移到室內,放到我的書桌上,這樣,我一抬頭就能看見它,看見那些心形的葉子一日比一日潤澤,一日勝一日歡喜,竟讓我想起一句話來,“我喜歡你,勝于昨日,略匱明朝”。是的,我多么喜歡每一個鮮活明亮的日子,喜歡光陰一點一滴落于泥土,滋養千萬朵花開。51355B7E-8C5E-4F07-A464-8B66543A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