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清淺
如果你看過電影《婚姻故事》,一定會對查理和妮可那段長達十分鐘的爭吵印象深刻。
兩個原本很相愛的人,抱著溝通的目的坐到一起,卻發展為彼此攻擊,甚至一方口出惡語:“我每天早上醒來都想你去死,我巴不得你被車撞死!”
當爭吵以詛咒作為高潮收場,你能推測出他們的最終結局嗎?
羅蘭·米勒的《親密關系》一書告訴我們:研究者只要觀看婚姻沖突錄像開頭的三分鐘,就能以高達83%的準確率判斷哪對夫妻會離婚。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婚姻注定失敗的夫妻,比那些長相廝守的夫妻,更明顯地表達出了蔑視、防衛和交戰狀態。查理和妮可的爭吵,恰恰充分展示了這種狀態。
作為一本嚴謹的科學著作,《親密關系》讓普通讀者最受益的地方,在我看來是如何避免溝通不良,以及如何進行有效的溝通。通俗點兒講就是,如何吵贏還不讓對方覺得難受。這里的贏,不是指對方向你低頭,而是指解決問題。
每個人都希望對方明白自己的感受,卻鮮少有人反省自己的說話方式是否存在問題。
比方,你對配偶說希望他善解人意些,你可曾注意到,你壓根沒表達清楚你的需求,到底怎么才叫“善解人意”,或者更具體地說如何才叫“善解你意”?所以,請盡可能詳細具體地指出惹怒你的特定行為,而不是讓對方養成某種品德,比如“善解人意”“體貼”。一定要明確說出你的需求,如:我希望你吃完飯后就把廚房的碗洗了,而不是放很久再洗,你的拖延引起了我的焦慮。
再比方,你與配偶約好八點出門,八點半你還在化妝,當配偶批評你時,你第一時間不是檢討自己耽誤了時間,而是反唇相譏:“上次是因為誰誤了火車?”
還有一個最常犯的錯誤是數怨并訴。惹怒你的是他沒有交電費導致家里停電,你卻扯到他上次沒交孩子的餐費,害得班主任給你打電話……你甚至總結道:“你總是這樣,從不把我的事放心上。”數怨并訴不但無助于解決當下面臨的問題,還會導致對方的反感:為什么我做的一切你都看不順眼?
良好的溝通就是要避免以上問題。所以,《情深深雨濛濛》里依萍那段廣為人知的控訴“你冷酷你無情”相當于吵了個寂寞,因為壓根沒有清晰地表達需求。書桓反問“我哪里無情?哪里殘酷?哪里無理取鬧?”便是最好的證明。請遠離這種車轱轆式的吵架方式,先明白地說出自己的需求吧。
多多練習吵架技能,可以讓陷入絕境的親密關系起死回生。婚姻如此,世間絕大多數關系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