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文龍 丁蕾



摘 要作為文化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工藝美術品的出口有助于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由于工藝美術品具有文化價值這一特殊屬性,文化距離在其出口過程中會產生較大影響。根據Hofstede提出的六個文化維度構建文化距離指標,并利用1996—2018年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的相關數據,實證檢驗了文化距離對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的影響。文化距離對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具有顯著的負向影響,且各維度文化距離產生的影響有所不同。就儒家文化圈而言,文化距離對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的影響顯著為正,但就非儒家文化圈而言這一影響為負。中國在制定工藝美術品出口策略時,應充分考慮文化距離的影響,求同存異,從根本上提高工藝美術品的品質。
關鍵詞文化距離 工藝美術品出口 文化維度 文化產業 文化產品
一、引 言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環境日趨復雜。面對諸多挑戰,中國不但需要增強經濟硬實力,也需要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工藝美術品作為文化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出口并不僅僅是一種經貿行為,還是讓世界正確認識中國的重要途徑,承載著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任。工藝美術是以手工藝或傳統工藝為基礎,通過近現代化洗禮而得以發展和轉型的實用與美相結合的造物活動。①明清以來,我國的工藝美術品出口一方面獲取了一定的經濟利益,另一方面也向東南亞、中亞、西亞、歐美、非洲有力地傳播了中國文化,對部分國家特別是西歐國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陳璐:《工藝美術的文化功能》,《藝術百家》,2016年第5期。]相較于傳統的文化交流和傳播活動,工藝美術品出口貿易具有更強的經濟行為屬性,通過進口國消費者的購買與使用,蘊含在工藝美術品之中的中國文化會以潛移默化的形式對消費者產生影響,進而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所以工藝美術品出口是一種更可持續且影響深刻的文化走出去的方式。
經過歷代匠人的技藝傳承及深厚的歷史文化熏陶,中國工藝美術品不僅呈現著高品味的美學,還蘊含著工藝家的精神、靈魂、能力與審美意識。]梁永峰:《韓、日、英傳統工藝復興經驗借鑒價值研究》,《美術研究》,2020年第3期。]工藝美術品既是技術的產物,也是觀念、習俗、制度等文化的有形載體,不同族群所創造的工藝美術品因選材、設計、加工和使用方式不同表現出鮮明的文化差異。]邱春林:《工藝美術保護與發展中的文化矛盾》,《文藝研究》,2006年第12期。]工藝美術品出口是一種典型的跨文化傳播行為。研究認為文化差異已成為東西方跨文化傳播的主要障礙,]徐明華:《跨文化傳播的傳媒區域化分析》,《當代傳播》,2008年第5期。]中美當前的文化貿易摩擦看似國家之間的經濟利益矛盾,實則是中國與美國等西方國家之間文化差異的反映。]曲如曉、楊修、劉楊:《文化差異、貿易成本與中國文化產品出口》,《世界經濟》,2015年第9期。]可見,文化差異在中國文化貿易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那么,文化差異對于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究竟具有怎樣的影響?
考慮到文化差異形成文化距離,而文化距離可以作為文化差異程度的測度,本文從文化距離的視角出發,實證研究了文化差異對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的影響。第二部分梳理了相關文獻,第三部分進行了研究設計,第四部分開展實證分析,第五部分總結全文并給出了政策建議。
二、文獻綜述
文化的概念尚無統一的界定,學者們從不同視角給出了自己的理解。從經濟活動的角度來看,文化是指人們主觀上所選擇與遵從的特定價值觀體系,無論進行生產、交換還是分配、消費,都可能受到文化的影響。]高波、張志鵬:《文化資本:經濟增長源泉的一種解釋》,《南京大學學報(哲學瘙簚人文科學瘙簚社會科學)》,2004年第5期。]當今世界處于全球化過程中,大多數國際經貿都處于多元文化背景之下,在跨文化經貿往來中不同文化相互交流與碰撞,但是文化差異并未消失,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出奇地穩定,]Barkema H G, Vereulen F, “What differences in the cultural backgrounds of partners are detrimental for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vol.28, no.4(1997).]因而文化差異等文化因素有可能對跨文化經貿關系產生影響。]Samiee S, Walters P G P, “Relationship marketing in an international context: A literature review”,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vol.12, no.2(2003).]文化差異非常復雜,通常涉及多個方面或維度,而文化距離作為文化差異的發展結果,可以綜合測度文化差異的程度。這里主要關注文化距離對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的影響。
眾多學者對文化距離的測度進行了探索。Holloway利用電影類型的數據估計了美國電影出口目的地國家與美國之間的文化距離(稱為“好萊塢距離”)。]Holloway I R, “Foreign entry, quality, and cultural distance: Product-level evidence from US movie exports”, 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 vol.150, no.2(2014).]有學者運用因子分析法將世界價值觀調查(WVS)中的數據歸結為兩個文化維度,一是傳統-世俗理性價值觀(TSR)維度,二是生存-自我表現價值觀(SSE)維度,]王立非、金鈺玨:《文化障礙對我國服務貿易出口流量的影響——基于16個服務貿易伙伴國出口數據的分析》,《商業研究》,2017年第10期。尚宇紅、崔惠芳:《文化距離對中國和中東歐國家雙邊貿易的影響——基于修正貿易引力模型的實證分析》,《江漢論壇》,2014年第7期。]進而根據不同國家在這兩個維度上的得分差異來測度文化距離。陳永偉借鑒姓氏遺傳學的研究成果,將姓氏距離用于測度文化距離。]陳永偉:《文化差異對省際貿易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研究——基于姓氏距離的考察》,《經濟學報》,2016年第3期。]趙子樂等根據漢語方言的特點及語言學波浪理論,構建語言距離指標以測度文化距離。]趙子樂、林建浩:《經濟發展差距的文化假說:從基因到語言》,《管理世界》,2017年第1期。]關鑫等以語言差異作為衡量文化距離的代理變量,通過實證研究發現語言差異對省際貿易有著顯著的負向作用。]關鑫、徐嘉潞、齊曉飛:《語言差異、城市信度與省際貿易間關系的實證研究》,《經濟與管理研究》,2019年第7期。]李楠等發現,以DNA和姓氏基因距離度量的族群文化距離對當前地區間經濟發展差異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李楠、林友宏:《族群文化差異與經濟發展——基于基因和姓氏的實證研究》,《經濟學動態》,2019年第3期。]與上述研究大多采用間接方式測度文化距離有所不同,Hofstede先后提出了六個文化維度,即權力距離(PDI)、男性氣質與女性氣質(MAS)、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IDV)、不確定性規避(UAI)、長期導向與短期導向(LTO)、放縱與克制(IND),]Hofstede G, “Culture and organizations”,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vol.10, no.4(1980). 任釗逸、范徵、李妍:《霍夫斯坦特國家文化模型與世界價值觀調查的比較研究》,《上海管理科學》,2014年第5期。]根據不同國家(地區或族群)在各文化維度上的得分可以直接測度文化距離。上述六個文化維度是目前測度文化差異的眾多指標中最為標準的研究工具,因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Kirkman B L, Lowe K B, Gibson C B, “A quarter century of cultures consequences: A review of empirical research incorporating Hofstedes cultural values framework”,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vol.37, no.3(2006).]896B24FD-4613-405E-AB77-C755AE2E895D
國內外學者廣泛關注文化距離對文化產品出口的影響。作為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產品貿易既遵循一般性的貿易發展規律,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衛迎春等基于2005—2014年中國與33個主要國家(地區)核心文化產品出口的面板數據,通過實證分析認為文化折扣效應會阻礙中國核心文化產品的出口,但對不同類別產品的影響存在差異。]衛迎春、鐘曉玥:《消費成癮、文化折扣與中國核心文化產品出口》,《學習與實踐》,2016年第6期。]王洪濤等認為在文化產品貿易過程中,“文化折扣”效應和“偏好強化”效應是相伴而生的,文化折扣效應會阻礙文化產品貿易,而偏好強化效應有助于文化產品貿易,但由于現階段文化差異對中國文化產品出口影響的文化折扣效應相對較強,文化距離仍會對中國文化產品出口產生負向影響。]王洪濤、王翔:《進口國知識產權保護、文化差異與中國文化產品出口》,《江西社會科學》,2017年第2期。]方慧等發現,文化差異始終抑制中國出口文化產品本地市場效應的形成,但對不同類型文化產品的作用程度不同。]方慧、孫美露:《文化差異、本地市場效應與中國文化產品出口》,《山東社會科學》,2018年第10期。]樊琦等通過對中國1996—2013年的文化產品貿易數據進行實證研究,發現相同宗教信仰、中華文化圈及相同殖民史等因素顯著提升了文化貿易的二元邊際水平,但是文化距離會產生顯著的負向影響。]樊琦、楊連星:《文化特征對文化貿易出口二元邊際的影響》,《國際貿易問題》,2017年第12期。]盡管上述研究各有側重,但是整體上均認為文化距離對中國文化產品出口有顯著的抑制作用。
文化創意產品屬于文化產品范疇,部分學者專門探討了文化距離對文化創意產品出口的影響。許陳生等基于2002—2010年中國文化創意產品出口數據,研究發現總體上文化距離對中國文化創意產品出口貿易具有顯著的抑制效應,但其影響在不同進口國家和地區存在顯著差異。]許陳生、程娟:《文化距離與中國文化創意產品出口》,《國際經貿探索》,2013年第11期。]藍天等認為,中國文化創意產品出口增長主要來自集約邊際,文化距離對文化創意產品出口數量和種類的增長具有顯著的負向影響。]藍天、呂文琦:《中國文化創意產品出口增長的二元邊際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國際貿易問題》,2018年第12期。]劉欣雅等對2004—2016年中國出口圖書版權數據進行實證分析,發現整體上文化距離阻礙中國圖書版權出口。]劉欣雅、李麗:《文化距離對中國圖書版權出口影響實證研究》,《出版科學》,2019年第1期。]
工藝美術品是一類典型的文化產品,是文化的物質載體之一,受不同民族、不同地方人們的生存環境、生活方式、精神風貌等因素的影響,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形態。]孟航:《文化實踐反思:當代中國三個維度下的工藝品產業》,《云南社會科學》,2016年第1期。]文化距離可能直接影響出口目的地消費者對工藝美術品的接受程度,較大的文化距離還可能使得一方不愿意消費甚至排斥另一方的工藝美術品。但是,目前缺乏針對文化距離對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影響的專門研究,由于已有研究采用的樣本數據存在一定差異,針對文化產品或文化創意產品出口的相關研究結論是否適用于工藝美術品出口尚待實證檢驗。
鑒于此,本文實證檢驗文化距離對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的影響,探究不同文化維度、不同文化圈層對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影響的異質性,期望對促進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和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研究設計
本文數據主要來源于CEPII_BACI數據庫(1996版),該數據庫包含1996—2018年HS1996六位編碼下的全球進出口數據,共153847776條。根據《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統計框架》中HS2007行業編碼的界定,選擇視覺藝術和手工藝并剔除370510和370590兩類編碼,剩余47類編碼涉及的產品為工藝美術品。然后,將這47類編碼與HS1996編碼進行對照,從CEPII_BACI數據庫中選擇具有相同行業編碼的數據,共得到1508591條全球范圍內的工藝美術品貿易數據,其中包含84767條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數據??紤]到相關數據的可獲取性,這里保留71個主要的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目的地,]71個出口目的地分別是亞洲的孟加拉國、中國香港、印度尼西亞、印度、伊朗、伊拉克、約旦、日本、韓國、黎巴嫩、馬來西亞、巴基斯坦、菲律賓、沙特阿拉伯、新加坡、泰國、土耳其、越南,歐洲的阿爾巴尼亞、奧地利、保加利亞、捷克、德國、丹麥、西班牙、愛沙尼亞、芬蘭、法國、英國、希臘、克羅地亞、匈牙利、愛爾蘭、冰島、意大利、立陶宛、拉脫維亞、馬耳他、荷蘭、挪威、葡萄牙、羅馬尼亞、俄羅斯、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瑞典、烏克蘭,非洲的安哥拉、布基納法索、佛得角、加納、利比亞、摩洛哥、莫桑比克、尼日利亞、坦桑尼亞、南非、贊比亞,北美洲的加拿大、墨西哥、薩爾瓦多、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美國,南美洲的阿根廷、巴西、智利、哥倫比亞、秘魯、烏拉圭,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新西蘭。]1996—2018年其出口額約占同期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總額的89.65%。
(一)模型設定
本文以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額為被解釋變量,將文化距離作為核心解釋變量,并參考相關研究選擇地理距離、出口目的地是否臨海、中國與出口目的地是否地理相鄰、中國與出口目的地是否有共同語言及宏觀經濟變量作為控制變量,基本模型設定如下:
ln(valuecjt)=α0+α1cdiscj+α2ln(gdiscjt)+α3seajt+α4contigcjt+
α5comlangcjt+α6urbanjt+α7ln(gdpjt)+α8ln(gdpct)+(1)α9ln(pergdpjt)+α10ln(pergdpct)+εcjt
其中,valuecjt表示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額,cdiscj表示文化距離,gdiscjt表示地理距離,seajt表示出口目的地是否臨海,contigcjt表示中國與出口目的地是否地理相鄰,comlangcjt表示中國與出口目的地是否有共同語言,urbanjt表示出口目的地的城鎮化水平,gdpjt表示出口目的地的市場規模,gdpct表示中國的市場規模,pergdpjt表示出口目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pergdpct表示中國經濟發展水平,c表示中國,j表示出口目的地,t表示年份,εcjt是隨機誤差項。此外,為了處理異方差問題,對valuecjt、gdisjt、gdpjt、gdpct、pergdpjt及pergdpct進行取對數處理。896B24FD-4613-405E-AB77-C755AE2E895D
(二)變量說明
1.被解釋變量(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額)
用中國向出口目的地的工藝美術品出口價值來測度被解釋變量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額,并以2010年為基期進行平減。
2.核心解釋變量(文化距離)
根據Kogut等的方法,]Kogut B, Singh H, “The effect of national culture on the choice of entry mo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vol.19, no.3(1988).]從Hofstede提出的六個文化維度來測算核心解釋變量文化距離(cdiscj),測算的方法如下:
cdiscj=∑6k=1Sjk-Sck2/Vk6(2)
其中,k表示文化維度,取值為1至6的整數,Sjk是出口目的地j在k文化維度上的得分,Sck表示中國在k文化維度上的得分,Vk表示樣本在k文化維度上的方差。
3.控制變量
(1)地理距離(gdiscjt)。地理距離是國際貿易中的重要影響因素,地理距離越遠,貿易成本越高,不利于工藝美術品出口。地理距離數據來源于CEPII數據庫。
(2)出口目的地是否臨海(seajt)。海洋運輸成本低、運量大,是國際貿易中較為理想的運輸方式,出口目的地臨海能夠較為便利地進行海洋運輸,有助于工藝美術品出口。該變量數據源于中國自然資源部網站。
(3)中國與出口目的地是否地理相鄰(contigcjt)。中國與出口目的地地理相鄰能夠提高貿易便利性,減少貿易成本,有利于工藝美術品出口。該變量數據源于CEPII數據庫。
(4)中國與出口目的地是否有共同語言(comlangcjt)。共同語言往往意味著更低的溝通成本及相似的文化,可以減少貿易摩擦,降低交易成本,]邵軍、吳曉怡:《文化折扣、市場規模與中國文化產品出口》,《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4年第3期。]有利于工藝美術品出口。該變量數據源于CEPII數據庫。
(5)出口目的地的城鎮化水平(urbanjt)。城鎮化水平越高的出口目的地往往對工藝美術品有著更高的消費需求,有利于工藝美術品出口。該變量數據源于世界銀行。
(6)出口目的地的市場規模(gdpjt)。以出口目的地GDP來衡量,GDP總量越高,往往表明市場規模越大,外部需求較高,有利于工藝美術品出口,該變量數據來源于世界銀行,選擇2010年不變價美元。
(7)中國的市場規模(gdpct)。以中國的GDP來衡量,當中國市場規模擴大時,內部工藝美術品市場會隨之擴大,這會壓縮出口供給。該變量數據來源于世界銀行,選擇2010年不變價美元。
(8)出口目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pergdpjt)。以出口目的地的人均GDP來衡量,當出口目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時,當地居民更傾向于消費高質量產品,且該出口目的地更愿意從具有相似或更高經濟發展水平的國家或地區進口高質量產品,]李有:《出口貿易產品質量與國際競爭力——基于中國制造業的實證研究》,《當代財經》,2015年第12期。]而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人均GDP及工藝美術品出口質量均相對較低,這對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不利。該變量數據來源于世界銀行,選擇2010年不變價美元。
(9)中國經濟發展水平(pergdpct)。以中國人均GDP來衡量,中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對工藝美術品生產有正外部性,可以提高其質量和競爭力,從而有利于打開世界市場,促進工藝美術品出口。該變量數據來源于世界銀行,選擇2010年不變價美元。
表1給出了上述變量數據的描述性統計。
四、實證檢驗結果分析
(一)全樣本檢驗
表2為全樣本回歸檢驗結果。第(1)列為被解釋變量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額與核心解釋變量文化距離及宏觀經濟變量之間的回歸結果,第(2)列至第(6)列為依次加入地理距離(gdiscjt)、出口目的地是否臨海(seajt)、中國與出口目的地是否地理相鄰(contigcjt)、中國與出口目的地是否有共同語言(comlangcjt)進行逐步回歸的結果。
從表2可知,文化距離對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具有顯著的負向影響,回歸結果較為穩定,顯著水平較高且影響系數約為0.01。這一結果與文化距離對文化創意產品出口的影響類似。一方面,文化距離會產生文化折扣效應,后者降低了出口目的地消費者對外來工藝美術品的接受度,如果文化距離過大,出口目的地的消費者甚至可能會產生排斥與抵制行為;另一方面,文化距離可能會增加工藝美術品出口過程中的貿易摩擦,提高貿易成本,拉低出口商利潤率,不利于工藝美術品出口。
地理距離(gdiscjt)對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的影響為負,出口目的地臨海、與中國地理相鄰、與中國有共同語言對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具有正向影響,且均在1%的顯著水平下通過檢驗。中國與出口目的地之間的地理距離較近或相鄰、出口目的地臨海,通常能有效降低貿易的物流成本,從而有利于工藝美術品出口。出口目的地與中國有共同語言除了可以降低溝通成本以外,很可能還意味著出口目的地的消費者對中國文化具有較高的認同感,這有助于促進工藝美術品出口。
宏觀經濟變量中,出口目的地的市場規模(gdpjt)、中國經濟發展水平(pergdpct)對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而中國的市場規模(gdpct)、出口目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pergdpjt)對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具有顯著的負向影響。GDP指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測度消費者對工藝美術品的需求量,而人均GDP則大致反映了消費者對工藝美術品質量的要求。從這個角度不難理解宏觀經濟變量對工藝美術品出口產生的上述影響。896B24FD-4613-405E-AB77-C755AE2E895D
(二)不同維度文化距離檢驗
文化距離指標包含多個不同維度,各個維度對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的影響可能存在差異。以下構建不同文化維度的文化距離指標,并檢驗其對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的影響。具體指標構建方法如下:
cdisk=Sjk-Sck2(3)
其中,cdisk表示中國與出口目的地之間在k文化維度上的距離,其他符號含義同公式(1)和(2)。用cdisk替換公式(1)中的cdiscj,加入所有控制變量進行回歸,檢驗結果見表3。
在表3中,PDI表示中國與出口目的地之間在權力距離維度的文化距離,UAI表示中國與出口目的地之間在不確定性規避維度的文化距離,IDV表示中國與出口目的地之間在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維度的文化距離,MAS表示中國與出口目的地之間在男性氣質與女性氣質維度的文化距離,LTO表示中國與出口目的地之間在長期導向與短期導向維度的文化距離,IND表示中國與出口目的地之間在放縱與克制維度的文化距離。可以看到,中國與出口目的地之間在權力距離、不確定性規避、男性氣質與女性氣質三個維度的文化距離對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具有顯著的負向影響,在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長期導向與短期導向兩個維度的文化距離對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在放縱與克制維度的文化距離對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的影響為負,但并不顯著。顯然,不同維度的文化距離對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的影響存在差異。每個出口目的地都有獨特的文化特征,從具體的文化維度視角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化距離對工藝美術品出口的影響。
(三)儒家文化圈與非儒家文化圈檢驗
儒家文化圈中的國家(地區)在歷史上受中華文化影響,過去或現在使用漢字,信奉儒家的核心價值觀,文化距離相對較小。中國與儒家文化圈中的出口目的地之間地理位置臨近,山水相連,這種自然地理格局也是儒家文化圈形成的重要因素。近幾十年來,在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下,儒家文化圈各國家(地區)之間建立起了更加密切的經貿合作關系,相互成為對方的主要投資和貿易伙伴。]蔣璐、程兆謙、林錕:《儒家文化圈內的文化差異及其對組織間合作的影響研究》,《中國軟科學》,2007年第7期。]伴隨著日益頻繁的經貿往來,文化產品擴散的勢頭強勁,日本動漫、“韓流”、中國影視劇等文化產品在儒家文化圈中廣受歡迎,廣泛的交流合作進一步拉近了彼此之間的文化距離。文化的力量是根深蒂固的,盡管時有經濟和政治上的競爭與摩擦,但由于文化距離相近,中國的文化產品在儒家文化圈內更容易被接受。根據葉德珠等對于儒家文化圈的界定,]葉德珠、連玉君、黃有光等:《消費文化、認知偏差與消費行為偏差》,《經濟研究》,2012年第2期。]這里將71個出口目的地劃分為儒家文化圈和非儒家文化圈兩類,]本文涉及的儒家文化圈出口目的地有日本、韓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中國香港。其余出口目的地均屬于非儒家文化圈。]并在兩類文化圈中分別檢驗文化距離對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的影響,檢驗結果見表4。
由表4可知,就儒家文化圈而言,文化距離對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但對非儒家文化圈而言這一影響為負。也就是說,同處于儒家文化圈,文化距離越大(并不是無限制的大,而是存在一個相對較小的上限)反而越有利于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儒家文化是儒家文化圈內各出口目的地在文化上與中國相對“熟悉”的前提,也是理解和欣賞中國工藝美術品的基礎,但是,出口目的地如果與中國在文化上過于相似,那么不僅可能會對中國工藝美術品失去新鮮感,而且還可能形成出口競爭關系,從而不利于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
五、結 語
工藝美術品是文化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具有經濟價值,而且蘊含中國獨特的文化價值觀念,工藝美術品出口是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徑。由于工藝美術品具有文化價值這一特殊屬性,在出口過程中除了受地理距離、經濟發展水平等傳統因素的影響之外,還會受到文化距離的制約。本文基于中國1996—2018年出口工藝美術品的數據,實證檢驗了文化距離對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的影響。
研究表明,文化距離對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有顯著的負向影響。地理距離對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具有顯著的負向影響,出口目的地臨近海洋、中國與出口目的地地理相鄰、具有共同語言均對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出口目的地城鎮化水平的提高及市場規模的擴大有助于促進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但是出口目的地經濟發展水平(利用人均GDP衡量)的提高會對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產生顯著的負向影響。中國經濟發展水平(利用人均GDP衡量)的提高有助于增強中國工藝美術品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力。
不同維度的文化距離對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權力距離、不確定性規避、男性氣質與女性氣質三個維度文化距離的擴大不利于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而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長期導向與短期導向兩個維度文化距離的擴大會促進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放縱與克制維度文化距離對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的影響不顯著。從文化圈視角看,文化距離對中國向儒家文化圈國家(地區)出口文化產品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但對非儒家文化圈國家(地區)而言這一影響為負。
文化距離是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過程中的重要影響因素,為了緩解該因素產生的不利影響,中國需要通過各種形式和途徑進一步加強與世界各國、各民族團體之間的文化交流,推進孔子學院、孔子課堂、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等中國文化機構的建設,廣泛開展海外中國文化節慶活動,以文化交流的形式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深入全世界各民族人民的心中。就工藝美術品出口行業而言,相關企業需要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了解不同出口目的地的風土人情和文化習慣,生產與出口目的地文化相適應的工藝美術產品,盡可能減小文化距離造成的貿易摩擦。文化差異是長期且客觀存在的,相關企業在工藝美術品出口過程中,應該求同存異,加強文化交流與溝通,以和平商談的方式解決貿易爭端,而不應該使貿易摩擦升級。此外,相關企業還應該努力提升中國工藝美術品的質量,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強出口目的地消費者的消費黏性,從根本上提升中國工藝美術品出口的競爭力。
〔責任編輯:來向紅〕
作者簡介:任文龍,經濟學博士,南京財經大學藝術設計學院講師,南京大學長三角文化產業發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員;丁蕾,藝術學博士,南京財經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教授。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5G時代文化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研究”(20ZD05);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研究”(20AZD065);江蘇省文化和旅游科研課題一般項目“數字技術賦能江蘇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機制與對策研究”(21YB21)
①趙云川:《中日“工藝美術”概念及內涵差異性辨析》,《藝術設計研究》,2019年第1期。896B24FD-4613-405E-AB77-C755AE2E89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