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昭 謝寶鋒 孫曉珊 林怡然

揭陽市榕城區炮臺鎮青溪村,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1927年4月21日至23日,青溪村農會在區委書記彭名芳的帶領下,積極配合周邊農軍1000多人攻打砲臺鎮,搗毀桃山國民黨公館,打擊欺行霸市奸商,沒收地產豪紳財產分給農民,這就是“砲臺三日紅”大暴動,給國民黨反動派地方反動勢力造成震懾。
90余載過去了,昔日硝煙彌漫的歲月早已遠去,但紅色基因的傳承在這里卻一直延續著,如火如荼的美麗鄉村建設,讓歷經滄桑的青溪村煥發出新時代的風采。
驅車進入青溪村,只見村道干凈寬闊,一排排整齊的房屋矗立在道路兩旁,房前屋后干凈、整齊,青溪公園和青溪文化廣場成為村民休憩娛樂的好去處,村里黨建宣傳文化氛圍濃厚……歷史之“紅”與生態之“綠”交織,讓這個革命老區村煥發出活力。
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青溪村把農村生活垃圾治理作為突破口,通過解決生活垃圾問題,實現村容村貌質的飛躍。
青溪村村民群策群力建成占地1000多平方米、日垃圾處理量達8噸的微型垃圾處理站,有效解決了生活垃圾處理不及時、裸露污染環境和垃圾轉運過程中產生的“二次污染”問題。與此同時,青溪村成立了一支保潔隊伍,負責定時清運全村垃圾,通過綜合施策,營造干凈、整潔的人居環境。
青溪公園里,涼亭連著步行道,綠樹成陰繞池塘,綠植、花草迎風拂動,淡淡花香撲鼻而來,令人心曠神怡。青溪公園是由原先的垃圾場和邊角地經過處理、合理規劃設計改造而成,建筑面積8000平方米,總投資480多萬元,主體部分包括戲臺、球場、中心廣場、步行道、涼亭、池塘,配套園林綠化、江畔觀景臺及乒乓球臺、羽毛球場等一批體育健身活動設施,形成水中有園、園中有水的特色景觀,并在園內打造景觀綠化,增加綠化植物種植,豐富景觀植物層次,供群眾休閑娛樂、放松身心、鍛煉身體,如今公園成為了村民茶余飯后休閑的好去處。
除了青溪公園,近年來青溪村還建成了青溪文化廣場、青溪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老年人活動中心等,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
安居樂業,“居”和“業”缺一不可。改革開放前,青溪村作為一個純農村莊,村民以種植蔬菜瓜果為生,當年還流傳著“青溪出名賣菜崽”的說法。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之風吹至青溪村,便有村民將開采的石材加工成石板售賣。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青溪村原有技術含量低的人工開采和加工方式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青溪村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發揚革命老區艱苦創業的實干精神,大力調整產業結構,使青溪村經濟有了長足發展。目前,青溪村以加工石材為主的企業有20余家,企業規模、生產能力等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改變了以前一家一戶單干的“小打小鬧”局面,使該村的石材產業朝著做大、做強方向發展。石材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該村其他產業發展,村里的飯店、汽修等相關服務業也得到了相應發展,有效解決了周邊群眾的就業難題。
如今,美麗鄉村建設讓青溪村這個革命老區村煥發出活力與青春,讓這塊紅色的沃土處處散發出文明的氣息。58CBF12F-BFC1-4DD9-9E82-CCD3283EB80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