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興文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的東南部,綠色樣板新城哈馬比如明珠般閃耀。它曾是一處非法運行的小型工業港口,垃圾遍地、污水橫流,土壤遭受工業廢棄物的嚴重污染。但如今,哈馬比已轉變成瑞典生態城的典范,尤其它的完善的垃圾處理系統最為世人矚目贊嘆。
哈馬比的垃圾處理系統,在地上由450多個圓柱形垃圾桶組成,垃圾桶沒有底,下方直接與管道連接。只要把垃圾扔進桶里,地下垃圾就會開始運輸。
為了確保垃圾能在管道中順利運輸,運輸系統采用大力抽吸方式,使得垃圾的前進速度高達每小時70千米。在強大的吸力牽引下,垃圾會直接到達城市邊緣的垃圾回收中心。
管道的盡頭,是專門裝載垃圾的大型集裝箱。電子機械臂會將集裝箱吊起來裝到重型卡車上,隨后運到不同的垃圾處理站。重型貨車不需要進入哈馬比,就能把城里的垃圾全部運走。哈馬比建造垃圾自動收集系統的目的之一,就是減少重型交通工具因收集垃圾而造成的空氣污染。
哈馬比完善的垃圾處理系統是瑞典垃圾處理能力強大的一大體現。在全球各國中,當屬瑞典的垃圾處理體系最為完善;在回收和再利用垃圾領域,瑞典更堪稱最先進。在瑞典人看來,垃圾并非沒有價值的廢棄物,而是能夠再次利用的資源。不同類別的垃圾,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處理,最后轉化為各種能源。
瑞典處理廢棄物有四個層次。首先,為可簡單回收再利用的,進行回收循環。其次,為回收困難的,可以嘗試生物技術處理;另外為生物技術不能處理的,便采取焚燒處理。瑞典有30余處垃圾燃燒設施,每年大概燃燒550萬噸垃圾;最后,焚燒不了的,就只能把垃圾填埋。瑞典對垃圾處理特別嚴格,法律規定不準填埋有機垃圾。
為了更有效地收集再利用可回收的垃圾,瑞典制定了詳細完備的制度體系。
針對消費者,瑞典政府制定了產品包裝的押金收取制度。為了提高飲料包裝回收率,在任何飲料瓶的標簽上,都會根據規定標示飲料瓶的押金,通常為0.5克朗到2克朗。消費者買飲料的同時,除了付飲料的錢,還必須支付瓶子押金。在超市門口都有專用的瓶子回收站,把廢棄的飲料瓶投進去,打印出來的小票上有回收金額。憑借小票可以在超市退款,或者在購物時直接抵消購物款。
生產商方面,許多強制回收的產品在生產前就需要向環境保護部門預繳押金,等產品經檢驗達到回收標準后,押金才能退還。
至于不能回收,只能焚燒處理的垃圾,瑞典多將它們用于發電及供暖。作為北歐國家,瑞典一年中有8個月需要供暖,垃圾焚燒產生的能源是重要補充。
瑞典的垃圾焚燒利用比例高達49%,在歐盟國家中最高。瑞典城市在偏僻的郊區修建有垃圾收集站,并配套建設熱電廠,收集的垃圾被投入到1000攝氏度高溫的鍋爐中焚燒,發電后將電能送回居民小區,電費只有其他能源供電的50%;垃圾焚燒還產生大量熱能,通過連接城市的四通八達的供暖管道為81萬戶家庭供暖,占瑞典全國供暖能量的20%。
瑞典的垃圾焚燒處理技術先進,將垃圾轉化為能源的效率很高,雖然全國接近一半的垃圾都用來焚燒,但也僅僅占焚燒廠實際處理能力的兩成左右。為了避免產能閑置,瑞典想方設法向其他國家進口垃圾,每年進口的垃圾達到80萬噸,基本上都是用于供暖。
有人統計后得出結論:在瑞典人制造的生活垃圾中,36%可以得到回收循環利用,49%被焚燒發電供熱,另有14%被再生成化肥,最終無法再利用被填埋的垃圾只占1%。
瑞典垃圾處理系統的良性運轉,離不開瑞典群眾分類處理垃圾的良好習慣。基本上每個瑞典家庭都認為,隨便傾倒垃圾是非常可恥的事情;他們會把垃圾進行認真分類,按照類別放在不同的垃圾桶里。部分家庭有10多個垃圾桶,以便對應不同的垃圾。
瑞典的大多數垃圾都能實現再生、利用,這得益于全社會的協同努力。瑞典政府重視環保,出臺系列嚴格且可行的環保政策;瑞典企業設計的垃圾處理系統處理廢棄物的技術高超;瑞典人普遍具有環保意識,垃圾分類深入每個家庭。政府、企業和居民齊心協力,最終才能將垃圾變成有用的能源。
(摘自2022年第2期《清風》)53C3CCE4-6F79-4661-9CCB-61C30CC11F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