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
摘要:本文首先提出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管理要點,主要包括加強安全管理中危害的有效識別、建立目標和管理方案、注重組織結構和職責的規范化等,然后對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的隱患控制措施進行論述,主要包括構建自動監視及自動報警系統、建立預防預警機制、加大安全風險預防預控力度,通過不斷分析旨在不斷提高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管理水平,同時確保良好的隱患控制水平,僅供參考。
關鍵詞: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管理;隱患控制
一、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管理要點
(一)加強安全管理中危害的有效識別
為了不斷提高軌道交通的安全管理水平,必須要加強危害的準確識別, 切實維護好人們的生命安全、軌道交通運行環境等, 有效規避軌道交通安全風險因素的出現。而且對于相關管理部門來說,應將自身的監督和管理作用發揮出來, 做到及時問題并解決問題,確保工作人員的規范化操作和軌道交通設施設備的合理安裝, 不斷增強軌道交通的運行效率。同時,基于軌道交通管理部門角度,應將防范和排查工作的針對性展現出來,具體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在軌道交通運行中, 應對正常業務中的危害進行準確識別;其次,定期維護和保養軌道交通設施和設備;再次,應對工作人員與乘客活動中的危險予以嚴格管控,確保良好的危害識別和分析能力, 防止各類事故和危害的出現。
(二)建立目標和管理方案
為了實現軌道交通運營目標, 安全管理模式應予以積極構建,所以對于交通監管部門來說,應確保管理目標構建的詳細性、可行性,并加強系統化管理方案的構建, 有效落實安全管理工作, 并在具體實踐上,對安全管理模式予以不斷規范化, 構建安全、穩定的軌道交通運營環境。眾所周知,在軌道交通系統中,涵蓋著較多數量的內容和部門,所以在制定管理目標時,應密切觀察不安全因素和各種隱患,防止違規操作或運營現象的出現,同時對于制定的目標,應與軌道交通運營的實際情況相符, 將各部門的工作歷史數據考慮到位, 保證目標的可行性。此外,在目標制定完成后,應進行層層分解、細化,保證在每一個工作人員的身上得到落實,借助相應的考核,給予目標的實現正確的引導,從而給予目標進度強有力的保證。
(三)注重組織結構和職責的規范化
在軌道交通的運行方面,與工作人員的操作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所以在安全管理方面,應對各部門、崗位人員的職責與分工高度明確,并對工作人員的操作和處理權限予以合理規定, 確保組織架構的完善化。一般來說,在安全管理的人員構成類型中,第一,高權限的管理者, 其在安全管理的整體中處于主導地位, 對于安全管理中的各項內容,應予以全面且嚴格的審查, 加強對安全管理體系的探討、分析,并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投入充足的人力和物力, 為安全管理體系的運行創造有利條件。第二,部門的業務經理, 對于這類群體來說,應將相關軌道交通施工、 保養等工作落實到位,同時確保自身良好的安全管理能力; 第三,基礎設備的技術人員,這一群體在維護軌道交通運營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且具有較為龐大的工作量, 所以應對其具體的職權分工進行合理設置。
(四)加強信息化管理
在軌道交通安全的信息化管理中,分散式或獨立式為重要的構成類型,各系統之間具有較強的獨立性,數據和信息采集的多渠道、多樣化特點突出,確計算機軟件平臺的正常運行。在開發軟件和系統方面,不同廠家應與自身條件相結合,準確計算分析設備軟件和信息系統。其中,分散式信息管理的適用性較低,尤其在引發突發事件后,很難對軌道交通安全的各方面信息予以高度掌握,對這嚴重影響到軌道交通安全決策和執行【1】。對此,在軌道交通安全信息管理方面,應加強集成式管理的應用,根據IT行業標準,將不同信息系統的信息格式整合在一起,同時與服務架構企業級集成模式融合在一起。
二、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的隱患控制措施
(一)構建自動監視及自動報警系統
在地鐵安全運行方面,監測及自動報警系統(FAS)對于每個地鐵系統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是提高地鐵安全和正常運營水平的重要方式方法之一,其現實意義突出。對FAS系統的保護對象進行分析,在全線車站、主變電所、車輛段等方面得到了充分體現,且憑借接線簡單、組網靈活等優勢,可以為維修和擴展提供極大的便捷。同時,在控制中心(OCC)處,應對全線示意圖進行出示,以此來對全線的報警情況進行動態化監控【2】,也有助于每個車站內的電腦密切監視、控制本區段內的消防設施。其中,在預先編制的程序的扶持下,可以準確掃描、搜檢每個車站上的所有消防安全設施,從而對這些設備的特征、位置、工作狀況等予以確定。
(二)建立預防預警機制
為了確保良好的隱患控制水平,基于軌道交通運營企業角度,必須要加強應急預防與預警體系的構建,將軌道交通實際運行中的各類危險源挖掘出來,然后給予規范化管理,同時對城市軌道交通監控與檢查的要求高度明確,積極踐行相應的預防管理工作。同時,應對突發事件的預警體系予以不斷完善,其中,應加強社會共享預警系統的構建,在該系統的作用下,可以使多個部門形成合力,形成對風險事故的有效防御、控制,將城市軌道交通運行中的風險控制在萌芽狀態內。此外,在該系統中,地震監測預警、社會公共安全與衛生預警等為重要的構成要素,可以確保突發事件的響應效率,防止事故的出現威脅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在預警系統建設方面,預警監督管理體系應確保高度的全面性,旨在促進應急預警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尤其在線路網通車后,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應加強安全監控平臺的設置,以此來對潛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準確評估。
(三)加大安全風險預防預控力度
在城市軌道交通運行方面,質量安全風險評估與論證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對新材料、新工藝等,應將安全風險評估和管控力度提升上來。在軌道交通工程建設和運營階段,應對風險預警控制進行全面推進,形成對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有效防范。同時,應不斷規范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和運營生產過程,加強安全事故隱患分級,并進一步明確排查治理標準,基于統一化的城市軌道交通全生命周期,加強信息報送平臺的構建,線上、線下也要進行配套式監管,不斷提高隱患排查治理水平。在隱患排查治理方面,也要對監督執法力度予以不斷強化,面對重大隱患整改不合理這一問題,應依法對相關人員的責任進行追究,借助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共同致力于保障預防效果,不給風險演變、隱患升級留下任何“機會”,使安全生產事故保持在萌芽狀態內。
此外,應加強安全生產監管人員的定期培訓,做到持證上崗,不斷完善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制度,給予事故預防控制強大的制度支持,而且保險機構和技術服務機構應保持密切的聯系、溝通,共同致力于事故預防合作機制的完善與強化,從而將風險辨識管控水平提升上來,確保隱患排查治理良好的實施效果。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方面,要想實現規范性運營目標,避免安全隱患的出現,既要予以嚴格的安全管理,也要加大隱患控制力度,避免任何隱患問題的趁虛而入,確保良好的安全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危害識別的準確性、及時性,給予城市軌道交通的運營安全強有力的扶持。
參考文獻:
[1] 石杰紅, 史聰靈, 孫會良,等. 城市軌道交通試運營前安全評價常見隱患分析及改進策略[J].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 2020, 16(S01):5.
[2] 李國龍、高芒芒、楊靜靜、趙文博、尤明熙、張煜. 基于運營安全性能評價的城市軌道交通大跨度梁式橋變形控制標準研究[J]. 城市軌道交通研究, 2020, 23(11):6.
[3]徐強. 對地鐵運營安全中的車站管理影響因素闡述[J]. 汽車博覽,2021(1):179.
[4]呂傳利. 地鐵運營安全中的車站管理影響研究[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