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豐蔚 董云 王毅 劉婷婷 徐一涌
摘要:油菜種業是油菜產業化的基礎,甘肅省是國家三大種業核心基地之一,為了給甘肅省油菜種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參考,通過對甘肅省油菜種業發展現狀的梳理,分析了甘肅省油菜種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整合科研資源,提升科研育種創新能力;加大投入力度,建設現代油菜種業生產基地;深化品牌建設,提升油菜種業核心競爭力;加大科企合作力度,推進油菜種業育繁推銷一體化;強化市場監管,建立油菜種業檢疫監管體系等發展對策。
關鍵詞:油菜;種業;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S565.4?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1-1463(2022)05-0015-05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2.05.004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ape Seed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Gansu Province
JIN Fengwei, DONG Yun, WANG Yi, LIU Tingting, XU Yiyong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Abstract:Rape seed industry is the foundation of rape industrialization, and Gansu Province is one of the three core bases for seed production in China.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rape seed industry in Gansu Province,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rape seed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Gansu Province, and analyzes the issues of the rape seed industry in Gansu Provinc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developmen tsuch as academic resources integration, improvement in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breeding, investment intensity improve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seed production base for rape, brand building enhancement, enhancement of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rape seed industry, strengthing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ientific organizations and enterprises, promo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rapeseed breeding and marketing, market surveillance enhance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quarantine supervision system for rape seed industry were proposed.
Key words:Rape;Seed industry;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
種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是引領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促進農業長期穩定發展的關鍵。油料是國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大宗農產品,也是重要的工業原料。我國人口眾多,食用植物油消費巨大,并且隨著生產力發展,工業生產中油料比重不斷增加,油料供給狀態日趨緊張,目前我國油料進口居世界第一[1 ]。油菜是我國第一大油料作物,是我國食用油的重要來源, 直接關系到我國食用油供給安全[2 ]。油菜籽供應高度依賴進口的局面,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擴大大豆和油料種植面積,集中支持在適宜區域推廣重點品種,在長江流域開發冬閑田擴種油菜”。擴種油菜的重中之重就是開展油菜種業科技創新,進行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
甘肅省位于我國西北地區,地處黃河中上游,地域遼闊,植物資源種類繁多。地形狹長,東西蜿蜒1 600多km,北緯32° 11′~42° 57′、東經92°13′~108°46′,南北經緯跨度大。生態類型復雜多樣[3 ],包括了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和高原高寒氣候等多種氣候類型[4 ]。各地氣候差別大,生態環境多樣,為春油菜和冬油菜種植提供了有利條件。
甘肅西南部高寒陰濕地區及祁連山以北的河西走廊地區主要以種植春油菜為主,冬油菜則主要分布在甘肅東南部白龍江沿岸、東部和中部部分地區[5 ]。甘肅油菜栽培歷史悠久,20世紀70年代以前主要以隴南西河冬菜籽、平涼華池冬菜籽、慶陽五源冬油菜、張掖高臺芥菜籽、張掖民樂野油菜、臨夏和政拔場芥、甘南卓尼黑芥等傳統地方品種為主要栽培品種[6 ],但因地域局限性,種植規模小,很難大面積推廣應用。經過本省油菜科研工作者近半個世紀的不懈努力,油菜品種不斷更新換代,優質豐產雙低的優良新品種逐漸占領市場。目前,油菜已發展成甘肅省第一大油料作物,種植區域基本覆蓋全省各地,常年種植面積16萬hm2 左右,總產量約35萬t[7 ]。6D3C41DF-63E0-4492-95CF-D2391429C6CE
近年來,甘肅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把油菜產業發展作為全省重要的特色優勢產業來培育,先后選育出一批優良品種,使省內油菜種業得到快速發展。我們就目前甘肅省油菜種業生產現狀進行分析,以期對甘肅油菜種業的持續、高效發展提供支持。
1? ?甘肅省油菜種業發展現狀
1.1? ?培育出了一批高產優良油菜品種
科研育種能力是衡量種業發展水平的主要指標。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甘肅省高度重視農作物育種,大力投入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培養了大批育種人才,形成相對穩定的農業科研隊伍。全省現有以甘肅省農業科學院、甘肅農業大學、天水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張掖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甘南州農業科學研究所、臨夏州農業科學院等單位為主的科研院所,近百名科研人員從事油菜遺傳育種工作。近10年來,省內通過審定(登記)的以“隴油系列”“天油系列”“圣光系列”“福油系列”“利油系列”“隴油雜系列”為代表的油菜新品種30多個[8 ]。自20世紀70年代引進甘藍型油菜,甘肅省農業科學院通過長期篩選、鑒定,選育出的甘藍型春油菜新品種隴油雜1號、隴油雜2號集豐產、優質、抗倒、早熟為一體,為甘肅省油菜高產化、優質化、機械化生產奠定了基礎。甘肅農業大學選育的超強抗寒冬油菜品種,將我國油菜種植北界從北緯35° 推移到北緯48°,擴大了油菜生產區域,對甘肅農業生產、環境保護省具有重大意義。因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陜西、四川、湖南、湖北、云南、貴州等省的油菜研發團隊已在甘肅建立了各自的油菜夏繁基地,中以雜交油菜之父傅廷棟院士團隊的華中農業大學油菜西北夏繁研究基地最具代表。
1.2? ?建立了穩定的油菜種業基地
甘肅省是我國三大國家級制種基地之一,河西走廊因其獨特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農業生產基礎條件,為油菜制種提供了有利條件。自1995年油菜雜交種投入市場,我國油菜播種面積不斷擴大,常年播種面積800萬hm2。油菜雜交種主要以Pol CMS不育系統為主,該系統育性極易受溫濕度影響,在南方繁制種常常出現微粉、貪青晚熟、返花現象,對制種產量、種子純度極為不利,而在干旱、少雨的甘肅制種則不存在這個問題。
在推進油菜種業發展中,甘肅省聚焦打造全國最優、最安全的種子生產基地。位于河西走廊地區的山丹縣和民樂縣氣候干燥、日照充足,生產的雜交種子籽粒飽滿,發芽率高,深受國內外種子企業的青睞[9 ],是國家級油菜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當地油菜制種企業主要有甘肅匯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甘肅福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甘肅科隆農業有限責任公司、甘肅爍豐種業有限公司、甘肅普瑞拓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除陜西和河南有油菜種業基地外,國內其他省市的油菜種子生產企業也都紛紛落戶山丹、民樂。在“種業強國”“種業強省”國家和地方政策引導 下,近年甘肅省雜交油菜制種面積0.33萬hm2左右[10 ] ,雜交種產量750萬kg,種子產值達2.2億元,帶動農戶增收4 000萬元。
1.3? ?合作交流不斷加強, 種質資源日趨豐富
借助“一帶一路”發展機遇,甘肅省油菜種業落實國家“走出去引進來”戰略實施,大力支持省內各科研院所與國內兄弟單位開展合作交流。目前,甘肅省的育種單位已和華中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浙江大學等科研院所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其中甘肅省農業科學院與華中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浙江大學等科研院所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甘肅農業大學與美國特洛伊大學、北亞利桑那大學、加州大學佛雷斯洛分校簽訂了教師交流項目。自1996年,甘肅農業科學院收集全省油菜種質資源,收入本土種質資源196份;從浙江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引進甘藍型油菜全球核心種質300余份。目前,省內各育種單位收集保存國內外油菜種質資源1 000余份,包括甘藍型、白菜型、芥菜型、蕓芥等種質資源,極大地豐富了甘肅省油菜種質資源的多樣性。
2? ?甘肅省油菜種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甘肅省油菜種業取得了明顯的成績。但新時期發展與風險并存,油菜種業要做大做強,既要了解自身優勢,更要深刻認識存在的問題。
2.1? ?油菜育種技術落后
作物育種即通過現代育種手段,以培優為目的,改良種質資源。發達國家已進入以“生物技術信息化”為特征的育種4.0 時代[11 ],我國作物育種起步晚,綜合水平較低,與國際領先水平差距較大[12 ]。甘肅省由于經濟基礎薄弱,農作物育種基礎性、公益性經費投入不足,油菜育種技術相對落后,新品種選育以常規育種技術為主,選育的具有重大突破性品種少,品種重復性現象突出。一是各科研院所的田間工作和實驗室研究不能有效結合,現代生物育種基礎研究薄弱,在油菜抗除草劑、高油酸、高含油量、抗倒伏、抗菌核病等方面的研究滯后。二是各育種機構各自為政,科研創新能力不強,育種目標相近;團隊缺乏合作,資源無法集中,存在重復研究的問題。三是從事油菜生產的種子企業自主研發能力不夠,幾乎沒有商業化育種能力,農業科研院所與種業企業缺乏有效協作鏈接機制,育成品種轉化率低,育繁推銷一體化體系聯動機制欠缺[13 ]。
2.2? ?機械化生產水平低
機械化操作能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是提高生產效率的重要途徑。目前甘肅省油菜生產、制種產業,在播種、病蟲害防治、花期除雜、收獲等田間管理方面主要依靠人工,缺乏相應的機械設備。甘肅省地形復雜,山脈縱橫交錯,耕地立地條件較差,機械化操作難度較大。前期油菜育種以高產為主要目標,忽略了對適宜機械化操作性狀的選擇,對適宜機械化生產的油菜品種研究起步較晚,缺乏油菜田間管理配套的機械設備和技術,是甘肅油菜種業發展的一大掣肘。
2.3? ?油菜制種基地建設落后6D3C41DF-63E0-4492-95CF-D2391429C6CE
甘肅省作為國家級三大制種基地之一,外繁制種農業已經成為甘肅省的特色支柱產業,代繁種子出口近20多個國家[14 ],除了巨大效益外,外繁制種基地面臨外來有害生物的入侵的風險。由于種子來源廣、種類多,缺少相應的檢測設備和技術力量,入境種子在細菌、病毒以及轉基因成分的檢疫檢測方面風險高、難度大[15 ]。據調查, 河西走廊外繁制種基地病蟲害數量增長迅速,其中發現的國內農業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雖已初步有效控制,但對制種基地的安全生產和長遠發展造成一定影響[16 ]。另外,由于油菜種子生產基地缺乏長期發展的統一規劃,存在制種基地不固定、不連片、互相交叉和部分制種田隔離條件不達標等問題,可能通過風、蟲等形式將花粉傳播給鄰近品種,造成基因漂移,導致所制種子“基因污染”,保證油菜種子純度的難度較大。
3? ?對策建議
種業是農業生產的基礎,是農業科技的重要載體,是集育種、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多元化綜合產業體系。面對市場形勢,建設甘肅省油菜種業體系,是保障省內農業經濟安全的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的力度,促進油菜新品種研發,加強機械化操作進程,改善制種基地建設[17 ],才能促進甘肅省油菜種業持續發展。
3.1? ?整合科研資源, 提升科研育種創新能力
種源是種業的核心,育種是提升整個產業鏈效率的關鍵因素之一,穩定油菜種業,重要的是要打好油菜“育種戰”。要整合油菜科研育種資源,建立資源集中、布局合理的基礎性種業創新中心或關鍵共性技術平臺,強化油菜育種創新基礎。在重大科技項目中加大油菜種業生產機械化和輕簡化栽培技術研發力度,支持相關科研單位因地制宜。研究推廣適合各油菜生產區地域條件的播種、收獲等生產機械,探索適宜機械化操作的種植模式,實現農藝和農機有效結合,加快油菜新品種選育步伐。在現有基礎上,利用誘變育種、航天育種、生物育種等技術手段,創制、挖掘具有突出性狀的油菜種質材料,提高育種實力;通過小孢子培養技術、分子標記技術和溫室加代育種技術加快育種進程[18 ],培育高含油量、高油酸、抗蟲、抗病、抗寒旱、抗除草劑、適宜機收等突出性狀的油料作物新材料、新品種。
3.2? ?加大投入力度, 建設現代油菜種業生產基地
基地連接著科研和生產,建立油菜現代種業生產基地,優化科研、制種布局。按照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的標準,加快建立穩定的科研育種和優勢制種基地,推動油菜產業從育種到制種的良性發展。
3.3? ?深化品牌建設, 提升油菜種業核心競爭力
為突出區位優勢,甘肅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建立 “甘味”農產品省級公用品牌[19 ]。重視開展對農業地理環境標志的二次開發,堅持“寒旱農業-生態循環-綠色有機-甘味品牌”的發展路子,著力打造“甘味油菜品種”公共品牌,深化油菜種業產業體系,打造甘肅油菜種業名片,提高甘肅省油菜種業核心競爭力。
3.4? ?加大科企合作力度, 推進油菜種業育繁銷一體化
甘肅省現有種子企業667 家,絕大部分企業規模小、競爭弱、缺乏自主育種能力,多數企業以代繁代銷為主要業務[20 ]。應加大科研院所和種子企業合作力度,建立種業、科研聯合體,明確科研院所與種子企業在育繁銷一體化體系中的分工與協作,推進甘肅省油菜種業前進的步伐[21 ]。
3.5? ?強化市場監管, 建立油菜種業檢疫監管體系
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離不開種子監管部門的監督。要完善油菜種業市場監管機制,加強 油菜種源病蟲害檢疫工作,加強海關、種子管理部門、科研院所之間的合作,建立健全的長效合作機制,促進甘肅省油菜種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漢中,殷? ?艷.? 我國油料產業形勢分析與發展對策建議[J].?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14,36(3):414-421.
[2] 沈金雄,傅廷棟.? 我國油菜生產、改良與食用油供給安全[J].? 中國農業科技報,2011,13(1):1-8.
[3] 許善洋,石培宏,薛治國,等.? 甘肅省氣候舒適度時空分異特征研究[J].? 沙漠與綠洲氣象,2018,12(2):57-62.
[4] 武金慧,李占斌,沈中原.? 甘肅省近50年降水量及氣候變化趨勢研究[J].?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08(11):24-29.
[5] 陳其鮮,崔小茹.? 甘肅油菜“一菜多用”技術應用現狀問題及對策[J].? 農業科技與信息,2017(24):67-71. [6]朱綬莉.? 甘肅油菜地方品種資源品質分析[J].? 甘肅農業科技,1990(1):15-17;19.
[7] 靳豐蔚,董? ?云,王? ?毅.? 甘藍型春油菜新品種隴油雜3號選育報告[J].? 甘肅農業科技,2021,52(10):8-10.
[8] 張亞宏,雷建明,郭岷江,等.? 甘藍型冬油菜天油16號選育報告[J].? 甘肅農業科技,2020(1):22-24.
[9] 武太忠,樊? ?華.? 甘肅河西走廊地區制種產業優勢及加快發展思路[J].? 中國種業,2004(1):12-14.
[10] 常? ?宏.? 甘肅現代制種業發展的思路[J].? 農業科技與信息,2013,24(2):11-16.
[11] 鄭懷國,趙靜娟,秦曉婧,等.? 全球作物種業發展概況及對我國種業發展的戰略思考[J].? 中國工程科學,2021,23(4):45-55.
[12] 陳詩波,王? ?革,陳亞平.? 國內外農業技術比較及中國應對策略[J].? 食品與機械,2018,34(7):1-4;73.
[13] 楊曉明,第紅君,王福明,等.? 甘肅省現代種業發展現狀與對策[J].? 中國種業,2022(1):8-13.
[14] 劉金玲,李? ?波.? 西北地區種子產業發展優勢及展望[J].? 中國國情國力,2013(3):52-54.
[15] 殷芳群,黃? ?璽,程? ?璐,等.? 甘肅出口種子貿易現狀及對策研究[J].? 植物檢疫,2020,34(5):74-77.
[16] 陳? ?臻,劉衛紅,曾翠云,等.? 甘肅省國外引種檢疫審批數據分析[J].? 植物檢疫,2019,33(2):71-75.
[17] 孫雁冰,張世云,汪維云,等.? 安徽種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 中國農學通報,2013,29(8):80-86.
[18] 張? ?芳,程? ?勇,谷鐵城,等.? 我國油菜種業發展現狀及對策建議[J].? 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11,13(4):15-22.
[19] 樹“甘味”品牌引領特色產業發展[N].? 甘肅日報,2021-5-6(1).
[20] 黃炳凱.? 甘肅種業龍頭企業經濟效率與發展策略研究[D].? 蘭州:甘肅農業大學,2016.
[21] 謝? ?澤,錢旭梅,邱九陽,等.? 江蘇省種子產業育繁推銷一體化現狀與發展策略分析[J].? 中國種業,2021(9):45-47.6D3C41DF-63E0-4492-95CF-D2391429C6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