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準 秦芮
“拜登的領導地位在自己的后'院受到挑戰?!泵绹跁r隔28年后再次主辦美洲峰會,希望借機重振自己“在西半球的影響力”,不料卻遭到包括墨西哥總統在內的一些拉美國家領導人的抵制,以及美國媒體和世界輿論的集體唱衰。《紐約時報》8日稱,當總統拜登8日抵達洛杉磯準備主持這場峰會時,一支由數千名移民組成的“大篷車”隊伍正試圖從墨西哥越境進入美國,提醒東道主對該地區移民.問題的關注。另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拜登將在峰會上公布所謂“美洲經濟繁榮伙伴關系”,承諾向該地區提供“超過3億美元” 的糧食援助。這比上個月拜登在白宮向東盟國家領導人承諾的“1.5億美元投資”算是翻了一番,不過跟美國國會此前通過的鼓勵烏克蘭軍事對抗俄羅斯的400億美元援助相比,還是少得可憐。
時過境遷,風光不再
第九屆美洲峰會于6月6日至10日在美國洛杉磯舉行b據美國國務院網站介紹,這是美國自1994年在邁阿密主辦第一屆美洲峰會以來,第二次主辦類似峰會,體現了拜登總統對該地區的“政策優先”。
根據會議日程,洛杉磯時間8日上午,由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主持與會國部長級會議。8日下午,總統拜登將主持召開美洲峰會開幕式。9日和10日將舉行三場領導人全體會議。
多國領導人的缺席為本次峰會蒙上陰影。墨西哥總統洛佩斯已于6日宣布不出席洛杉磯美洲峰會,原因是美方拒絕邀請古巴、委內瑞拉和尼加拉瓜3個美洲國家領導人。洛佩斯說:“如果不是美洲所有國家都出席,就不能叫美洲峰會。就算有這么一場峰會,那也將是延續干涉主義的舊政治?!蹦鞲缤忾L埃布拉德將代表墨方出席這一峰會。'而白宮拉丁美洲事務顧問岡薩雷斯對美媒透露說,拜登“個人非常希望墨西哥總統出現在那里”。
白宮新聞發言人讓-皮埃爾此前解釋拒絕上述3國領導人參加峰會的盛因稱:“總統的主要立場是,我們認為不應該邀請獨裁者。”古巴國家主席迪亞斯-卡內爾隨即回應稱,即便是古巴受到邀請,他也不會參加。
同樣被排除在美洲峰會之外的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7日抵達土耳其進行訪問。據委內瑞拉南方電視臺報道,馬杜羅稱美國政府的舉動是一種“歧視行為”,“不幸的是,正是美國政府自己破壞了所謂的峰會,這已經使峰會失敗了”。他隨后提出“盡早”主辦有該地區所有國家參加的真正的美洲峰會,屆時也會邀請拜登,“讓他知道我們人民的尊嚴和歷史”。此外,馬杜羅表示贊賞洛佩斯拒絕參會的決定。
CNN8日稱,主要拉美國家領導人對美洲峰會的抵制,表明“拜登很難在其周邊地區確立美國的領導地位”。報道稱,中美洲的一些關鍵國家也追隨墨西哥總統的做法,只派出較低級別的代表,而不是領導人參會,比如洪都拉斯、玻利維亞、危地馬拉等。
“顯然,2022年不是1994年”,《基督教科學箴言報》7日評論稱,當年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召集到除古巴領導人菲德爾?卡斯特羅之外的34位拉美國家領導人來到邁阿密“商討民主”這一次,“拜登的領導地位在自己的后院受到挑戰”,而他的政府卻仍在使用“20世紀90年代的陳詞濫調”
第一夫人加入游說隊伍
實際上,巴西總統博索納羅原本也不打算參加美洲峰會。據巴西新聞網站“G1”稱,直到5月底拜登特使、美國前聯邦參議員多德專門赴巴西游說后,博索納羅才決定赴美參加峰會。巴西國家通訊社稱,博索納羅抱怨在G20峰會舉行期間,拜登經過他身邊時無視他的存在,“不知道是否麒他的年齡有關”。他表示,起初不愿參加美洲峰會是不希望巴西只成為“峰會照片的背景”,改變主意是因為和美方確定將與拜登舉行雙邊會談?!拔也皇侨ベu笑和跟他握手,我去是要解決問題的,”博索納羅說,“我到那里是為了展示巴西對世界的重要性?!?/p>
路透社7日稱,美洲峰會上“越來越多的遺憾和更多(令人尷尬的)空椅子”令華盛頓進入“緊急外交模式”,為鼓勵各國領導人為峰會捧場,白宮甚至派出第一夫人吉爾?拜登前往厄瓜多爾等國進行游說。
即便如此,《紐約時報》8日稱,美國關于峰會議程的制定,“包括一系列冠冕堂皇的聲明”,“都遭到深深的懷疑”。馬杜羅7日評價稱:“它沒有議程,沒有主題,沒有決策點,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將這次會議與美洲人民關心的問題和優先事項聯系起來?!?/p>
美國國務院稱,此次峰會聚焦為西半球“建設一個可持續、有彈性和公平的未來”。據CNN報道,在周三的開幕致辭中,拜登將公布所謂的“美洲經濟繁榮伙伴關系”,重點關注5個方面的問題,包括經濟復蘇、促進投資、彈性供應鏈、清潔能源和可持續貿易。在峰會期間,拜登預計還將宣布超過3億美兀的援助,以應對拉美國家的糧食不安全問題。
美國官員稱,參加峰會的國家可能會簽署“洛杉磯移民宣言”,承諾共同努力解決移民問題。然而就在美洲峰會舉行之際,數千人的移民隊伍從墨西哥南部啟程,計劃在拜登致開幕詞的時間,穿越墨美邊境。此支“大篷車”隊伍里的活動人士比利亞格蘭表示:“今天,我們要對美國和所有參加美洲峰會的領導人說,移民家庭不是意我^形態和政治利益的談判籌碼。美國南部邊境不是任何人的后院?!?/p>
環球時報202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