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玉琪

這天,笨笨豬終于寫完了寒假作業,在爸爸媽媽的支持下,來到了聽說有許多奇花異草和珍禽異獸的“比喻城”。
剛大步流星地走到城下,笨笨豬就被一個布告攔住了,它停下腳步,只見布告上寫著:
想要進城,請寫出至少一個比喻句。
笨笨豬想都沒想,拿起筆,一口氣在布告上寫出了三條:
①我長得像我爸爸一樣。
②江上的輪船像一葉葉扁舟。
③跳跳虎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
寫完,就朝大門走了過去。不料,不僅城門沒進去,還被門衛攔住了。
只聽門衛喝道:“想要進城,需要寫出至少一個比喻句!”
笨笨豬也生氣了,說道:“你沒看到我已經寫出了三條嗎?”
門衛眼都不眨地說道:“你寫的根本不是比喻句!”
“我寫的怎么就不是比喻句啦,你看句子里不是有‘像……一樣嗎?”笨笨豬激動地說。
這時,一個身體佝僂的老人走過來說道:“你寫的第一句‘我長得像我爸爸一樣,這句話并不是比喻,而是一種比較;第二句‘江上的輪船像一葉葉扁舟中的‘輪船和‘扁舟也是同類事物,這句話也是比較;第三句‘跳跳虎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前后沒有涉及到兩個事物,只是為了加強語氣,所以也不是比喻句。”
聽完老人的話,笨笨豬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突然,天空下起了傾盆大雨,不一會兒,就把笨笨豬澆成了落湯豬。門衛沒法,只有把笨笨豬放進了比喻城。
笨笨豬一路念叨著走到第二道門,沒等門衛開口,笨笨豬就很有把握地說道:“門外的傾盆大雨,就像天上的星星。”
可門衛聽完,說把傾盆大雨比喻成星星不貼切,正確的比喻應該是:“門外的傾盆大雨,像狂瀉而下的銀河。”
笨笨豬一聽,問道:“銀河也是星星,為什么我的不對,你的對?”
這時,門口碰到的老人又出現了,說道:“喻體(比喻物)不是隨機碰到哪個就是哪個,一定要使用恰當。”
笨笨豬了然地點了點頭,看著雨后放晴的天空,感覺豁然開朗。
一路上蹦蹦跳跳地看完珍禽異獸,笨笨豬不知不覺已經走到最后一道門前,只見守門的正是之前的老人。
見笨笨豬來了,老人笑瞇瞇地說道:“我這里有三個句子,你要辨別出哪一個是比喻句,哪一個不是比喻句。”
①孩子是祖國的花朵。
②天空的星星宛如一顆顆閃閃發光的珍珠。
③小明病好以后,像過去一樣,天天給軍屬趙大娘倒垃圾。
笨笨豬根據自己的理解指出:前兩句都是比喻句;第③句雖然用了“像……一樣”,但這里的“像”完全可以換成“和”,所以不是比喻句。
老人對笨笨豬的回答非常滿意,撫了撫笨笨豬的頭后,打開了城門,說道:“歡迎下次再來。”
帶“像”字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
①作比較。如,他長得像他爸爸。
②表猜測。如,這天陰沉沉的,像要下雨了。
③表想象。如,登上城樓,我心里非常激動,好像一下子成了一名威武的戍邊戰士。
④表舉例。如,東北有許多特產,像木耳、猴頭……
⑤表說明。如,獵人微笑著說:“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個客人,得像個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