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婕









又是一年“金三銀四”招聘季,不同于往年各行業招聘活動舉辦得如火如荼,今年開春以來“大廠裁員”、“延遲復工”等消息一波波傳來,讓招聘季顯得略為冷清,也為大家帶來了一定程度的焦慮。對于葡萄酒行業而言,現在正是學子走向業內的各類崗位的關鍵時間節點。是否能學有所用、學有所成,是大家關注的重點。
In previous years, March and April have been the time when companies have started their recruitment plans. However, due to the impact of the Omicron, many companies have not only cut back on their recruitment plans, but have even started to make redundancies. For the wine industry, is there still a demand for companies to hire, and will students from professional backgrounds be able to make the transition from student to practitioner successfully?
逃不過的縮招
隨著五一勞動節的到來,眾多求職者期待的“金三銀四”正式落下帷幕。不同于往年開春時各大企業競相“搶人”的畫面,今年的招聘季顯得有些冷清。
自開春以來,“大廠裁員”“延遲復工”等消息陸續傳來,這不僅引起了職場人們的后怕,還讓即將畢業、等待進入職場的畢業生們開始焦慮。對他們而言,除了零散的招聘需求外,去年年末的秋招以及今年開春的春招,是最為重要的兩次機會。是否能登上“末班車”,去往心儀的單位與崗位,成為畢業生們關心的話題。
自2020年的春招開始,“縮招”二字頻繁登上熱搜。它與“考公落榜”“考研被刷”等關鍵詞一同組成了應屆生的“噩夢三連”。還未畢業,卻開始害怕失業,應屆生們的焦慮溢于言表。
一如其他行業,葡萄酒產業同樣面臨著縮招的困境。有業內人士表示,今年國內葡萄酒企業放出的招聘需求總量上縮減了不少,甚至有的企業直接關閉了招聘通道。這對等待收獲Offer的學生而言,可選范圍變得更小了,競爭也更激烈了。
“好不容易爭取到酒水企業的實習offer,但因為大家都得居家,實習的機會也就耽擱了,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去上班?!?/p>
有網友表示,受當地疫情影響,給予實習機會的企業自身有諸多業務不便推進,因業務擴張卻人手不夠而專門發出的實習生招聘計劃,自然也應聲“停擺”。
這種局面不僅出現在葡萄酒行業,也出現在進口烈酒、本土白酒甚至是啤酒公司。就連酒水行業龍頭企業在發布校招公告時,也被網友認為“招的人太少了”“應聘上的希望比較渺?!薄?/p>
盡管白酒、威士忌等品類此時正處于增長階段,但受制于物流、倉儲等成本的升高,在人力成本方面不少企業還是作出了相對保守的選擇。
結構性調整下的新型人才
“葡萄酒好像沒有以前火熱了?!痹诿鎸χ拙啤⑼考傻绕奉愇等怀娠L時,無論是行業內人士還是葡萄酒愛好者,在回想起5年前葡萄酒品類的盛況時,都多少會升起悵然若失的感覺。
有數據顯示,疫情后的兩年多時間里,國產葡萄酒的總產量在下降。即便中高端品牌在增加,但更多的還是正趨于消失的中小品牌。另一方面,進口葡萄酒在總量上變化不大,但受國際物流影響,轉運、清關等環節耗時變長、費用變高,這為眾多進口商帶來不小的壓力。
經營方面的困難,也體現在人員規模上。沐辰教育負責人潘家佳表示,他能感受到畢業生們的焦慮,也更能看到企業們的難處。大家在經歷一場結構性的調整,如今的崗位要求不再像當年般只需要學生們懂如何分辨產地和品種,以及會基礎的銷售技巧就足夠。
“5年前,大家有種只要出力就能賺錢的感覺,就算非葡萄酒專業出身,在經過短期培訓后,也能在業內做個非技術類的崗位,現在就完全不同了。”
潘家佳既是國內酒莊投資人,又是葡萄酒教育方面的行家,因而對此感觸很深。他表示,幾年前的市場對人才的素質要求是籠統的。但隨著產業發展日趨完善,產業鏈擴充之后,不同環節的工作內容迎來明顯分化,這時候專業人才梯隊的建設就很重要。
“以前多數從業人員主要是在賣酒,對風土甚至是釀造技術的介紹,很多時候會交給外國人。但現在不一樣了,一是國內企業為了提高專業度,做好服務,會希望自己人也能懂、也能說;二是受疫情影響,外國人想來國內也不方便,客觀上促使國內人才親自掛帥上陣。”
我們發現,近幾年有不少葡萄酒行業的從業者,例如行業自媒體博主或一線銷售人員,選擇去高等院校進修。于國內,他們會選擇北京、寧夏、云南、青島等地的大學;于國外,大家會選擇波爾多、勃艮第、皮埃蒙特等知名產區當地的大學。重新回到學校充電,補充大量的專業知識,完成進修后能更好地在行業立足。
除了理論層面趨于專業化,實操方面的專業化也是產業結構性調整下的新趨勢。
“以前葡萄酒熱門,但真正面對消費者的一線服務人員專業度并不夠。在餐廳打理酒柜、為客戶選酒調酒的人員,可能是后廚員工或前廳服務生兼任,但現在越來越多餐廳選擇專設崗位并送員工去參加專業培訓。部分位于一線或新一線城市的高級餐廳,還會雇用專職侍酒師。”
在消費者無法直接感知到的地方,中國人的面孔也變多了。伴隨著國內酒莊陸續投建,畢業于海內外葡萄種植、葡萄酒釀造專業的人才投身寧夏、云南等產區,探索著葡萄酒世界里的中國味道。
對于行業而言,結構化調整帶來陣痛在所難免,但多樣化人才梯隊的建設,于風云變幻的外貿形勢下保證了中國葡萄酒行業有更長足的生命潛力。對于年輕的應屆生,這是個值得欣喜的趨勢,是一件既會帶來焦慮也會值得期待的事。
“六邊形戰士”的焦慮與期待
葡萄酒專業的畢業生若想要內卷起來,是沒有上限的。
隨著產業鏈的擴充,葡萄酒人需要掌握的技能越來越多。僅就面向一線消費者的銷售崗位而言,不僅要了解葡萄酒甚至品種的知識,還得會做線上社群維護,必要時還得具有一定的美術修養,做海報、動圖不在話下。
對于葡萄酒專業應屆生而言,像一個“六邊形戰士”般學習多種技能,簡直成了在求職過程中取勝的不二法門。除了能力,最好還能考到證,能有拿得出手的實習經歷,如果能掌握如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等第二外語,那競爭力就更強了。
但畢竟不是每個學生都能手握多張加分牌,更何況當下面對著明顯收縮的崗位規模時,加分項再多也難免焦慮。
“他們擔心職位變少,也擔心自己專業水平不夠強,更擔心沒辦法很好地適應職場?!闭趲?022屆畢業生的潘家佳表示,無論是來自職高、大專,還是就讀本科甚至碩士的年輕人,在談及就業時都或多或少向他表達過擔憂。
因身份轉變而有所顧慮是人之常情,相較于此,我們更得看到年輕畢業生對開啟職業生涯的憧憬與期待。近兩年的葡萄酒畢業生們看待行業時,再也不是以前的舊眼光了。潘家佳認為這的確算是好事情,新氣象的到來或許能為行業找到新增長點。年輕畢業生們甚至不必過于焦慮,等真正走入職場后,他們便會發現多樣化的崗位分化,是盡可能地施展才能的必要條件。
潘家佳認為這的確算是好事情,新氣象的到來或許能為行業找到新增長點。年輕畢業生們甚至不必過于焦慮,等真正走入職場后,他們便會發現多樣化的崗位分化,是盡可能地施展才能的必要條件。
在生產端,標準化的釀造工藝,以及NFT 等數字化手段,會幫助年輕人更快熟悉葡萄酒釀造過程。而直播帶貨、社群運營等新的銷售模式,年輕群體也能很快玩得轉、玩得好。在內容生產領域,基于小紅書種草、B站抖音測評等新形式,相比前輩,自帶網感的年輕從業者在把握潮流這方面有天然優勢……
脫胎于傳統模式的葡萄酒產業,在保證品質的基礎上,也很需要年輕血液的加入,這批兼具專業知識與蓬勃朝氣的葡萄酒專業畢業生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