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曉艷
摘 要:文化是一個城市的名片,圖書館則是文化最顯著的體現。圖書館不僅可以豐富人們的日常生活,更為人們終身學習提供了方便條件。縣級公共圖書館作為公益性服務單位,主要為基層群眾提供一些技術資料、育兒知識、科普文化、醫學資料等,滿足百姓的文化需要,豐富群眾的精神世界。從傳統的以書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逐漸轉變成以人為中心的現代化公共圖書館,不僅是服務形態的轉變,更是服務意識的提升。縣級公共圖書館要從實際情況出發,以讀者真正需要為服務核心提供高效的服務。
關鍵詞:縣級公共圖書館;服務;能力
縣級公共圖書館主要的服務對象是縣域城鎮內的企業生產、農業種植、醫療教育等基礎行業,除了基礎性的圖書外,圖書館內還設有專門的集閱讀自修、文化休閑、圖書共享等功能為一體的“閱讀驛站”,靜謐、舒適的環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讀者不僅被濃濃的書香氣息所包圍,更能在知識的海洋中盡快遨游。縣級公共圖書館的藏書量和圖書種類是圖書管理工作的關鍵環節,也是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讓圖書館越來越有“內涵”,越來越“智慧”,是現階段現代化圖書館建設的必然選擇,所以縣級公共圖書館要擴展服務領域、優化服務方式方法,讓圖書館成為文化的根。
一、圖書館館員綜合能力的提高
圖書館館員是縣級公共圖書館的形象擔當,對圖書館館員的綜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形象端莊和溝通服務意識強,更要知識儲備深厚、綜合素養好。隨著人們對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不斷提高,圖書館也從傳統的思想中解放出來,不斷調整結構、優化服務意識,讓讀者在圖書館中不僅能學到知識,更能尋找到內心的寧靜與力量。現階段,公共圖書館在傳統服務的基礎上融合了數字化、人工智能等新一代高新技術,增添了網上預約、遠程借閱、公眾號服務等功能,給了讀者更大的選擇空間。現代化的圖書館建設,對圖書館館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圖書館館員要著重從以下幾方面提升個人綜合素養:一是加強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質量,圖書館館員要對圖書館中的藏書類型、具體位置做到心中有數,當讀者咨詢或借閱時能夠做到精準服務;二是圖書館館員要充分利用好圖書館中的各種書籍不斷充實自己的頭腦,豐富知識儲備,尤其是要學習計算機辦公室軟件、人工智能設備使用等理論知識,以便更好地為讀者提供優質服務;三是圖書館館員要有創新意識、為不同類型的讀者提供系統化、個性化的知識服務,圖書館館員要努力搭建起多方參與、互利共贏的知識共享平臺,讓讀者體會一鍵式服務。
二、樹立 “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服務理念
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全面推廣,縣級圖書館也在著力打造“數字化圖書館”,以此滿足人們對智能化生活的渴望。縣級圖書館利用數字化、智能化管理手段,為讀者營造虛實結合的閱讀環境,及時更新資訊信息,讓讀者隨時共享數字化的紅利。提供優質服務成為縣級圖書館館員的第一要務,圖書館館員首先要提高自身服務意識,樹立正確的服務理念;其次要從日常小事做起,不斷創新館內服務項目,提升讀者服務體驗;最后一定要厚植“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服務理念,切實滿足讀者的需求。
讀者是檢驗公共圖書館服務好壞的直接表現,讀者的批評與意見更是公共圖書館未來努力的方向。公共圖書館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社會價值,為文化發展奠定基礎。公共圖書館要從以下幾方面提升自身價值,為讀者創造好的閱讀環境:一是館內的藏書是否符合讀者的需求,比如書籍的種類、國內外前沿學者著作以及書籍的實用價值;二是圖書館館員的服務是否達到標準,館員對館內藏書的熟知程度,是否認真傾聽讀者的需求、耐心解答讀者的問題,能否“精、準、快”幫助讀者找到合適書籍;三是公共圖書館內要設置意見簿,并定期開展讀者調查問卷、不定期請讀者交流座談,真心的邀請讀者就圖書館管理制度、服務質量、館內設施等方面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圖書館定期匯總讀者的意見建議并開展整改工作,進一步提升圖書館的服務質量。
三、把公共文化服務的觸角向鄉村延伸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遞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地提高,國家已經將工作重心偏向精神文明建設,而提高人民精神文明素質又是精神建設的的重點。圖書館是知識的傳播基地,匯集人類大量的生產活動經驗,是人類智慧的結晶。縣級圖書館是促進鄉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途徑,是為了更好地響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號召,是為了給鄉村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務。
2008年將樂縣被福建省文化部確定為首批“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試點縣,中心就設在圖書館,2009年建成支中心并正式投入使用,建有“將樂縣圖書館”網站,開通了“將樂縣圖書館公眾微信號”、“讀者QQ群”和“讀者微信群”等服務平臺,業務自動化管理。目前,全縣各鄉(鎮)、村也相繼建立了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形成了縣和鄉(鎮)、村(社區)三級文化信息傳播網絡,實現了數字資源共享。圖書館還擔負了農家書屋工程建設任務,建立農家書屋135個,以“大館帶小屋”模式將村級農家書屋織就一張文化大網,實現總分館與農家書屋之間書籍的流通。同時,在社區、單位設立了15個流動圖書服務點,較好地發揮了圖書館的社會效益。積極推行總分館建設,做到成熟一個、發展一個,利用縣圖書館“網圖”管理系統,將縣內13個文化站和135個農家書屋的圖書建立目錄數據庫,實現了網絡化管理、數字資源共享和通借通還業務。總分館政策的推行在全縣營造出濃厚的讀書氛圍,為建設文化將樂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四、創新服務理念
圖書管理員是圖書管理的執行者,是圖書文化的傳播者,所以圖書管理員一定要加強自身文化素質,提高職業素養,強化專業水平,擁有先進的服務理念,對圖書文化有著高度的理解。唯有這樣,才能保證圖書文化得到更好地傳播,讓圖書和讀者間產生更好的“交流”。提升服務意識,才能提高服務質量。各行各業都在講“服務意識”,可見其重要性。對于縣級圖書館來講,它的本質就是服務于民,是公共文化服務產業,是供人民學習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豐富精神文明生活、獲得心靈成長的公共服務場所。所以對圖書管理人員的要求是,一定要做好服務者的角色,提供優質圖書的服務,傳遞積極向上的圖書文化,堅持“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服務方針。立足于發展,圖書館必須要拓展服務內容,改變傳統的服務模式,與時俱進,融入現代化技術,建立電子圖書庫,圖書導航等,來豐富信息服務內容,提供更便捷的信息獲取渠道,明確圖書擺放位置,節約尋找圖書的時間,使得圖書管理服務更加人性化,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
綜上所述,縣級圖書館要了解鄉村居民的真實需求,要創新圖書管理服務理念,要最大化地發揮互聯網的優勢,使圖書文化服務更加人性化,更加實用化,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更好地促進我國公共文化服務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沙洪弟.論新形勢下區縣公共圖書館的建設[J].內蒙古圖書館工作,2005(1):7-9.
[2]李海燕.淺談縣(市)級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J].山東圖書館季刊,2006(1):37-39.
[3]羅映紅.從資源共享看我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3(3):70-71.
[4]薛曉楓.地級市公共圖書館發展初探[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414(2):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