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曄 倪浩

今年以來,越南憑借出色的貿易表現吸引多方關注。據越通社報道,越南統計總局的數據顯示,2022年前5個月外商對越直接投資同比增長7.8%,是5年來最高水平。近年來的對越投資熱潮中,中國企業也在扮演重要角色。中國制造業為何將目光投向越南? 當地中企主要集中在哪些領域?“越南制造”同“中國制造”間存在怎樣的供應鏈關系? 多家在越中企負責人近期向《環球時報》 講述了在當地投資建廠的感受。
勞動力、位置、政策都有優勢
何國慶(化名)是一家位于越南胡志明市中資工廠的負責人,工廠主營電子器件和品牌電子產品組裝等。他對《環球時報》 記者說,在越建廠十年了,他作為第一批赴越員工十年從未離開。
當初國內公司總部選擇到胡志明市發展主要看中當地三點優勢,首先,越南擁有勞動力市場優勢。目前胡志明市制造業外企一線普通勞動者月工資約合1500元至2900元人民幣。制造業外企越方中層人員月工資約合3000元至5000元人民幣。其次,越南政府制定了優惠的外資準入政策,在土地租金和工業水電等方面相對有價格優惠。最后是地理優勢,胡志明市通過公路、內水和遠洋可分別連接東南亞內陸和世界主要港口。坐擁地理優勢的胡志明市還具有較強的經濟驅動器作用。
何國慶介紹稱,在越投資建廣還可享受到越南產地認證等出口優勢。近年來越南與東盟、歐盟和美洲等國家和市場簽署很多自貿協定,享受優惠關稅。因此在越中資工廠能夠以相對低廉的供應成本面向一些全球重要出口市場,這對提升企業利潤空間是一個優勢。
為推動出口和經濟發展,越南政府也不斷加大對日、韓和歐美國家企業的引資和優惠力度,如對從事電子產品、摩托車和汽車生產組裝等日韓企業提供準入、營商環境等方面的政策優惠。隨著多領域制造業工廠進入,越南產業鏈也開始形成一定規模的配套能力。
同時,年輕人占主體的人口結構意味著潛在的消費市場前景廣闊。在河內、胡志明市等大城市能明顯感到人民生活水幸的提高和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智能手機等數碼產品在越南很受關注和歡迎,產品迭代速度不亞于中國。另外,像汽車等大宗消費品越來越普遍地走入越南民眾的生活,節假日很多越南家庭都選擇自駕出游等方式。
同中國產業鏈環環相扣
經過多年發展,越南目前已形成以胡志明市為中心,涵蓋周邊數省的九龍江平原工業區。在這一區域內集中了大量包括中資企業在內的外資工廠,特別是制造業企業。很多在越南的中國制造業企業有大量原材料需要從中國國內進口,在中國的上游供應商通過海運發貨至胡志明市等地,當地的中資工廠接貨進行組裝生產,然后再由海運發往中國國內和其他國家市場銷售。
有當地中企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在越南建廠的中資制造業包括紡織、電子元器件、太陽能、金屬材^4和家電等行業。這些企業大都與中國產業鏈保持著關聯,像紡織行業的棉花原料和紡織機械設備主要進口自中國。電子元囂件的一些特殊生產環節也是在中國完成后再出口越南工廠進行下一步組裝。而且由于中國國內消費市場需求大,不少中資工廠代工的外國品牌產品有很大部分訂單是返銷中國的。另外由于中國在人工智能方面的領先優勢,在褪一些制造業工廠的設備升級換代也跟隨中國的步伐。
英國廣播公司近日援引中國外交學院教授施展的觀點認為,制造業從中國向越南的所謂“轉移”,實際上是中國供應鏈的“溢出”,越南會同中國供應鏈形成一種相互嵌套的關系。他認為,供應鏈環節向東南亞溢出某種意義上意味著以中國為中心的供應鏈網絡規模變得更大了。
中國的優勢在于供應鏈樞紐
近期受疫情影響,此前因其他國家無法復工復產回流到中國的部分咨單再次流出。英國《金融時報》 援引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客座教授沈建光的觀點稱,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發展貿易受制于經濟體量差距、勞動力教育程度低、技術和研發投入不足、'基礎設施落后等核心短板。但另一方面越南坐擁人口紅利、開放政策等優勢,美歐日“產業鏈去中國化”也為其助力,應對此重視。中國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8日強調,今后將幫助外貿企業復工達產,全面恢復、持續增強中國外貿的綜合競爭力。
中國海關總署6月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按人民幣計價,5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3.45萬億元,增長9.6%。其中,出口1.98萬億元,增長15.3%;進口1.47萬億元,增長2.8%;貿易順差5028.9億元,擴大79.1%i今年前5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16.04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8.3%。
“中國仍然掌握著全球供應鏈的王牌。”美國網站報道稱,一些企業近年來將部分在中國的產能投向其他地區,但總體來看這對中國制造業和供應鏈在全球地位不會產生根本影響。
“目前很難在中國境外找到與中國供應鏈規模和范圍相匹配的產品,”PPP全球評級駐新加坡經濟學家維什魯特?拉納表示,只有非常特定產品的供應鏈,如半導體或電動汽車零部件可能會部分轉移到越南、馬來西亞或其他國家。報道認為,中國多年來建立起來的供應鏈優勢正在支持新的商業模式。例如中國最近興起一批結合大數據分析及供應鏈網絡的新一代國際電商。“中國的供應鏈優勢不僅僅是基于勞動力成本,”天際線投資公司的管理合伙人對HHHH表示。服裝和家具生產商銷售的商品中至少有20%是勞動力成本,而電子產品生產商只有5%。中國的優勢在于擁有供應鏈樞紐,這非常有助于企業整合供應商到一個數字系統以提高經營效率。▲
環球時報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