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涌泉
何香凝既是政治活動家,也是美術家,常借畫虎抒情明志。何香凝1910年創作了一幅《虎嘯圖》,廖仲愷胞兄廖恩燾評價該畫“有須眉氣”。曾收藏此畫的商承祚評價:“當日(時)國內女子作畫多致力于花鳥間及山水,迄未見有獸類,遑論虎豹之屬,而香凝乃能一反潮流,以革命精神寓意繪事之中,于斯可見。”
1942年,香港淪陷后,中共對在港文化界知名人士、愛國民主人士開啟大營救,何香凝與家人被安全護送到海豐縣。據參加護衛任務的袁復后來回憶,臨別時,何香凝分別將一幅“威震群巒”的虎圖和一幅“凌霜傲放”的菊圖送給執行任務的同志。何香凝通過一虎一菊,既贊揚了游擊隊的勇猛氣概,又隱喻了共產黨人的君子品質。
1951年4月初,何香凝委托兒子廖承志帶給志愿軍司令員彭德懷一幅《猛虎圖》。彭德懷見到畫時,激動地說:“太夫人的畫好極了!真是無價之寶啊!”廖承志指著畫說:“您看這猛虎不正是您和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英雄形象嗎?”
1937年,何香凝曾給遠在陜北的毛澤東贈送了筆、畫集等。毛澤東在復信中盛贊:“先生的畫,充滿斗爭之意,我雖不知畫,也覺得好。今日之事,惟有斗乃能勝利。”1955年,何香凝又畫了一只老虎,用玻璃框框著,送給了毛澤東。
1979年2月,何香凝國畫展在首都美術館舉辦。展出的幾張獅、虎作品,形象逼真,姿態生動,把雄獅振鬣長鳴,猛虎咆哮林間的威風刻畫得淋漓盡致。
(摘自《中國國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