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萬源市積極探索片區“1441”發展模式,并在八龍茶旅融合發展片區開展試點,為全市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打造樣板、總結經驗。堅持系統謀劃,打造“1個集聚地”。打造項目策劃地,推動一批重大產業類等項目落地中心鎮,加快構建中心帶動片區發展格局。打造商品集散地,全力建設多種專業市場,同步完善配套設施。打造人才聚集地,加大高精尖人才引進、培育、激勵力度,同步完善相關政策。堅持問題導向,建好“4個中心”。建好綜合執法巡查調度中心,建立集信息歸集、研判預警、協調聯動于一體的綜合指揮平臺;建好應急指揮中心,打造一級消防站“30分鐘應急救援圈”;建好綜合服務中心,集中設置“匠師工作室”,建設為農服務站;建好醫、教、養中心,改擴建現有衛生院為片區醫療次中心,遷建石塘學校,打造校外實踐基地,升級改造片區鄉鎮敬老院。堅持服務為主,配強“4支隊伍”。設綜合行政執法中隊,由市級部門選派執法人員實行集中辦公;組建片區消防隊,建立全天值守、一體指揮、扁平管理、聯勤聯動機制;配強片區服務隊伍,為廣大群眾提供專業化的服務;配強醫、教、養服務隊伍,有效承擔片區高標準醫療衛生、教育文化和養老服務等功能。堅持協調聯動,完善“1套推進機制”。根據片區發展需要,科學統籌編制總體規劃和各專項規劃。由行業主管部門集合各鄉鎮相同或相關的產業資源,形成相互支持的產業抱團發展新模式。打破戶籍地公共服務限制,探索建立片區醫療等公共資源共享機制。實行利益共享,通過提供多種方式入股共建的產業項目,其產生的效益、工作經費等共同分配。(中共萬源市“兩改”辦 王德浪 李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