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玲
摘 要:伴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青少年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這時就容易出現一些心理問題。受心理問題的影響,青少年就會產生一系列不合理的舉動,進而受到社會的廣泛重視。針對現階段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出現的問題,家長和學校需要一起面對和解決。對于青少年來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對其學習和成長等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呈現出復雜性、多樣性、虛擬性等特點,這就容易產生一些不良信息,就會對學生的思想塑造產生影響。為了解決青少年的心理問題,學校除了要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外,還應該邀請家長參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研究防預工作當中,進而實現家校協同育人,共同解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等問題。
關鍵詞:家校協同;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措施
【中圖分類號】G441?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13-0025-03
Relevant Research on Adolescents' Mental Healthy Grow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ome-School Collaboration
FENG Yuling? (The First Primary School of Baiyin District, Baiyin City, Gan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learning pressure of young people is increasing, and som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re prone to occur at this time. Affected by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eenagers will produce a series of unreasonable behaviors, which are widely valued by the society. Parents and schools need to face and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mental health of adolescents at this stage. For young people, carrying ou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ir learning and growth. However, due to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society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lexity, diversity, virtuality, etc., which is easy to generate some bad information, which will have an impact on the shaping of students' thought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young people, in addition to regular lectures o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chools should also invite par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research and prevention of young people's mental health, so as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education of home and school, and joint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young people's mental health.
【Keywords】Home-school coordination;Adolescents; Mental health; Problems; Measures
1.青少年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
(1)在學習層面存在心理問題
眾所周知,我國在教學過程當中比較注重應試成績,由于課程的多樣化和復雜化,所以學生就承受著巨大的學習壓力。另外,由于每個學生是不同的個體,都存在差異性,所以其接受能力就不同,久而久之,就容易產生不良情緒,面對學習問題,學生就會毫無思緒,其學習質量就會越來越低,厭學情緒也就越來越高漲。
(2)情緒層面存在心理問題
由于青少年正處于青春期,其性格變動性較強,在處理一些事情時經常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如果學生的不良情緒長期得不到疏導,那么青少年就會出現更多不良情緒,甚至會產生傷害自己的行為和想法,不利于身心健康發展。
(3)性別角色層面存在心理問題
性別角色指的是在社會背景下,兩性在社會上的位置以及行為規范等出現混淆的現象,也就是男孩打扮得像女孩,女孩打扮得像男孩。眾所周知,青少年的好奇心極強,并且其具備較強的模仿力,所以這一現象在青少年當中出現的頻率非常高。為了避免這一現象的出現,學校和家長就應該意識到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對于青少年的重要性,并嚴格對青少年進行管理,幫助青少年正確理解性別角色,進而避免男生女性化和女生男性化等問題的出現。840B4126-CD62-44E8-B462-5F39C1745443
2.家校協同應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當中存在的問題
(1)學校和家長對心理健康知識缺乏認知
通過相關調查可以知道,大部分家長已經認識到家校協同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具體落實上仍存在一些差距。家長在進行家庭教育時,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很少,導致家長對學校開展相關的心理活動參與度很低。另外,部分家長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是專業人員的事情,是學校的事情,與自己關系不大,自己只管孩子的吃、穿、住、用、行等就可以,這種思想不僅使家長放松了對孩子思想上的教育,也體現了家長并沒有意識到家庭教育的地位。有一部分家長文化素養較低,而心理健康教育是新生的產物,所以家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并不理解,如果學校大規模組織家長參與學校的心理健康活動,或許會達不到預想的效果。
(2)家校雙方缺乏正確的合作觀念
通過調查可知,傳統的家校合作觀念當中,家長過分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而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關注度較低,長此以往,家長就忽視了青少年性格的培養和心理健康的教育,這也就意味著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家校合作與現階段教學目標是相反的。由于教師思考角度不全面,忽略了原生家庭的影響,在進行家校合作時就容易過分給予家長主動權,這樣就會降低家校合作的效率。由于家長的文化程度參差不齊,所以在遇到問題時,他們的態度和想法也不一樣,大部分家長會選擇放棄,這就在一定程度上給教師帶來了更大的身心壓力。另外,開展家校合作大多是因為學生在某些方面出現了一定問題,如果沒有這些問題,家校之間的互動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的。總之,在特定情況下開展的家校合作不僅不能提高家校合作的效率,反而會給家長帶來被動感,進而降低家長的合作積極性。所以,為了解決青少年存在的心理問題,家校雙方應科學合理地進行合作,并樹立正確的家校合作觀念,為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保障。
(3)家校合作的模式較單一
根據相關數據分析可知,現有的家校合作模式比較單一,主要通過家長會進行學校與家長之間的聯系與溝通。近些年來,盡管我國互聯網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增加了QQ、微信等通信設備,但是傳統的家校溝通依舊沒有發生改變,其主要體現在單向溝通上。長此以往,不管是在時間上,還是空間上,學校和家長都不能及時認識到學生的心理變化,這就容易給青少年帶來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總之,現階段,我國的家校合作模式依舊比較單一,主要以學校或家長單方面輸出為主。
3.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存在的原因
(1)社會因素的影響
通過調查可以知道,社會對于青少年的心理有著重要影響。例如,有一段時間在我國社會上就存在著攀比等不良思想,或者在社會流傳著具有色情或者暴力的視頻,等等,這些都會影響青少年的思想,進而影響青少年的行為。久而久之,青少年的心理就會出現問題,這就阻礙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2)家庭因素的影響
家庭環境在青少年教育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青少年的思想與行為。如果青少年長時間處于不健康的生活環境當中,或者長期缺乏父母的關愛,青少年就會采取過激行為來獲得父母的關注,這種過激行為就是心理不健康的體現之一。另外,由于部分家長教育方法不得當,如采用過分溺愛、過度放任等教育方法,這些都會給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帶來不良影響。
(3)學校方面的影響
眾所周知,青少年出現心理健康問題說明學校也存在著一定責任。例如,部分學校過分重視升學率,這就導致學校忽略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甚至由于部分教師過分重視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就會使那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產生不良情緒,進而就會產生嫉妒、自卑等心理。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動力,就會抵觸學習,進而使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4)青少年自身的影響
青少年時期生理發展非常明顯,久而久之,其生理和心理就會出現一種不平衡的表現——生理早熟,心理晚熟。此外,由于青少年精力充沛、好奇心強,所以其極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進而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如果家長和教師沒有及時認識到青少年心理上的變化,就不能及時采取措施解決這些心理問題。
4.家校協同解決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要性
(1)有利于保證青少年心理健康,促使其健康成長
眾所周知,家庭教育是學生的第一位教師,家庭環境的好壞與青少年的思想和行為有著密切聯系。近些年來,我國青少年不斷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針對青少年的反差現象,學校和家長應該進行深入溝通,共同探究少年出現反差的原因,并不斷尋找措施解決這些問題,以便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總之,家庭教育先于學校教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學校應該積極與家長進行合作,家校各司其職,共同為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2)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
學校在開展相關的心理教育工作時,家長的加入不僅可以為學校的心理活動提供人力資源,還可以監督學校的行為,監督學校心里健康教育的落實情況,進而為青少年營造良好的環境,不斷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另外,家校協同研究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還可以拉近家長與學校之間的距離,增強彼此的信任感,使家長可以放心地將青少年交給學校進行教育與管理。
5.家校協同視域下該如何解決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
(1)要多途徑開展家庭教育,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
眾所周知,家長的教育觀念對子女的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這就必須加強對家長教育觀念的引導,糾正家長自身存在的不當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自身子女的言行。良好的家庭氛圍可以緩解學生的壓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學習,通過分析可知,家庭關系不和諧的主因在于親子之間缺乏溝通、親子之間不會溝通,等等。針對這一現象,學校就可以邀請家長來學校進行家庭教育的學習,進而幫助家長轉變自身思想觀念,并利用正確的方法來教育自己的孩子。另外,學校也可以定期開展家訪活動,針對家長與子女之間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溝通與解決,不斷引導家庭教育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進而促進親子之間的溝通,優化家庭環境,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保障。840B4126-CD62-44E8-B462-5F39C1745443
(2)學校應調整德育的內容,不斷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校本課程體系
對于學校來講,學生在德育和智育培育方面應同步進行。學校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也應擺脫其功利性的目的,改變單向灌輸這一現象,不斷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來進行德育,進而為青少年心理健康校本課程體系的構建提供一定條件。在高中校園里不難發現一些男性化的女生,因此,學校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就應遵循學生心理品質的特點,將德育和心理健康育相結合,不斷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思想觀念,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性別角色。
(3)應著重構建家校互通平臺
在實際的心理健康教育過程當中,家校合作干預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前提是進行有效溝通。首先,為了提高家校之間的溝通效率,學校應該積極與家長進行溝通,利用互聯網技術構建良好的家校互通平臺,在保證信息共享的基礎上,還可以保障家長和學校及時了解學生在不同方面的表現情況。現階段,我國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為此,相關教育部門應該科學合理地利用互聯網技術來構建家校互通平臺,進而保障家庭和學校之間的聯系。其次,學校和家庭應定期進行交流溝通,這樣可以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檔案進行及時更新與完善。最后,家庭和學校之間也應該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進而對家長和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展開評價。
(4)要不斷豐富家校的合作方式
眾所周知,我國的教育事業正在不斷進行發展與改革,為了不斷提高家校合作的效率,家長和學校應在原有方式的基礎上不斷進行交流溝通,以便提升家校合作的層次。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家校合作不僅需要保留傳統模式下的家長會等形式,也應該對家長會賦予新的內涵,在探討青少年存在的心理問題時應該積極向家長宣傳正確的教育教學理念,進而幫助家長轉變教育觀念,不斷提高家校合作的效率。另外,學校和家長在設計新的家校合作方式時應該與時俱進,這樣才可以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可以解決不同個體之間存在的心理問題,從而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
總而言之,現階段,我國社會正在不斷發展,不良信息也越來越多,外加青少年自控能力弱,這就使青少年容易受到這些不良信息的影響。針對青少年心理問題高發這一現象,建立家校合作方式迫在眉睫。科學合理地開展家校合作不僅可以整合人力資源,還可以促使家長和學校發揮各自的作用。總之,家校開展協同育人工作,共同探討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干預策略,不僅可以及時疏導青少年心理方面存在的問題,還可以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曾潤紅.家校協同視域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的影響因素及策略研究[J].新課程,2022(06).
*本文系白銀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規劃課題“家校協同視域下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預防及干預機制研究”(課題立項號: BY[2021] G077號)的研究成果。840B4126-CD62-44E8-B462-5F39C1745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