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家不僅具有深邃的思想,也是運用語言的高手,他們通常幽默睿智,語言犀利,一句話就可以讓對方無言以對,堪稱言語詼諧的“段子手”。
錢鐘書的小說《圍城》發表后,在國內外引起很大轟動。許多人慕名而來,想見見這位文壇大家。
錢鐘書婉拒道:“假如你吃了個雞蛋,覺得味道不錯,你又何必要去認識那下蛋的母雞呢?”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收到一位初學寫作的青年的來信,他向馬克·吐溫請教成為大作家的訣竅。信中說:“聽說魚骨里含有大量的磷質,而磷質有助于補腦,看來要想成為一個舉世聞名的大作家,必須吃很多魚才行,不知這種說法是否正確?您是否吃了很多的魚,吃的又是哪種魚?”
馬克·吐溫回信說:“看來,你得吃一條鯨才行。”
有位自命不凡的同行討好海明威:“先生,我早就有心為你寫一本傳記,希望你去世以后,我能獲得這份榮幸?!?/p>
海明威淡淡一笑:“哦,先生,我知道你想為我寫傳記,所以我不得不想盡法子活下去?!?/p>
1949年,老舍在美國紐約大學講學并創作,有個中國留學生向他提問:“您的作品,一揮而就,一字不改。魯迅的作品,改了又改。公與魯迅,孰優?”
老舍說:“魯迅的作品一字不能動,我的作品可以改得一字不留。”
19世紀德國著名作家臺奧多爾·馮達諾在柏林當編輯時,收到一個青年寄來的拙劣詩作,并附有一封短信說:“我對標點向來是不在乎的,請您用時自填吧。”
馮達諾很快給那個青年退了稿,并附信說:“我對詩向來是不在乎的,下次請您只寄標點來,詩由我來填好了?!?/p>
一天,美國小說家歐文·肖走進一家法國餐館,點過菜后,等了很長時間都沒上。直到他十分不耐煩時,餐廳侍者才認出了他。侍者走到他身邊,向他介紹說這家餐館的蝸牛很不錯,要不要來一份。
歐文·肖點了點頭說:“我早已知道了,瞧,你們讓蝸牛都穿上了侍者的衣服?!?/p>
曉曉竹摘自微信公眾號“哲言微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