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美云


2020年4月,正當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全球,世界各國陷入鎖國封城困境,經濟停擺之際,當時的國盟新政府委任拿督斯里張慶信出任首相對華特使,扮演鞏固馬中雙邊關系的重要角色。
作為一位政治強人,交際手腕嫻熟的領導人,他不被客觀環境所困,反而務實積極地與中方領導人共同努力,在“雙邊雙贏”的基礎上開展“云外交”的創新方式持續交流,為雙邊合作維持穩固的平臺。
馬來西亞首相對華特使是馬來西亞政府于2011年首次設立,屬于正部長級的官職,肩負促進馬中兩國雙邊關系的重任,加強推進兩國經貿投資,以及在重要的官方事務中扮演協調角色。
拿督斯里張慶信接受本刊記者訪問時表示,馬來西亞首相對華特使辦公室致力于強化及加深馬中兩國在各個領域的合作關系,當中要屬企業、投資者、經濟貿易往來、經商投資政策互通等方面最為關鍵。
“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為中資入駐我國設廠或經貿合作關系打造一個成熟、暢通的平臺,在整個過程中扮演推動、輔助的角色。如果這些外國企業不熟悉我國的整體投資環境,對華特使辦公室是一個溝通咨詢窗口,為企業投資者提供他們所需的資訊,在往來溝通上更為順暢。”拿督斯里張慶信說道。
他指出,落戶馬來西亞的中資企業較常遇到的問題是語言及文化上的差異,尤其是在相關政府部門辦事,例如:移民廳、勞工局等,在申請執照、簽證的過程中面臨溝通問題,導致程序不順暢而造成延誤。
他打趣地說:“即使我們都會說華語,可是因為文化差異,國情不同,有時候也會理解有誤。“我們致力于縮小馬中兩國的溝通鴻溝,扮演兩國經貿、文化、教育交流的橋梁,更進一步地促進兩國的理解及合作?!?/p>
盼實地交流,加深認識
疫情來襲限制了兩國的互訪交流和往來,拿督斯里張慶信坦言在走馬上任對華特使一職時曾面對疫情的壓力,無法到中國出訪,無法進行實地考察,無法面對面進行原已敲定的實體會議交流,難免會有遺憾。
他認為,有些問題若能通過實體考察,當面溝通,更能準確掌握訊息、更迅速尋得解決方案。
“雖然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兩國在過去所協定的合作計劃不得已被擱置或展延,但疫情不是我們懈怠的借口,我們仍透過無數次線上會議、線上交流,盡量完成中間所需的一些溝通和協調。慶幸的是,兩國人員積極推進任務,疫情這兩年仍通過云對接、云簽約等線上活動取得進展和成果,讓馬中商務貿易合作與對接不至于完全停擺?!?/p>
他期望疫情和緩后,當馬中兩國打開國門,恢復正常互通往來渠道后,他能親臨廣西中馬欽州產業園區做考察,尤其是進一步了解中馬園區里建設的馬來西亞創新園,以期能加把力宣傳和協助大馬企業前往當地投資發展。
2021年,中國發布了《人類減貧的中國實踐》白皮書,反映了中國減貧的成就和貢獻。馬來西亞政府在同年發布的“第12大馬計劃”也制定了消除貧困和醫療保健綜合計劃,以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
拿督斯里張慶信表示,在脫貧攻堅方面,中國在短時間內解決了區域性整體貧困并且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任務,所做出的貢獻是世界有目共睹的。這方面值得馬來西亞深入探討,如何能高效落實脫貧。
他期望有機會到中國實地考察,了解中國的農村振興和扶貧的一系列實踐措施,“雖然馬中兩國政體不同,但在減貧措施方面,兩國仍有互相學習、交流及借鑒之處。”
“售后服務”態度助中資企業投資無憂
拿督斯里張慶信就任首相對華特使之時正是疫情肆虐的高峰期,他臨危不亂,堅守使命,深化馬中兩國在各個方面的合作,尤其是經貿投資、公共衛生、文化與教育方面,能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讓馬中友好關系更上一層樓。
在上任之初,他即把隸屬對華特使辦公室的馬來西亞—中國商務理事會進行改組,制定明確的定位。該董事局與管理層結構經過重整后,成立了14個委員會,打造為功能多元化的團隊,以更完善的機制來發揮該理事會的角色,更深入地推動馬中經貿投資的合作。
拿督斯里張慶信出任馬中商務理事會主席,新設立的委員會也與新時局和新經濟發展相關,其中包括馬中農業及種植業委員會、馬中現代化工業及科技委員會、馬中投資者關系及策略伙伴委員會、馬中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委員會等,也投入更多關注在兩國的數字經濟、跨境電商貿易、綠色農業、高科技產業的發展與合作。
為了加強對外聯系措施,馬中商務理事會于2020年在馬來西亞境外設立首個聯絡處,在中國香港設立粵港澳大灣區辦事處,為兩國人民提供所需的實地支持,促進馬中之間的雙方聯系。
在執行馬中兩國雙邊事務時,拿督斯里張慶信堅守“雙邊雙贏”的信念,并時時敦促工作伙伴在協助處理中資企業的問題時要盡責,要有“售后服務”經營理念。
“我非常重視在馬的中資企業所面對的問題。當初是馬來西亞政府鼓勵中資企業來馬投資,當他們的企業落戶馬來西亞后,我們就有義務協助他們解決困難,如此才能讓中資企業長久留下來,甚至推薦其他企業來馬投資?!?/p>
另外,馬中商務理事會也與中國商務部和中國駐來西亞大使館合作,共同主辦“馬來西亞高科技的發展前景(如何孵化、培育產業)研修班”馬中雙會場連線上研修班,共有47位馬來西亞各個政府部門的官員參與,讓這些公務員認識中國的人工智能技術、馬中科技創新合作發展、新金融科技、中國科技消費市場等,這有利于日后推進兩國在相關領域的經貿投資。
為了落實雙邊交流的目的,拿督斯里張慶信也向中方建議,安排另一場線上交流會予中方政府公務員參與,以進一步了解馬來西亞的國情,及政府機關的運作,增進彼此的認識。
馬中商務理事會也在探討多個倡議的可行性,其中包括:
——吸引更多中國企業在沙巴州進行投資,尤其是石油天然氣、棕油和教育旅游等領域。
——成立研究小組評估在沙巴拿篤Palm Oil Industrial Cluster (POIC) 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可行性,及潛在投資機會。9D09CBF0-1C21-4966-A631-43CC5EBDA672
——參與中國工商銀行(馬來西亞)跨境商業對接平臺啟動儀式,免費幫助中國與馬來西亞企業,在馬來西亞和中國尋找潛在的當地合作伙伴。
——與馬來西亞教育全球服務部(EMGS)簽署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共同將馬來西亞打造成中國學生的留學首選目的地。
抓緊RCEP新機遇開拓中國市場
盡管近兩年全球面臨著新冠疫情肆虐與全球經濟衰退的兩大困境,但馬中兩國的雙邊貿易仍逆勢而上,這顯示兩國經貿合作潛力巨大。
2021年,中國連續13年保持馬來西亞最大貿易伙伴的地位,貿易額較2020年增長27%至4210.7億林吉特(約合6344.2億元人民幣),同時中國亦是馬來西亞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和進口來源國。隨著《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實施,馬中兩國經貿合作將進一步深入發展。
拿督斯里張慶信指出,馬來西亞是東盟地區制造業、信息通訊技術與石油和棕油商品領域的重要參與者。馬來西亞的優勢產業包括半導體、電子、天然氣、機械、鋼鐵、化工及汽車制造業。馬來西亞的農產品包括但不限于棕櫚油、榴蓮、燕窩、椰子、胡椒、黃梨等原產品及加工品,在世界各國享有一定的聲譽。
“我希望各有關領域的從業者能抓住RCEP新機遇,進一步開拓在中國的市場。RCEP的生效實施特別是區域累積原產地規則的引入,將為馬中兩國在這些領域深化及完善產業供應鏈合作創造良好條件?!蹦枚剿估飶垜c信說道。
與此同時,他也希望馬來西亞的相關業者能夠加緊產業供應鏈合作,盡快提升自身市場競爭力,以應對市場開放所帶來的挑戰。
他說,馬中兩國政府持續致力推動的“兩國雙園”也將在RCEP的加持下形成兩國及東盟各國的經濟輻射圈帶動區域跨境產業。
攜手發展數字經濟
在疫情籠罩下,電子商務、互聯網經濟、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新型領域崛起,為經濟市場帶來曙光,這些領域的發展也將成為馬中合作的全新增長點。
根據資料顯示,在疫情下,馬來西亞的電子商務正蓬勃發展。2020年,馬來西亞電商收入高達8964億林吉特(約合13506億元人民幣),相較于2017年4478億林吉特(約合6747億元人民幣),馬來西亞電商收入在3年內翻了一番。
馬來西亞在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所發布的2020年B2C電子商務指數排名中名列30。這項指標顯示,馬來西亞的電子商務市場的強勁增長速度和市場規模。截至2020年1月,馬來西亞百分之六十的跨境電商來自中國,中國成為馬來西亞第一大跨境購物目的地。預計該領域的市場擴張計劃將持續增加。
拿督斯里張慶信指出,后疫情時代離不開數字經濟,大馬政府通過推進國家電子商務戰略路線圖(NESR)2.0、MyDIGITAL倡議和馬來西亞數字經濟藍圖,致力于將馬來西亞打造成為東盟地區電子商務的市場領先者。因此,馬來西亞通過國內制造商和中小企業,已經成為東盟國家中發展跨境電商比例第二高的國家。雖然電子商務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但強大的供應鏈物流能力和有利的營商環境使馬來西亞成為極具吸引力的電子商務目的地。
馬中商務理事會與中國建設銀行(跨境撮合云展會)、中國(深圳)跨境電商展覽會(CCBEC)、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和其他機構合作,使馬來西亞企業能夠滲透到中國市場,并加強與中國的跨境貿易關系。在中國第十四個五年計劃促進“雙循環”經濟戰略的背景下,中國市場已成為馬來西亞制造商和中小企業的新增長點。同樣的,事實證明,馬來西亞也充分利用高度多元化和定位良好的經濟體系,作為一個優秀的經濟和物流樞紐成為中國進入亞太地區的絕佳門戶。
拿督斯里張慶信說,馬中商務理事會將繼續為馬中兩國的企業鋪路架橋,而電子商務將是馬來西亞成為數字經濟領導者路上的轉型要素。
他期許馬中在推進貿易、在地投資、新能源、智慧綠色農業、文化人文交流、科技技術轉移、食品安全、旅游等方面的合作,能重點深化雙邊互聯互通和產能合作,透過挖掘數字經濟合作,讓疫情之?;癁榘l展之機。9D09CBF0-1C21-4966-A631-43CC5EBDA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