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 樊巍 辛斌

“臺灣海峽不是國際水域。”美國彭博社13日引述消息人士的話稱,中方已多次“私下警告美方避開臺灣海峽”,并反駁了美方所謂“國際水域論”。近年來,美方以“自由航行”為名,屢屢派出艦機并邀請盟友騷擾臺灣海峽,在中國家門口刷存在感。在剛剛結束的香格里拉對話上,中方用“不惜一戰,不惜代價”再次對美國的挑釁和“臺獨”的冒險發出了明確警告。盡管五角大樓發言人馬丁?邁納斯12日仍在宣稱:“美國將繼續在國際法允許的地方飛行、航行和行動,包括穿越臺灣海峽。”但隨著時間推移,穿越臺灣海峽越來越像五角大樓自娛自樂的獨角戲和臺灣民進黨當局自欺欺人的安慰劑。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3日在記者會上重申,國際海洋法上根本沒有“國際水域”一說,有關國家聲稱臺灣海峽是“國際水域”,意在為其操弄涉臺問題、威脅中國主權安全制造借口。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中國對臺灣海峽享有管轄權”
據彭博新聞社13日報道,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大陸軍方近幾個月與美國軍方會談中多次主張“臺灣海峽不是國際水域”,引起拜登政府的擔憂。消息人士稱,不同層級的中國大陸官員已在多個場合向美國政府遞交聲明,反駁美國的臺灣海峽“國際水域”論。
彭博社稱,雖然中國大陸經常.抗議美軍在臺灣海峽的行動,但在此前的中美會談中,“臺灣海峽的法律地位并不常被討論”。目前尚不清楚最近的主張是否表明,中國大陸將采取更多措施對抗進入臺灣海峽的外國軍艦。美軍方12日則宣稱將繼續在臺灣海峽進行“自由航行”。
13日外交部記者會上,汪文斌回答彭博社記者的相關提問時稱,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海峽最窄處約70海里,最寬處約220海里。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和中國國內法,臺灣海峽水域由兩岸的海岸向海峽中心線延伸,依次為中國的內水、領海、毗連區和專屬經濟區。中國對臺灣海峽享有主札主權權利和管轄權,同時也尊重其他國家在相關海域的合法權利。
中國社科院美國所研究員袁征13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美方所主張的“國際水域”與我們所強調的國際水域有本質上的差異。依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國對臺灣海峽具有管轄權,但是美國不承認這一點,因為美國沒有加入這個公約。美國主張的是臺灣海峽是國際通道,可以“來去自由”,而我們強調美方必須是“無害通過”,外國船只在通過這一地區時不得有示威和挑釁的意味。事實上,美國所謂的“自由航行”帶有軍事威懾性質,意圖炫耀武力,甚至有侵犯我國主權的危險,是損害我方利益的行為,這是我們絕對不能接受的。
美艦月均一次穿越臺海
今年以來,美國海軍艦艇已經先后5次穿過臺灣海峽。最近一次發生在5月10日,美國海軍“羅亞爾港”號導彈巡洋艦穿過臺灣海峽,并炒作解放軍東部戰區“全程跟監警戒”,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陸軍大校隨后斥責美艦頻頻上演此類戲碼、滋事挑釁,向“臺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蓄意加劇臺海緊張?局勢。此前解放軍東部戰區于5月6日至8日在臺灣以東和西南海空域進行實兵演練。
目前美國海軍穿過臺灣海峽基本保持著“一月一次”的節奏,但并非每次類似行動都會特意宣揚。例如2021年12月15日和2022年1月22日,美海軍“查菲”號驅逐艦和“杜威”號驅逐艦分別穿越臺海,但都未主動公開披露。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美國海軍艦艇累計穿過臺灣海峽9次,2020年為13次,2021年為12次。
此外,在美國慫恿下,英國海軍“里士滿”號護衛艦、法國海軍“德普伊?德?洛梅”電子情報搜集船等其他國家海軍艦艇也加入了穿越臺灣海峽的行列。也有像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那樣,在最后一刻放棄了配合美國在臺海挑釁中國的計劃。2021年10月15日,美海軍“杜威”號驅逐艦聯合加拿大海軍“溫尼伯”號護衛艦穿越臺灣海峽,這是近年來美軍首次聯合其他國家共同穿越臺海。
美臺勾連變本加厲
美媒的“爆料”正值美中防長香格里拉對話結束之際,臺灣議題在此次對話會上再次發酵。據泰國《曼谷郵報》13日報道,11日,美國防長奧斯汀在“香會”發表演講時宣稱,中國正試圖單方面改變臺海現狀,并稱“中國日益具有脅迫性”。次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在“香會”上發表演講時強調:“和平統一是中國人民最大的愿望,我們愿付出最大的努力,但如果有人膽敢把臺灣分裂出去,我們一定會不惜一戰、不惜代價,一定會打到底。”
新加坡《聯合早報》13日稱,中美兩國防長在“香會”上都盡力避免緊張關系升溫,唯獨涉及臺灣問題時語氣可能較以前更嚴厲。新加坡前外交官比拉哈里說:“在臺灣問題上,雙方立場似乎都更強硬,語氣還算客氣,卻是嚴厲的。”
環球時報2022-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