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ing
在屢次三番制裁華為之后,美國方面將矛頭對準了中國千億獨角獸——大疆。
近日,美國設計軟件企業Figma封禁大疆等被美國制裁公司的賬號。針對網傳Figma封停所有被美國制裁名單的公司賬號消息,@即時設計JsDesign 發布公告稱,求證屬實。
@即時設計JsDesign 稱,此事件已經波及一些國內互聯網公司和設計師,并對其設計資產的安全性造成影響,對此我們深感憂心,也決定迅速響應,希望能幫助所有受波及的企業和個人盡快獲得解決辦法。

設計軟件公司Figma在郵件中表示:“你好,我們了解到大疆在發布的制裁名單當中被點名,因此Figma無法再為您提供對我們軟件的訪問權限,我們已經開始凍結您的賬戶,您將無法再通過Figma訪問您的文件,但我們將會在接下來的兩周內通過電子郵件或者其他方式將您的文件提供給您。”

網友 @龍爪槐守望者 也發文稱向量圖形編輯軟件 Figma 決定遵守美國制裁名單,將停封所有被美國制裁名單的企業賬號。據稱,美國制裁名單包含禁止向對方提供軟件服務,導致了這一情況。
對于斷供,大疆進行了緊急回應,“緊急通知各位有在使用Figma做設計的同事們,Figma封停所有被美國制裁名單的公司賬號,大疆已被封停,無法登錄,小伙伴可盡快用自己的私人賬戶移動文件,然后趕緊通知身邊有在用Figma的小伙伴”。

Figma是由 Dylan Field 和 Evan Wallace 于 2012 年在布朗大學攻讀計算機科學專業時,開始研究的圖形編輯軟件。據介紹,當時,Evan Wallace 正在學習圖形并且是計算機科學系的助教,而 Dylan Field 則在主持計算機科學系本科生小組。
Figma最初的目標是讓“任何人都能夠通過在瀏覽器中創建免費、簡單、有創意的工具來發揮創意”。Dylan Field 和 Evan Wallace 嘗試了不同的想法,包括無人機軟件和模因生成器,然后才決定使用基于 Web 的圖形編輯器軟件。Figma本身是一款全平臺可使用的軟件,只要用戶可以打開網頁,理論上就可以使用這款工具,它儲存文件不需要占用本地內存,甚至可以將設計以一個鏈接的形式分享給所有人。截至2021年7月底,Figma經過E輪融資估值達到100億美元。
業內人士表示,大疆等很多企業都使用Figma軟件,它相當于企業設計的“畫筆”。
自創立以后,尤其是在近幾年,Figma 發展飛快,攫取了相當大的在線設計市場份額。到去年 Q4 ,其估值已超百億美元。其影響力之大,以至于有媒體將該類在線設計軟件戲稱為 “Figma 賽道”。

針對Figma封停賬號事件,國產團隊也迅速發聲。
@即時設計JsDesign 稱“即時設計”作為國內最先支持 Figma 導入的專業設計工具,基本可以 100% 還原 Figma 源文件的所有內容,同時保留全部編輯性,截至目前,已經完成數萬份 Figma 文件的遷移。
在此,“即時設計”作出承諾:
所有企業和設計師們不僅可以自行通過即時設計官網導入文件,還可以通過添加以下企業微信聯系“即時設計”進行批量遷移,我們將全力協助大家遷移和備份 Figma 文件(可以直接轉為即時設計線上文件,也可以直接導出為 Sketch 文件),幫助大家保護自己的設計資產,共渡此關。
此外,藍湖協作平臺稱,已正式上線了 Figma 文件導入功能,并且完善支持導入后的編輯功能,以此幫助大家度過這次事件。
此外,萬興科技旗下的Pixso軟件同樣快速響應Figma封停事件,上線了Figma文件導入功能,為遷移Figma文件的創作者和企業提供可選方案和遷移協助。作為全棧式產品設計協作工具,Pixso正致力于實現Figma等功能的無縫替代,提供完善的企業私有化部署服務和企業賬號接入。
被禁用Figma,對包括大疆在內的企業用戶有多少影響?
據業內人士介紹,這意味著制裁名單上的公司將無法繼續使用Figma軟件,且在云端的文件也無法立即下載備份,對國內一些創作者的創作和企業的運作帶來了一定影響。
據悉,UI設計是指界面美觀的完整設計,能夠帶來流暢好用的人機交互體驗,涉及手機移動設備、網站平臺、軟件平臺、智能電視、游戲等行業,是許多企業尤其是互聯網公司的重要業務環節。
據一位曾供職于世界知名互聯網公司的設計師向媒體表示,對產品設計師來說,設計工具更迭的速度非常快,Figma目前市場占有率非常高,是最新一代主打協同的設計工具里面好用且便宜的工具。
“對于被禁用Figma的設計師和企業來說,他們的應對方法只能是換一個設計工具。國產軟件在功能上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Figma,不過,很多國產設計工具的功能范圍比Figma更小,只是Figma的一個子集。”
上述設計師舉例道:“一個完整設計流程,用簡單的比喻來說,就是設計師用‘紙’和‘筆’去‘畫圖’,然后把圖交給開發人員、工程師去實際執行,后者需要‘看圖’,需要用到放大器、監測器等工具,才能知道這張圖各個部件的具體尺寸和細節。有些國產軟件只能做到‘看圖’環節,而Figma能做到大部分流程,包含‘畫圖’和‘看圖’。”
他表示:“在停用Figma之后,可能設計師需要把一個任務拆解,分發到多個軟件一起配合著使用。中國企業被禁用Figma的影響不大,最多是工作效率有所下降,或者是組合使用需要多重付費,成本上有一定的增加。”
而從這次事件也可以看出軟件國產替代化的必要,未來,希望能在更多領域做好備用預案,不讓卡脖子的事件再次發生。
無論是不久之前的半導體EDA設計軟件“斷供”,還是本次Figma“封號”事件,既讓我們看到了工業數字化發展道路上的“危”,也凸顯了國產替代化的“機”。
工業軟件作為工業和軟件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智能制造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也是實現工業智能化的前提,因此在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工業軟件至關重要。工業軟件核心模塊包括幾何內核、幾何約束求解器和網格剖分求解器。國外軟件公司在這些領域皆布局運營數十年之久,不僅擁有核心技術,百萬級客戶群體,更構建了穩健的產業鏈生態環境。經過數十年迭代,絕大部分工業軟件巨頭都成為產業鏈公司,擁有平臺型產品,不僅是模塊的供應商,同時也是其他CAX 軟件的供應商,因此國產工業軟件的替代之路“崎嶇難行”。
隨著“十四五”規劃的推出,提出重點突破工業軟件短板的目標,計劃到2025年,全國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經營管理數字化普及率和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 68%、80%和? 85%,工業APP突破100萬個。利好政策不斷的情況下,國產工業軟件技術也不斷實現突破,如中望ZWCAD(2D CAD 平臺)軟件,可高度兼容國外同類軟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內核平臺,具備開放的API 接口,可進行下游產業的二次開發;華大九天為國內EDA軟件龍頭,可以提供模擬/數模混合IC 設計全流程解決方案。技術層面實現突破,工業軟件迎來快速發展期。
此外,我國每年的高制造業增加值為國內工業軟件企業提供廣闊發展空間。我國從 2010年起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制造業增加值國,2020 年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例達到28%,完善的工業體系及龐大的制造業產值是我國工業軟件成長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