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評
勝利對那些能預見戰爭特性變化的人微笑,而不是對那些等待變化發生后才去適應的人
——朱里奧?杜黑
朱里奧?杜黑,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頗有影響的軍事理論家,意大利將軍,空中戰爭論的主要創始人,在世界空軍學術思想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最先系統地闡述了建設空軍和使用空軍的思想,創立了制空權理論,被稱為“戰略空軍之父”。
杜黑關于建立獨立空軍、奪取制空權、集中使用空中力量、空中進攻等思想,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實戰檢驗,已被許多國家認可,并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
杜黑軍事成就主要來自于他對空軍理論的發展,他寫的《制空權》一書影響廣泛,其中很多論斷在當時提出后可謂石破天驚、振聾發聵。比如,他提出:天空將成為重要性不次于陸地和海洋的另一個戰場,制空權將變得和制海權同等重要;航空兵的重要性將日益提高,它不僅是一種輔助力量,而且是軍事大家庭中的第三位兄弟;飛機用于戰爭,徹底改變了戰爭面貌,是戰爭發展史上的轉折點,戰爭將成為全民的、總體的、不分前方和后方、不分戰斗人員和非戰斗人員的戰爭;未來戰爭中,奪取制空權的斗爭極端重要,掌握制空權就是勝利,喪失制空權就是戰敗,等等。

/ 朱里奧?杜黑。
后來的軍事理論研究者把杜黑與美國海軍理論家阿爾弗雷德?賽耶?馬漢的名著《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并列,稱他為“空軍的馬漢”,足見其影響力。而這一切都源于杜黑打破禁忌的創新精神和極強的預見性。他的這句“勝利對那些能預見戰爭特性變化的人微笑,而不是對那些等待變化發生后才去適應的人”,就揭示了杜黑在制空權領域取得重大成就的密碼,從一個側面揭示了贏得戰爭勝利的重要條件,即要能準確預見到戰爭特性的變化,把握戰爭發展的規律。
對包括戰爭在內的事物發展規律的預見,是人類區別于動物的一種天性,更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標志。《周易?系辭上》說:“神以知來,知以藏往。”指的是對未來有所預見,對已往心中了然。漢?袁康《越絕書?德序外傳記》中說:“故圣人見微知著,睹始知終。”意思是圣明的人能見始知終,看見事物的開始階段就能預見到它的最終結果。
在世界軍事史上,凡是能準確預見戰爭特性變化的軍事統帥,大多創造了屬于他那個時代的輝煌。蘇聯名將朱可夫元帥抗擊納粹德國的進攻時,在紛亂復雜的衛國戰爭形勢中,顯示了他驚人的預見性:盡管敵人暫時處于進攻狀態,但蘇聯紅軍的頑強設防使他們很難完成既定目標,而隨著時間的拖延,敵人的補給將越來越困難,惡劣的天氣也將給他們造成極大的困難。
寫下《紅星照耀中國》一書的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把毛澤東稱為“窯洞里的預言家”“紅色預言家”,核心在于毛澤東對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有科學的分析和精準的預測,并為后來的形勢發展所印證。
《孫子兵法?謀攻篇》中講了戰爭的五種預見性勝利:“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意思是能準確判斷仗能打或不能打的,勝;知道根據敵我雙方兵力的多少采取對策者,勝;全國上下,全軍上下,意愿一致、同心協力的,勝;以有充分準備來對付毫無準備的,勝;主將精通軍事、精于權變,君主又不加干預的,勝。其中“將能而君不御者”與杜黑講的把握戰爭特性變化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然,冷兵器時代的孫子和熱兵器時代的杜黑不可同日而語。孫子講的是兵法,更多是道的規律和術的謀略。杜黑講的是兵器,更多是器的創新和發展對戰爭勝負的影響。當道的規律、術的謀略和器的創新有機結合在一起時,就會成為推動新軍事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進而影響或改變整個戰爭形態和作戰樣式。
翻開上世紀90年代以來爆發的幾場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從美軍空襲利比亞“外科手術式打擊”,到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中的大規模空襲;從阿富汗戰爭空中打擊,到第二次伊拉克戰爭等,每場戰爭都是作戰理論應用、作戰兵器使用和戰法創新的深度結合,其所涵蓋的作戰模擬推演、定量定性分析等都與歷史上發生的其他戰爭有著很大的不同。
在信息化條件下高技術戰爭的發展進程中,新理論、新觀點、新學說一直層出不窮,信息戰、聯合作戰、非對稱作戰、非接觸作戰、非線式作戰、網絡戰、空海一體戰等理論陸續出現,戰爭在陸、海、空、天、電、網等多維空間同時展開。同時,激光武器、隱形武器、電子戰武器、精確制導武器、新概念武器等高技術兵器推陳出新,大數據、云攻防、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元宇宙”等在軍事領域廣泛應用,這些,都將極大地推動著戰爭形態、軍隊編成和戰場面貌的深刻變化,并引發軍事理論領域的深刻變革。未來,通過戰場感知、網絡聯通和指揮控制三大因素的交互作用和無縫融合,將形成“信息主導、體系破擊、網聚能力、自主適應”的全新戰爭制勝機理。
以美軍為例,美軍的指揮控制系統計劃在2030年前達到C4KISRT(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殺傷、情報、監視、偵察、定位)的九位一體;作戰手段從全縱深攻擊發展到基于云攻防的全球快速打擊;偵察手段由衛星、雷達、電子偵察發展到智能微塵傳感器;作戰方式從預先計劃、預編程序為主,臨時指令修正為輔,發展到“邊看邊算”和“追著打”“選著打”“精細打”。
所有這些發展和變化,都指向一個共同目標,那就是如何打贏未來可能爆發的戰爭,使戰爭按照可預測、可前瞻的方向發展,畢竟戰爭未起,廟算在先、勝券在握都是軍事統帥首先要考慮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自然是對戰爭特性變化的深刻把握,核心是通過顛覆性的思維創新,來改變戰爭游戲規則,最終推動作戰方式、樣式,乃至國防組織體系等的變革。僅就此而言,杜黑的軍事思想在信息化條件下戰爭理論和實踐的發展中,仍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