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元 胡萍

李愛華與孩子做游戲
“堅持做公益事業,一方面是想給我的孩子樹立榜樣,另一方面是因為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想把一些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力所能及地為這些困境兒童群體做一些事情?!变嚓柺熊皭蹕D女兒童服務中心(以下簡稱“馨愛中心”)負責人李愛華,啟動“守護星星的孩子”“花蕾護航”“心靈氧吧”等公益項目,帶領馨愛中心的志愿者為困境孩子和家長搭建心靈的陽光房。
李愛華在大學期間就是學生會骨干,當時她一對一定點幫扶溧陽一所特殊學校的孩子,開啟了公益之路。大學畢業后,李愛華回到家鄉溧陽,在一家社區學校上課。期間,她經常前往培智學校參加公益活動,對一些困境兒童的狀況有所了解。與困境兒童一次次的密切接觸,使她萌生了幫助他們的想法。2018 年,李愛華得到溧陽市婦聯的大力支持,成立了馨愛中心。
馨愛中心以心理關愛為抓手,遵循“個性化、人性化、專業化”的服務理念,致力于為全市婦女兒童提供幫困助貧、危機救助、家庭矛盾調解等心理咨詢服務,自成立以來累計開展公益活動一百余場,提供免費心理咨詢服務兩百余人次。馨愛中心每年通過省婦兒基金會與騰訊公益聯合發起99公益活動,籌集善款,幫助自閉癥兒童家庭,受益家庭從最初的五個增加到五十個?!白畛鯉头隽宋鍌€家庭,雖然從數量上看并不是很多,但是服務要付出更多努力,每一個家庭都需要有三個志愿者跟進才行?!崩類廴A介紹說,“與這樣一群特殊的孩子相處,要花百倍的努力,但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幫助他們?!?/p>
馨愛中心幫扶對象中有一個孩子叫成成,3 歲時被醫院確診患有自閉癥。為了照顧孩子,母親每天的生活都是圍著他轉,沒有了自我,內心充滿疲憊和無助。2020 年10 月,李愛華聯系到她,并帶領團隊一起為成成提供免費的康復輔助訓練。她組織老師們為成成進行一對一甚至多對一的康復訓練,同時通過游戲安撫成成的情緒,通過家長課堂讓成成媽從迷茫、焦急的心態中走了出來。經過長期觀察,李愛華發現,雖然成成只能單調重復地模仿成人的語言,但對音樂節奏感受明顯。針對這一特點,李愛華帶領團隊為他制訂了音樂欣賞和手鼓課程,經過一年多的學習,成成已經能根據音樂節拍完整地演奏手鼓音樂。對于這個成效,成成媽很激動:“自從成成學習手鼓,他的情緒穩定了很多,精神狀況也明顯進步了。”
李愛華表示:“溧陽市47%的自閉癥患兒家庭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這些家長處境很艱難,身心俱疲之下,有相當比例的家長患上重度抑郁癥?!庇械幕純杭议L對她說:“誰家攤上一個自閉癥,這個家就完了?!闭菑哪莻€時候開始,溧陽市婦聯和馨愛中心聯合發起了“守護星星的孩子”公益活動,通過一次次愛心陪伴、愛心交流讓這些孩子感受世界的美好。
隨著社會經濟迅猛發展,有些家長為了生計終日忙于工作,忽視了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導致厭學、性侵、校園暴力等兒童心理健康引起的一系列問題逐漸突顯。針對這類問題,李愛華帶領團隊于2021年啟動了“花蕾護航”公益項目,在四所學校開展了二十次兒童心理健康公益課堂、兩期大型公益家長課堂,同時深入溧城街道奧體花園社區、東升社區以及上興鎮,走訪困境兒童家庭,及時為他們送去心靈關愛。
溧陽市溧城街道小學五年級學生明明,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平時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老人對孫子十分溺愛。隨著學習壓力增大,明明逐漸難以適應,還迷戀上手機游戲,導致成績不斷下滑,最終產生厭學情緒。李愛華了解情況后,立即帶領團隊老師上門。雙方溝通后,每周上門一兩次,采取音樂心理調控、賞識激勵教育、游戲正面引導以及家長心理輔導等方式,進行孩子和家長的心理按摩。團隊兩個多月的努力,讓明明的心理和行為有了質的變化。
有家長向李愛華坦言:“我們是不幸的,但我們又是幸運的,幸運的是遇到了你們?!避皭壑行膸缀趺總€周末都會開展活動,比如3月12日會帶領大家一起去植樹,在植樹的同時,帶給家長一點喘息的空隙,緩解長期壓抑的情緒。“不管是物資還是精神上,我們都會想辦法給予他們幫助?!崩類廴A說。
自2011年參加工作以來,李愛華一直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承接公益項目二十多個。她充分認識到,心理呵護需要社會的共同關注和努力。
因此,李愛華通過志愿者招募等形式,邀請了多位志同道合的具有心理咨詢資質的志愿者一起加入了心理服務隊伍,每月組織兩次心理課堂,開展“房樹人”心理解析、繪畫心理學等課程分享,有組織、有計劃、分層次地對志愿者開展集中培訓,提升志愿者的業務能力,可以更好地服務大眾。目前,已經培養了十二名骨干志愿者。
“我和團隊成員的信仰就是做一個有能力愛自己的人,有余力愛他人的人。我們想為社會和兒童群體做一些事情?!崩類廴A說。在幫助困境兒童的同時,她也努力幫助困境兒童的父母走出心理泥濘。有一對父母一開始以逃避和排斥的態度對待孩子的問題,不愿意跟有同樣問題的家長溝通交流。李愛華他們依靠真心真情和堅持不懈的精神打動了他們。比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志愿者堅持每周一對一上門詢問需求以及家庭教育的具體情況。漸漸地,二人對志愿者產生了信賴,每個星期都會把孩子送來參加活動。“他們原以為做公益是幫助那些經濟條件困難的人,但后來思想轉變了,明白自己其實也屬于困難家庭,是精神方面的困難?,F在,他們已經能夠接受自己的孩子,也愿意和其他家長討論交流。家長放下成見,孩子才有更多治愈、轉變的可能。家長認識的轉變也是我們不斷努力的目標之一。”李愛華欣喜地說。
2022年來,李愛華帶領馨愛中心團隊通過實施“心靈氧吧”公益項目,共調解家庭情感糾紛八起,在疫情期間接受公益電話心理咨詢十二次,進一步擴大自己公益事業的范圍,為孩子和家長搭建起一座溫暖的陽光房,盡其所能治愈那些需要被關愛的人。(本文素材由溧陽市婦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