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元罡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年輕干部一定要挺起脊梁、沖鋒在前,在斗爭中經風雨、見世面。”這一重要指示飽含著對年輕干部的殷切期望,深刻揭示了新時代年輕干部成長所必須遵循的規律,為正在埋頭“答題”的廣大年輕干部健康成長指明了努力方向。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類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實踐活動,既改變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環境,也改變著人自身??梢哉f,斗爭伴隨著整個人類的文明史。當然,我們共產黨人講的斗爭,在不同時期都有特定的內涵,并且都發揮了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在戰爭年代,主要進行的是武裝斗爭,需要在槍林彈雨中進行“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斗爭。在和平建設時期,需要的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斗爭。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還需要解放思想、敢闖敢拼、自我革命的斗爭。古人云:“斗則得,服則失?!蔽覀凕h一路走來,從來就沒有什么坦途。勝利的秘訣,就在始終敢于斗爭、不懈奮斗。正是以這種一以貫之的斗爭精神,我們黨才帶領人民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
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更加突出。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正處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改革發展正處在攻堅克難、闖關奪隘的重要階段。在這種時代大背景下,遇到各種重大挑戰、重大風險、重大阻力、重大矛盾是必然的,甚至會遇到殊死較量的斗爭。因此,我們面臨的各種斗爭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x至少要伴隨我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過程,必須有長期斗爭的思想準備。斗爭并不可怕,關鍵是黨的各級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不但要有敢于斗爭的勇氣,也要有善于斗爭的本領和藝術。
俗話說:“人到事中練,刀在石上磨”。年輕是年輕干部的財富,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朝氣、靈氣、銳氣,也存在缺少實踐和歷練的“成長煩惱”,需要壓擔子、磨性子、練膽子,用好斗爭歷練這塊“磨刀石”,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刀鋒戰士”。但是,如何經風雨、見世面,是一門大學問,要在實踐中加強理性和智慧,加強對事態和形勢的科學研判,善于發現斗爭的要點、洞察斗爭的要害,從而練好內功、提升修養、增強本領,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材。
思想站位要更高。“胸中有丘壑,葉納百萬兵”,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遠。年輕干部在各種斗爭中要堅持站高謀遠,努力提高思想境界,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自覺用新思想新理念指導實際工作,科學分析當前發展階段性特征,前瞻謀劃推動高質量發展。思想站位不是隨著職務提高而自然提高的,關鍵要增強全局觀念,立足歷史長河,對標黨和人民的崇高事業,對標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操,深刻認識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來自哪里、初心和使命對我們意味著什么。可以說,思想站位決定事業境界,歷史視野決定價值選擇。
政治敏銳要更強。政治敏銳性是年輕干部講政治必備的素質,是政治上成熟的標志。有了這種敏銳性,即便是某種政治事物剛剛萌芽,狀況混沌,性質不清,趨勢不明,也能看清起于青萍之末的風向。年輕干部在斗爭中要自覺加強政治歷練,辦事勤思政治要求、謀事多想政治影響、處事對照政治標準,讓政治意識入腦入心,做中央和上級決策部署的堅決執行者。要做到這一點,首要的是不斷強化黨的意識,學會從政治上觀察、分析、解決問題,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平時,既要在工作中不斷增強洞察力,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見微知著、站高望遠,又要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遇事善分辨、防風險,不斷練就一雙“政治慧眼”, 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眼界思路要更寬。古人云:“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欲則寬?!庇械朗恰靶牡谉o私天地寬”。年輕干部要從靈魂深處自覺擺脫名韁利索的束縛,以坦蕩的心胸把真摯、純樸、濃厚的感情傾注在黨的事業上。做到眼界要寬,不僅目光四射、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注意多方面、多層次、多角度地觀察和分析問題,而且要具有世界眼光、戰略眼光、歷史眼光,善于從全局、宏觀、長遠上認識和把握問題。做到思路要寬,就要打開思維的空間,破除封閉的思維定式,以小見大、由遠及近看問題,多角度、全方位審視復雜多變的情況。既要吃透“上情”,也要把握“下情”,遵循唯物辯證法,樹立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做到舉一反三、統籌兼顧。
工作作風要更實。工作作風和品質是使命任務的支撐者和承擔者。年輕干部在斗爭中既要有高超的理論政策水平和決策領導能力,又要成為抓落實的“行家里手”,做到“不以事小而不為,不以事雜而亂為,不以事急而盲為,不以事難而怕為”。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華、熬得住孤獨,在實踐中磨煉意志、鍛煉才干,做到真干而不假干,實干而不虛干,為黨和人民干而不單是為自己干。在當前發展環境面臨多重復雜挑戰的情況下,更要增強“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思想再緊一分、措施再細一分、行動再快一分、責任再嚴一分,以科學的態度、務實的精神、實干的作風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好發展和安全等重大問題,真正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挫折歷來是相伴人生的財富。年輕干部只有在重大斗爭中經受鍛煉,在克難攻堅中增長膽識和才干,在各種矛盾中涵養知難而進、逆流而上的氣概,磨礪遇強更強、愈挫愈勇的堅韌,才能在“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中必有所成、終成大器。
(本文作者 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南通大學基地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