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日,隨著鄭州大橋醫院第2萬例水中分娩寶寶迎來滿月,歷時12年,大橋醫院創下國內助產機構水中分娩嬰兒數量新高。
2022年3月4日14時59分,伴隨一聲嬰兒的啼哭,在大橋醫院婦產科產房,第20000名水中分娩嬰兒誕生。這名嬰兒是女寶寶,出生體重3400克,身長50厘米,各項指標正常。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家庭的大寶、二寶也都是在該院水中分娩出生,他們的母親侯女士可謂是大橋醫院的“鐵桿粉絲”。
當問及水中分娩的感受時,候女士說道:“在溫水的浮力下,感覺自己的身體輕盈了許多,水波輕柔地拍打著腹部,感覺腹部肌肉活力在增強,生產時更用得上勁。這次分娩三胎,我毫不猶豫就再次選擇了水中分娩,在助產士的幫助下,入水沒多久,我的小女兒就出生了,生產過程非常順利。現在,我的三個寶寶都是水中分娩寶寶,非常感謝大橋醫院婦產科的所有醫護人員!”
水中分娩是自然分娩的一種方式。2010年8月15日,大橋醫院引進丹麥水中分娩設備,第1例水中分娩嬰兒誕生,率先在鄭州開展水中分娩技術。經過12年的發展,大橋醫院已成為水中分娩助產機構的先行者。
大橋醫院產房主任孫丹介紹,水中分娩,顧名思義就是在水里生產。比起傳統的分娩方式,水中分娩可以使水全方位包裹孕婦,再加上恰到好處的水溫,不但可以維持孕婦生產時的體力,更能讓孕婦在水中充分放松身體,消除緊張感。水的浮力就像一雙巨大無比的手,支撐著孕婦身體的每一處,讓肌肉在宮縮間歇期得以最大限度放松。同時,肌肉松弛、情緒放松也會使得孕婦體內兒茶酚胺分泌減少,一方面可以減輕分娩疼痛,改善子宮血流灌注,增加有效宮縮,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宮口擴張,加速產程進展。
“為了幫助產婦能夠順利進行水中分娩,醫院婦產科從圍保開始就注意加強孕婦孕期科學化管理。胎兒在大小適中、處于頭位、母親未出現合并癥和并發癥,同時在產力、產道和胎兒三項因素具備的前提下,方能進行水中分娩。在生產時,婦產科制定嚴格的操作規范和流程,如入水時間、入水條件、水質消毒隔離及應急預案等,來保障母嬰健康。”孫丹說到。
據了解,鄭州大橋醫院婦產科自成立以來,一直倡導自然分娩,開展有無痛分娩、陪伴分娩、導樂分娩、水中分娩、自由體位分娩、音樂分娩等多種分娩方式,努力使分娩達到舒適、無痛、安全。據不完全統計,鄭州大橋醫院已累計接生嬰兒超過12萬人次,為眾多家庭送去了幸福和快樂。
(通訊員楊玲)5DCD84EC-5EC0-4F47-82E0-1C58DDEEAC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