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中銘(知名獨立財經撰稿人):近期,多家上市公司股東大會審議議案被否決成為市場上一道亮麗的風景。比如僅僅在5月20日當天,就有6家上市公司股東大會出現(xiàn)否決議案。其中,中小股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寶利國際被否決的《關于對外提供擔保的議案》如果通過,上市公司有可能因之付出代價,并連累到中小股東的利益。現(xiàn)實中類似的案例并不少見。否決該議案,就能規(guī)避個中的風險。個人以為,這也意味著中小股東參與上市公司治理,以及維護自身權益的積極性越來越高。當然,對于中小股東而言,其維權意識有進一步提升的必要。http://weibo.com/caozhongming
皮海洲(獨立財經撰稿人):從發(fā)展的角度來說,科創(chuàng)板的投資者準入門檻是有降低的必要的。隨著科創(chuàng)板上市公司的增多以及投資者不斷地走向成熟,科創(chuàng)板不但需要有更多的投資者進入,同時一些成熟的投資者也有投資科創(chuàng)板的要求。即便如此,科創(chuàng)板準入門檻的降低也不能一步到位,而必須分步驟進入。比如,一次降低10萬元,直到最后降低到與創(chuàng)業(yè)板準入門檻對接。同時也需要考核投資者成熟的情況,最直觀的考核就是投資者需要有5年的投資經驗。即有2年投資經驗的投資者,開戶科創(chuàng)板需要達到50萬元的資金門檻要求;有5年以上投資經驗的投資者,開戶科創(chuàng)板門檻可降至40萬元,未來可逐步降低到30萬元、20萬元、10萬元。這種謹慎降低科創(chuàng)板投資者準入門檻的做法顯然更符合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的原則。
http://weibo.com/phz168
郭施亮(財經名博,職業(yè)投資者):面對外資資金持續(xù)凈流入的行為,可以認為是外資認可當前A股市場的估值水平以及投資價值。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以及全球第二大市值的股票市場,從全球資產配置的角度出發(fā),外資也應該要提升中國資產的配置比例,進一步均衡全球資產的配置狀況。不過,5月外資凈流入47億美元,只是一種過去式。接下來,我們仍需要看外資6月份以及7月份的凈流向情況,只有保持持續(xù)凈流入的行為,才能夠具備更好的說服力,才能說明這一輪反彈行情的持續(xù)能力并不弱。http://weibo.com/gsl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