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集成電路發展,過去5年里,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積極落實《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在穩定集成電路產業鏈、供應鏈等方面,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會同有關部門公布了《集成電路企業免稅進口產品清單(第一批)》,并對享受相關政策的企業條件進行了公告。這些政策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目的就是支持不同所有制集成電路企業加大產業發展力度。二是鼓勵技術創新。指導各地建設了一批制造業創新中心,提高技術供給能力,特別是加快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轉移應用和商業化發展。同時制定相關標準,推廣集成電路的應用、質量評價規范,進一步加大在汽車、醫療、能源等領域的應用推廣,以應用和市場來牽引集成電路產業快速發展。三是進一步營造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發揮資本對產業帶動作用,引導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集成電路產業。特別是按照若干政策要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工信部和教育部推動高校建設集成電路一級學科,建設高水平的微電子學院,加強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人才。
集成電路產業是智力密集型產業,從未來看,集成電路仍是高度的全球化產業,凸顯了加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合作的重要性。各國產業界加強分工協作,只有這樣才能推動集成電路技術的不斷進步,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國是全球規模最大、增速最快的集成電路市場,為全球企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機會,同時也是集成電路重要的生產國和提供者,一直為全球的集成電路產業作出貢獻。所以,保證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不僅為中國的自給自足提供支持,同時也為全球的發展提供資源。繼續歡迎全球集成電路產業加大在華的投資,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共同為穩定全球集成電路產業鏈、供應鏈作出貢獻。要繼續為國內外的集成電路企業提供良好的政策、市場環境,平等對待各類市場主體,依法給予內外資同等待遇,特別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共同推動集成電路產業的創新發展,維護全球集成電路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