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18個月,消費、醫藥等基金抱團板塊接連墜落,讓很多聚焦大消費的明星基金經理遭遇滑鐵盧,包括富國基金朱少醒、睿遠基金傅鵬博和嘉實基金歸凱等,其中歸凱的主力基金回撤尤其明顯。
2021年、2022年至今連續兩個階段,歸凱業績急轉直下,所管產品凈值走低,在管規模縮水超200億元。
過去的6年多,歸凱曾憑借“發掘成長企業并耐心持有”獲得市場認可。巔峰時,他的代表基金嘉實新興產業兩年獲取回報超過150%,在管基金規模一度超過560億元,成為“嘉實一哥”。
正當A股交投回暖,兩市成交金額連續3個交易日過萬億,不少“迷你基”卻掙扎在清盤危機中。
Wind數據顯示,僅在6月8日,有5家基金公司同時發布提示性公告,他們旗下6只基金即將觸發基金合同終止的相關條例。比如6月8日國泰基金公告稱,截至2022年6月7日,國泰中證滬港深動漫游戲ETF已連續45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根據《基金合同》的約定,合同生效后,連續50個工作日出現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或者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情形的,基金合同終止,不需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
截至目前,年內已清盤基金達到78只,其中債基占比最高,達32只;此外,有28只混合型基金、15只股票型基金、1只貨基已清算。面對“迷你基”的清盤危機,也有基金公司發起“基金保衛戰”,通過發起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提議基金繼續運作。
今年以來,A股市場持續震蕩,但私募基金管理人布局市場的熱情卻未受阻。根據私募排排網最新統計數據了解到,今年前5個月,全市場不完全統計,完成備案私募基金數量高達1.3萬只,顯示私募布局市場的熱情并未受到影響。
多位私募人士表示,今年以來,A股市場多個板塊呈現單邊下跌趨勢,包括多數機構看好的新能源和半導體等板塊表現也不如預期,但基于對當前市場估值偏低的考慮,私募布局的熱情仍在提升。中長期來看,A股市場長期資產配置的方向不變,預計下半年多個板塊將有反彈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