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 燕
(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內蒙古·包頭 014035)
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我們要圍繞、關照、服務學生,不斷提升學生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及思想政治覺悟,讓學生成為適應社會發展、身心健康的人才。鼓勵學生深入學習體會黨的教誨,與自身對照,找出不足和差距,做出改善。高職院校學習理科的入學學生成績偏低,學習能力不強,學習習慣不好,態度不端正。學生思想出現許多新趨勢、新動向,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根據時期的不同而改變自己的策略和方法,伴隨著事物發展方向的不同而制定相應的管理方法。當前信息時代各種思想充斥網絡,非常影響大學生理想信念和生活觀念。作為教師,要用好課堂教學整個過程,準確把握學生成長規律,多方位確定思想教育內容,不斷創新課堂講授方式手段,從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
(1)加強教師師德師風建設。作為教師,一定要意識到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通過網絡學習、培訓、講座等方式,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擁護者,負擔起學生身心健康教育的責任。
(2)上好每節課,用好課堂教學整個過程。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具體實踐教學中不斷完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課的親和力,滿足學生成長發展規律、需求和期待;每門課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有機結合,形成協同效應。
(3)大力運用網絡新技術,提高工作靈活度和效率,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新媒體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引起學生的興趣。
2.2.1 培養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學習的能力
我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思考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了積極思考問題的前提,主動學習也會隨之而來。通過加強德育,從思想上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和目標。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打消對就讀高職院校和所學專業的種種疑慮,明白就讀高職院校同樣可以成才、可以造福社會的新觀念。
2.2.2 提高教師自身思政修養
通過強化教師政治理論和實踐學習,加強師德師風教育。要有政治覺悟和責任擔當意識,重視自身的學習和修養,嚴格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做個好教師,做學生最好的榜樣。教師自身的修養對學生有著深遠的影響,所以教師必須首先做到。
2.2.3 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
高職教育需要將工匠精神融入到教學課堂當中,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一方面要提升學生在校的全面素質,同時也要培養畢業后就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具有高素質、高技能和創新以及精益求精的高素質人才,另一方面也彌補了高職院校教育本身存在的短板和問題,提高高職院校教育的質量,增強自身的競爭能力。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提出高校務必要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要求,從各個層面創新發展大學生思政教育,以此推動思政教育積極服務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培養,服務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

圖1
學校通過召開教師及學生座談會。統一認識,建立制度,形成長期有效的材料。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發展是整個思政理論課程建設的關鍵。教學能力發展本身包含了適應社會發展、教學觀念的進步、思政教育元素的融入、教師專業發展更新的必然等內容;但同樣,也面臨著教學理念落后、課程內容設置滯后、教師專業發展不充分等現實困境,應通過體悟教育本真,重塑教學理念;立足育人要求,把握社會和學生需要;加強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和進步。
教師始終有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不僅要注重教師理論研修的能力培養,更要重視實際應用的研究。不斷地學習社會中出現的新知識、新技能,通過下廠實踐去拓寬視野,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教書育人本領。學習是教師可持續發展的奠基石。注重多渠道的學習。平時多聽課,聽各種類型各種風格課,從每位老師身上吸取營養。積極參加校內、校外、組內、組外、網絡培訓等聽評課活動,增長見識,開闊眼界,提高自我。
本研究沿著“調研→理論→可能→可行”的思路進行。
對于課題的研究有很多種方法,有資料文獻法、調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行動研究法、經驗總結法、比較分析法、觀察記錄法等。這些方法我們都會用到,主要采用的是資料文獻法和行動研究法。
資料文獻法即是依托圖書館查閱相關的報刊、著作及文章;利用網絡獲取第一手資料;先搜索與研究內容密切相關的文章閱讀,在閱讀中發現有價值的內容或線索,從而擴大范圍。為課題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論學習和研究基調。行動研究法是指全體參研教師在真實具體的實踐中發現、分析、解決問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對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踐性是最有力保障。
(1)開發蘊含思政教育元素的分析檢驗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2)開發融合思政教育理念的《化學分析檢測技術》《儀器分析檢驗技術》《工業分析檢測技術》等專業課程標準。(3)開發融合思政教育理念的專業課程教案及課件。(4)開發融合思政教育理念的專業課程教學方法和考評方法。(5)開發和整合若干個與專業融合的思政教學案例。(6)發表分析檢驗專業課程思政育人相關研究論文3-4篇。(7)完成項目研究報告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