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大扁杏抗寒能力強、適應范圍廣,是適宜在遼西山區推廣種植的一類經濟林樹種。通過生產實踐,對大扁杏的豐產栽培技術進行了歸納總結。從以下幾個方面簡介了大扁杏的豐產栽培技術:栽植地選擇,科學整地,品種選擇及授粉樹配置,適時合理栽植(栽植時間的確定、栽植密度的確定、栽植前的準備及苗木處理、栽植),栽植后的管理(定干、施肥、人工授粉、整形修剪、兔害和凍害防治、病蟲害防治)。
關鍵詞 大扁杏;豐產栽培技術;遼西地區
中圖分類號:S662.2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09.030
收稿日期:2022-01-07
作者簡介:楊小東(1981—),男,遼寧北票人,本科,工程師,從事園林綠化管理。E-mail:zzlfyx@126.com。
大扁杏由普通杏與山杏自然雜交而成,是地方良種,原產地在河北省張家口地區和北京市郊區,其生長速度快、結果時間早、適應能力強。20世紀60年代遼寧省才開始引種大扁杏到當地,大面積推廣栽植的時間開始于80年代,目前在遼西地區各個縣市均有一定面積的分布[1-2]。目前大扁杏的生產以粗放式經營為主,集約化水平相對較低,灌溉上主要還是靠自然降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大扁杏作為經濟林發展的優勢[3-4]。
近些年,為了推進大扁杏等經濟林的發展,為廣大山區農戶增收開辟新的路徑,遼西地區各地相繼出臺了一些政策,加大了水利配套設施的建設,并在當地退耕還林工程中將大扁杏納入主要的樹種行列中,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農戶栽植大扁杏的積極性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栽植面積不斷增加。隨著遼西千萬畝經濟林工程的推廣帶動,為了更好地提高大扁杏的產量和品質,現結合筆者的生產實踐,歸納簡介大扁杏的豐產栽培技術。
1? 栽植地選擇
大扁杏作為經濟林,其開花時間早,開花時期發生霜凍危害的概率大。因此栽植地要求選擇朝陽或者半朝陽的區域,光照充足,有著便捷的交通及排灌條件,背風,土層深厚(至少50 cm),最好前幾年不要栽植核果類經濟林(如櫻桃、李、杏等),地下水位過高的地方不適合進行大扁杏的栽植[5-6]。遼西地區冬季氣溫相對低,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在造林前提前進行防霜林的營建。栽植林確定后,及時將配套的溝渠等設施建設好。
如果造林的區域為山地,則要求在坡度超過15°的地方進行大扁杏的栽植,山坡的底部、谷地等區域不適合進行大扁杏的栽植建園。如果造林的區域在平地、灘地上,則要求地下水位低于1.5 m、氣候變化趨勢緩和、不窩風,切記易發生積水、排灌不方便的地塊上不適合大扁杏的建園。
2? 科學整地
在大扁杏栽植建園前1年的雨季進行整地,好處是:1)此時有充足的降雨,溫度相對較高,雜草、灌木等埋入到土壤中易腐爛,改善土壤理化性質的效果更加明顯,起到保墑效果,為春季大扁杏的栽植提供良好的土壤養分及水分條件;2)正處于勞動力充足的農閑階段,勞動力成本相對更低[6]。
具體的整地方式、規格因栽植地選擇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先對栽植地進行深耕整理1次,之后因地制宜地進行整地。如果栽植地的坡度過緩,可以人工修水平的梯田,也可以用推土機修建梯田;如果栽植地的坡度陡且不平整,則適合的整地方式為魚鱗坑。如果栽植地坡度平緩,為臺地、坡地等,則適合的整地方式為穴狀,穴的規格為1 m×1 m×1 m左右,在栽植地的土壤深厚、石塊等雜物少的條件下,可適當縮小穴的大小,直徑在80 cm左右即可,周圍埂用碎石塊、生土等進行搭建。如果栽植地為山地,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采取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栽植穴盡量確保縱橫對齊,以便于后期更好管理。栽植穴的走向以南北向為好,可以充分利用光照資源[7]。
3? 品種選擇及授粉樹配置
要實現大扁杏的豐產,關鍵的環節在于選擇品種,可結合各地實際具體選擇。遼西地區的氣候寒冷,建園時大扁杏要求選擇品質優良、抗寒能力強、豐產性好、適應能力強的品種,如圍選1號、薄殼1 號、三川頁、龍王帽、一窩蜂等,其有著良好的抗寒能力、品質佳,在市場上廣受消費者的歡迎。大扁杏的豐產園內要求搭配種植一定比例的授粉樹,主栽大扁杏樹與授粉樹的配置比例一般在(8~10)∶(1~2)。主栽的大扁杏品種不同,搭配的授粉樹品種也有所差異,如以龍王帽作為主要栽植的品種,授粉樹可選擇白玉扁,如果主栽的大扁杏樹種選擇三川頁等,則可選擇山杏作為授粉樹。主栽品種與授粉樹可以行內配置,也可以行間配置。
4? 適時合理栽植
4.1? 栽植時間的確定
大扁杏在遼西地區的栽植可在春季、秋季進行,春季栽植效果最好,秋季栽植傷口不易愈合,且長出的新根在越冬時容易死亡。春季栽植可在土壤化凍后進行,栽植時間不宜過早,一般在每年的4月上中旬,此時苗木處于萌芽期。如果選擇在秋季,則在大扁杏樹葉脫落后栽植,一般在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為好,此階段盡早進行,適當早栽植可以更好地舒展根系、提高成活率。栽植之前對苗木的根系進行適當的修剪,并蘸取保水劑與生根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的混合液,以促進苗木新根萌發、盡快緩苗[7-8]。
4.2? 栽植密度的確定
多年的實踐表明,適當密植可以使大扁杏提高產量,因此廣泛應用于實際。結合栽植地的實際情況確定大扁杏適合的栽植密度,在較為貧瘠的土壤上,大扁杏栽植的株行距適宜控制在2 m×4 m,折合密度在1 250株·hm-2,如果立地條件好,則大扁杏的栽植密度可適當減小,株行距適宜控制在3 m×4 m,折合密度833.33株·hm-2。栽植密度不可過大,以免導致園內透風效果不佳、光照不足,對大扁杏的生產產生不利影響,且后期的林間機械化管理也不易開展。栽植前3 d左右對樹坑內灌透水,確保水充分滲透。
4.3? 栽植前的準備及苗木處理
栽植前3 d要灌樹坑,做到灌足水、沉實土。選擇健壯的大扁杏苗進行栽植,要求苗木長勢齊整,苗高25 cm左右,有完整的根系,側根數量5~6條,側根基部直徑約5 mm。苗木根系過長的需要剪斷,如果選擇嫁接苗進行栽植,則需要先將嫁接部位的塑料條解開。之后將苗木根系浸泡在清水中,24 h后撈出,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用生根粉(劑)蘸根,但浸泡時間不能過長。最好當天起苗、當天栽植,如果當天無法全部栽植完則需要做好假植:在栽植地附近挖栽植溝,撒開苗木放入到坑內,用土埋嚴實,之后灌透水1次,以免苗木失水過多而導致死亡[9]。
4.4? 栽植
將處理好的苗木豎直放到定植坑內,如果為嫁接苗,則嫁接口面向迎風方向,并使苗木根系舒展,扶正苗木,逐漸將表土回填到穴內,當填土深度達到穴深的1/2左右時,將苗木輕輕往上提,利于根系舒展、不發生窩根,且可以讓根系緊密接觸土壤,更好地吸收養分及水分,最后踏實。定植的深度以苗木原來的根莖與地面齊為準,在表面覆蓋1層土,確保根莖部位比地面高5 cm左右,栽植后及時灌溉,土沉實后根莖部位正好與地面高度保持齊平。為了保濕,栽植結束后可在樹盤處覆蓋干草,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覆蓋1層地膜,并用土將四周充分壓實,起到很好的保濕增墑作用,利于提高大扁杏栽植后的成活率,且能較好地抑制栽植后雜草的生長,適合在遼西等地區推廣應用[10]。
5? 栽植后的管理
5.1? 定干
栽植后及時定干,在大扁杏植株高度60~80 cm時進行。選擇在有飽滿芽的位置進行定干,之后及時套袋,以避免水分過快蒸發影響苗木的成活。栽植后2周左右灌水1次,灌溉量宜少。當大扁杏苗成活后,將干上低于40 cm位置的萌芽全部疏除,對樹冠的盡早形成較為有利[11-12]。
5.2 施肥
大扁杏栽植后的施肥主要是根部施肥,輔助噴施一定的葉面肥。根部施肥主要選擇充分腐熟的農家肥、生物肥、秸稈等,每年在3月、8月分別施1次即可,也可施入多元復合肥。施肥時提前在大扁杏樹盤周邊挖溝,施肥結束后覆蓋1層土并灌溉。需要注意的是每年都要換個位置挖溝施肥,以確保土壤內有均勻的肥力條件。大扁杏坐果后選擇0.5%磷酸二氫鉀水溶液進行葉面噴施,每2周左右噴1次,連續噴3次。為了確保大扁杏生長所需要的養分,可在秋季、雨季時壓綠肥,挖寬、深分別為100 cm、70 cm的溝,填入1層綠肥覆蓋1層土,逐層埋入、踏實[13-15]。
5.3? 人工授粉
為了提高大扁杏的坐果率、增加產量,可在其開花時采取人工輔助授粉措施,如對準花噴施硼元素、清水等,在果園內噴灑植物生長調節劑、釋放蜜蜂等傳粉生物[16]。
5.4? 整形修剪
大扁杏的整形應以多主枝自由形樹體結構為宜。控制干高、樹高分別在40~60 cm、3~4 m。每株大扁杏樹上保留主枝5~7個,每個主枝上保留側枝2~3個,也可在主枝上直接錯落保留各類枝組和結果枝。此種樹形簡單、管理方便,建園后3年樹形即可形成。第1年春季栽植后及時進行定干管理;第2年對中心干和主枝的延長枝進行短截處理,修剪1/3~1/2為好,對分枝比較有利、可以擴大樹冠;第3年后以疏剪為主,主側的枝頭保持單軸延伸狀態,起到抑制前部、促進后部枝條的作用,為主枝上各類結果枝的生長創造條件,可避免主枝出現禿裸現象[3-4]。
大扁杏樹形狀形成后每年均要修剪主枝、側枝的延長枝,在修剪程度適宜的情況下可以確保樹高不密、枝多不稠的狀態。
大扁杏進入結果期后表現出較弱的成枝能力,尤其是大量結果后大幅度降低了新梢的生長,導致中長果枝的數量減少、花束狀結果枝的數量增加,結果部位逐漸外移。因此要逐漸培養樹冠內剛萌發出來的小枝,重截主側枝的延長枝(修剪1/3~1/2),做好各類枝組的更新修剪。
大扁杏進入衰老期后,可重回縮主枝、側枝,對促長枝進行培養利用,以生出新的側枝,培養新的豐產樹冠[3-4]。
5.5? 兔害和凍害防治
北方地區冬季氣候干旱,易發生嚴重的兔害,其對新栽植的幼樹進行啃食,導致樹的死亡,因此要做好兔害防治。可在大扁杏樹上涂抹防啃劑、套塑料管等方式,效果較好。據實踐經驗,以套管更為實用、便于操作,且成本更低,不會對環境產生污染,對兔害防治的效果明顯。
遼西地區冬季氣溫低,要做好防寒管理,為幼樹的安全越冬創造條件。可在樹盤上堆土,如果栽植的時間在春季,可適當降低堆土的高度,控制在20~30 cm即可,如果栽植的時間在秋季,則可適當增加堆土的高度,控制在40~60 cm為宜。第2年4月下旬之后大扁杏樹逐漸萌芽,可分2~3次逐步將樹盤上的堆土去除,并灌透水1次,在光線弱的陰天、傍晚進行撤土為好。防凍害還可在林間熏煙提高溫度,也可以選擇噴灑生長調節劑,使大扁杏開花的時間延遲、減少凍害發生的概率。
5.6? 病蟲害防治
大扁杏林內病蟲害常見的類型主要有細菌性穿孔病、杏疔病、流膠病、杏仁蜂、紅頸天牛、天幕毛蟲等。防治上要加強管理,創造利于大扁杏健壯生長的條件,降低病蟲害發生的概率。一旦病蟲害發生要及時有針對性地防治。一般采取綜合防治措施,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必要時進行藥劑防治,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減少藥劑的使用。當病蟲害的發生程度不重,不會對大扁杏的產量及品質產生明顯影響時,可不采取防治措施,而是通過對林間天敵生物進行防護,達到降低病蟲害發生的效果。
1)杏疔病。可在剛進入春季、樹體未萌芽時選擇5°Bé石硫合劑進行噴施;將發病及枯萎死亡的枝條剪除,集中進行深埋等無害化處理。
2)細菌性穿孔病。可在大扁杏樹體展葉后、發病前選擇硫酸鋅石灰液等進行噴施,如果有嚴重的發病趨勢,可選擇50%代森鋅 800~1 000倍液、65%福美砷300倍液等噴施。將發病的枝條剪除并集中運到林外進行無害化處理。
3)流膠病。該病目前尚無防治效果很好的化學藥劑,可通過以下措施預防:及時滅殺枝干害蟲;樹體修剪時程度宜輕,避免樹體產生過多創傷;施肥時控制氮肥施入過多,避免樹體長勢過旺。
4)天幕毛蟲。采取人工捕殺的措施,對幼蟲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還可在幼蟲分散為害后選擇20%速滅殺丁1 000~2 000倍液、50%敵敵畏800~1 000倍液等進行噴施。枝條上的卵環,可人工將其剪除,并集中燒毀。
5)杏仁蜂。該蟲害的預防上,可在土壤封凍前對樹盤進行深翻處理,以15~20 cm深為好。將已發生蟲害的果實及時翻入到土壤中,以控制成蟲的生長。在成蟲羽化后選擇9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等進行噴施。將大扁杏林內脫落的僵果及時撿走,集中深埋。
6)杏球堅蚧。該蟲害的預防上,可將大扁杏樹體發病的枝條進行剪除,集中運輸到林外滅殺處理。樹體上的蟲體可用鋼絲刷等工具進行涂刷;春季大扁杏萌芽前選擇5°Bé石硫合劑噴施;若蟲分散轉移階段選擇氯氰菊酯800~1 000倍液噴施。
參考文獻:
[1]? 喬新穎.遼西地區大扁杏豐產栽培技術要點[J].新農業,2021(3):41-42.
[2]? 任恒德.遼南山區大扁杏豐產栽培技術研究[J].陜西林業科技,2016(1):20-22.
[3]? 張軍,武彩萍.大扁杏豐產栽培與發展前景[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5(1):30.
[4]? 周健娃.陜北地區大扁杏豐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4(3):104-105.
[5]? 李紅艷,李群,白國華,等.淺析大扁杏優質豐產栽培管理技術[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1(4):47-48.
[6]? 潘長林,呂尚斌.朝陽市大扁杏豐產栽培關鍵技術研究[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0(5):21-22,39.
[7]? 朱序榆,白生堆,劉倩葉.陜北黃土丘陵區大扁杏豐產栽培技術[J].陜西林業科技,2008(1):139-141.
[8]? 秦輝,馬德昆,王偉,等.大扁杏豐產栽培技術要點[J].防護林科技,2006(2):84-85.
[9]? 孔繁軾,馬德昆,張衛東,等.大扁杏豐產栽培技術[J].內蒙古林業科技,2006(2):50-52.
[10] 馬光亮,王曉,錢衛東.陜北黃土丘陵溝壑區大扁杏豐產栽培技術[J].陜西林業科技,2002(1):82-84.
[11] 周葆果,趙金翠.大扁杏早期豐產栽培技術推廣及效益[J].遼寧林業科技,2002(5):20-22.
[12] 尤文.榆林大扁杏的豐產栽培技術與管理[J].北京農業,2015(3):59-59,60.
[13] 張春梅.陜北地區大扁杏豐產栽培的技術[J].陜西林業科技,2014(2):86-88.
[14] 潘長林.遼西大扁杏豐產栽培關鍵技術[J].林業實用技術,2010(10):15.
[15] 王振春.凌源市馬場梁萬畝大扁杏豐產栽培技術總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7(12):179.
[16] 崔國剛,于文靜.大扁杏豐產栽培和病蟲害管理[J].中國林業,2012(10):49.
(責任編輯:丁志祥)